春天的故事(1990)

Conte de printempsUP:2021-02-25

春天的故事

评分:8.4 导演:埃里克·侯麦 编剧:埃里克·侯麦
主演:Anne Teyssèdre / 休格·奎斯特 / Florence Darel / Eloïse Bennett / Sophie Robin
类型:剧情 / 喜剧 / 爱情
片长:108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人间四季:春 / A Tale of Springtime
上映:1990-04-04
IMDb:tt0097106

春天的故事简介

珍妮(Anne Teyssèdre 饰)是一名哲学老师,一日在宴会上,她与娜塔莎(Florence Dare 饰)相识,也许是因为寂寞,两个本无交集的人成为了朋友。娜塔莎邀请珍妮到自己家里做客,后者欣然前往。娜塔莎有一个奇怪的家庭,父亲离婚,交往了一个年龄和自己相差无几的漂亮女朋友伊芙(Eloïse Bennett 饰),这一点令娜塔莎无法接受,同时,一条项链的失踪也加深了她与“后妈”的隔阂。珍妮的介入让这个家庭里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娜塔莎的父亲显然对知性的珍妮抱有好感,而娜塔莎也渴望能和喜欢的珍妮组成新的家庭。
  对于娜塔莎的热情撮合,珍妮显得有些被动,她坚持听从自己内心的感情,不愿掺和到这个复杂的家庭中去。一次四人的乡村度假中,酝酿已久的矛盾终于激发了,娜塔莎同伊芙发生了争吵,而她吃惊的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珍妮居然站在敌人的那一边。她该怎么办?在这个春天里,友谊和爱情能否同时播下可以成长的种子呢?

简评

工作上的训练,导致我对结果有一种不假思索的追求,看小说一定要看完结的,看电影也偏好畅快淋漓的。偶然被推荐侯麦的四季系列,先看的夏天的故事,不置可否,第二部看的这篇春天的故事,却好像有点喜欢这种片段展开和对话表述了。好像在看访谈,但不是某个名人一生中某个经历的回顾,只是漫无目的一瞥某个环境下的某种情绪和某个行为,去咀嚼它产生的原因,不算审视,亦不需要反思,就像水一样,流过就可以了。看到有人评价说是“生活小品”,有那么点意思,我得去找点晚明小品文比较一下了。

侯麦的电影里的主角总是能在偶然随意的场合将一个本无交集的人结交为挚友。侯麦总能将一个狗血、不道德的故事拍得如此小清新,比如这部电影,好朋友撮合你和她爸成为恋人,放在中国是多么雷人。全片充斥着对白,以及对哲学的探讨,我本来对这种枯燥乏味的电影毫无兴趣。虽然这部也是看得断断续续,但侯麦电影里的简约感令人着迷。没有任何配乐、絮絮叨叨的台词、毫无表演痕迹而像真实的生活一般。结尾我很喜欢,在一段轻盈的钢琴曲中,姜回到自己的公寓,将娜塔莎送的鲜花放在桌子上,旁边是男友依然摆放得杂乱的物品,生活还在继续,就好像那段情愫没有发生过。春天本该如此啊,轻盈地来了,然后又轻盈地走。

是梦|.20-.25重看,有趣的地方变多了,早期《娜嘉在巴黎》中所展示的女文青符号在本片中被导演放在了受嘲弄的位置,女性情感的展现变得更加多元,相反男性的符号化越来越重。电影中男女位置是不对等的,同好莱坞性别观的不对等相反,男性人物大多为塑造女性、推动情绪、制造女性内矛盾服务,是在影像需要时被安排放音乐磁带的人,或是女性秩序中的闯入者,但一些主次之分的压制关系仍然看得到。因此侯麦并不女性主义,镜头下的女性是另一种浪漫主义想象视角,是去缪斯化的生活中的理想女友/朋友,是智性的或感性的近理想状态,家庭话语的退场让她们显得更亲近、更惹人喜爱。他的好在于姿态足够低,少了自恋,多了自嘲

侯麦的电影如同伍迪艾伦的电影一般,充满知识分子的小资情调和喋喋不休的可爱对白,即使你再怎么不深爱,但起码你也不会讨厌,更有意思的是,侯麦的电影因其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构图,以及充满哲思的台词与故事,令其影片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与更加人文的厚度,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主人公身处如何境况,侯麦从不展现他自己的道德评价,他只是单纯的展现,而绝不干涉或评判,我猜这一点也是他之所以被称作大师的缘故。结尾项链的失而复得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表明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隔阂和矛盾而变得容易互相猜忌,但其实生活往往就是充满了巧合和偶然,我们不应当带着主观意识去武断评判他人,多一份信任和理解,就能多一份真挚的情谊。

也许珍妮的理性是对的,但我对娜塔莎的共鸣实在太强烈了…那种对“stepmother”的偏见、它与生俱来、不受控制,可以说是怄气或是任性,但娜塔莎的反应也会是我的反应。太能理解当朋友劝你情绪平静一点时,娜塔莎认为自己不被理解的那种委屈了…也许我知道自己反应过度了,但我要的是是毫无保留的偏袒…很少有人懂的,我知道。看的第一部侯麦的作品,非常纯粹的French-Style,漫长的镜头、悠闲的对话、简单的故事…春天看《春天的故事》,每一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故事!

串联起故事的逻辑是,女主将自己的房子借住给人、不愿接受独居在男友混乱拥挤的房间、受到小女孩的邀请在她的两处住所间来回,这是物理空间上的不安定与流转。而各个片段的剪辑,简短明快,今天的故事结束立刻切到明天天亮,新的对话紧接着发生,零衔接或空镜头,全无作为背景的人物独自的活动。只有开头,从女主角和女孩还未相遇到两人结识,才稍微有些空隙与起兴,一旦两人的关系形成,随后故事的展开便是这种迅猛的密集的铺叙;女主角和女孩父亲的互动也是类似,两人关系的建立成为重要的议程后,故事剪辑呈现出这种范式。另一方面,从女主的偏好而言,她的理性和情感逻辑都比较短促,又不爱袒露心声,更多倾听,强调掌控与安排,这是心理空间上的受挤压(被动或主动,主动的一面确实体贴康德的克制以追求实践理性的感觉)。最后的结局是难得的舒展。

三星打给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片子。2022年末,北京疫情放开了,第一时间买了四场四季故事,来看的时候一月初,只是两三周时间个人生活已经经历了许多。买票时犹豫很久担心自己看不懂会如坐针毡,但是错过资料馆的沉浸式大屏幕也一定会后悔。最后先是在b站看了这部春天的故事。我以为我没看懂,情节细节也大多记不住,再来看时发现记得很清楚,看似漫不经心看完的第一遍,其实并不。只是第二遍看没有了第一次时对于画面配色衣着等的惊艳感,但还是很佩服讲述这样细碎故事,充满生活化但又有智识性的对话,的导演,太有耐心了。只是我能感受到的只是一点一点的细节,还是不能完全理解、把握电影真正要讲述的思想

第一部侯麦,不知道他的电影是否都是这样忠于人和人的生活。我理想中的文艺片就是这样,看似与每个人相差甚远,看不懂没主题门槛很高,其实它在讲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曾出现的情感,通过这个出发点塑造形象,是舒服的。让娜看似是理智的存在,但在现实无法洞见时,每个人都习惯以经验或想象推测事物的开端与发展。而理智的缺陷也十分明显,很多时候她无法讲出或者遵从自己内心的第一反应,像娜塔莎那样左摇右摆,高度以自我所想为中心,于是她只能在事情发生过后根据自己的行为反刍自己的思想,也许得到的永远是错误答案。以此讲述理智或者端庄的人,必然会面对的窘境,很美,很话痨,发心很可爱。

侯麦第一部。看侯麦,试听不是关键,文本才是核心。很喜欢这个小故事,看本就细腻孤独的法国中产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之间的那种奇妙碰撞,结果发现人的孤独敏感早已超越了国界与文化。整个基调就像春天,就像十八岁的少女娜塔莎。比较惊喜的是,侯麦靠着人的不沟通、不信任与猜忌产生的矛盾来推动故事,建立日常生活中渗透的细微戏剧性,掉书袋的时候也不会觉得突兀,创作和《故事》的通俗原理一样,又是通俗创作手法(什么“人物弧光”、“欲望”)之超越。

第一次看侯麦,非常喜欢这种生活化的拍摄风格,又丝毫不减影片的艺术气息。电影有着一流的配乐,以贝多芬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的末乐章开始,再以同样的曲目结束,回旋曲式的结构与影片场景的变化不谋而合,或许有观众会认为这仅仅是巧合,但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侯麦的巧思。中间插入娜塔莎演奏的舒曼钢琴作品,贯穿着影片三女一男的情节发展,侯麦巧妙地将一个看似狗血的三角剧情讲得娓娓道来,并无任何的不适感,尽管这种不适感可能是意料之中的。影片最后以娜塔莎的一句「La vie est belle」结束,法式的温馨浪漫尽显无遗。

第二部侯麦!娜塔莎对伊芙的偏见是先验的,珍妮总说“思考自己的思想”,是内省的。然而最后珍妮猝不及防地由“闯入者”成为关键因素,不光解开了别人的连环,也解开了自己的连环,那一刹那如同比冰雪消融后的春意盎然……Ps 法国文艺片好像比较青睐哲学和哲学老师,philosophy从词根来看,是“爱智”的意思,更像是一个动词,践行对智慧的热爱。本片色彩之美毋庸赘言,我最喜欢片中人物的对白,充满思想的火花,这种抽象的表述经由法语的腔调传达出来,别有一番魅力,虽有“掉哲学书袋”的时候,也只会激发我的求知欲,爱极了!

侯麦的情节剧背后是观念的布朗运动,在《春》中,正如影片开场对于三大批判的特写,Jenne正是一种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先验综合,试图对哲学地狱般的终点——正如房间中的维特根斯坦画像所暗示——的逃逸,并向古典寻求某种递归,却又在Natasha指引下进入希腊式乡村—智识生活之时发现垂死的自身之于“古典”的不相容性,现代性的阴谋论体系分别在二者之间构建起来,丢失的项链是哲学的消失之处。但和法斯宾德的“守夜”相比,侯麦仍然是保守的,相信复合在情节剧之中的作用,当失去的项链从衣柜上半部分的黑色鞋盒中掉落而出时,在视觉之外,电影中的世界发生了一次坍缩,震波影响了视觉“所在”的空间。和人物的身体,绵延不绝却只能不断撕裂的笨重肉身而言,物的拯救更为轻盈。关于起源的追问不再重要,而是将这一回归的事实接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