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的红线(1998)

The Thin Red LineUP:2021-11-22

《细细的红线》(英语:The Thin Red Line,香港译《狂林战曲》,台湾译《红色警戒》)是美国导演泰伦斯·马利克所执导的电影,于1998年上映。剧情描述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细细的红线》获得柏林影展金熊奖,并入围7项奥斯卡奖。影片改编自詹姆斯·琼斯(英语:James_Jones_(author))所著的1962年同名小说,也是该小说的第二部改编电影,首部为1964年安德鲁·马顿(Andrew Marton)执导的黑白电影。

细细的红线

评分:7.8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泰伦斯·马力克 / 詹姆斯·琼斯
主演:西恩·潘 / 伊莱亚斯·科泰斯 / 吉姆·卡维泽 / 本·卓别林 / 尼克·诺特 / 艾德里安·布洛迪 / 乔治·克鲁尼 / 约翰·库萨克 / 伍迪·哈里森 / 约翰·C·赖利 / 约翰·特拉沃尔塔 / 托马斯·简 / 杰瑞德·莱托 / 约翰·萨维奇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70分钟地区: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英语 / 日语 / 希腊语
影片别名:狂林战曲(港) / 红色警戒(台) / 红色警戒线 / 细红线
上映:1998-12-23(美国)
IMDb:tt0120863

剧情简介

在大规模的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美国陆军第25步兵师27团2营的C连因设法要从日本军手中夺回210号高地,全连从登陆开始到持续数月精疲力尽的厮杀与流血,从丛林中巡逻侦察到夜宿野地和受伤躺在医院,一直到生存者最后的离去,皆被深刻且真实地在片中描绘出来。

这种生命与共同仇敌所产生出的情感对这一连士兵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夺回阵地的喜悦。西恩·潘(Sean Penn)在红色警戒中饰演士官长威尔士,为一位沉默而愤世的杀敌高手。上尉布格由艾理斯·寇迪(Elias Koteas)所饰演,他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希腊裔美国人,终于以身为军人的使命感而减轻了他为战争而沾满血腥所产生的罪恶感。吉姆·卡维佐(Jim Caviezel)饰演一位出生在肯塔基州的理想主义者伟特。在重新加入查尔斯连不久后又临阵脱逃。班·卓别林(Ben Chaplin)饰演贝尔,他深爱著妻子却又担心妻子在分开期间投入他人怀抱。上校托尔由尼克·诺特(Nick Nolte)所饰演,他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领导者,下达命令要夺回210号高地,纵使要牺牲无以数计的士兵性命或是整个查尔斯炮兵连也在所不惜。

票房

《细细的红线》于1998年12月25日首映,虽然只限于五间电影院,《细细的红线》的首个周末票房为$282,534美元。这部影片后来于1999年1月15日在1,528间电影院广泛上映,当时首个周末票房为970万美元。《细细的红线》的全球票房总共为98,126,565美元。

评价

《红色警戒》获得的评价普遍都是非常正面的。烂番茄的电影评等给予《红色警戒》78%的正面评价,顶尖评论家的评价更达到95%的正面评价,Metacritic的评价则为78分。影评人吉尼·席斯科(Gene Siskel)形容《红色警戒》为“当代最优秀的战争片,超过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于同一年稍早上映的战争片《抢救雷恩大兵》,甚至可能是1986年奥利弗·斯通执导的《前进高棉》以来最出色的战争片。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并未如此喜欢《红色警戒》,只给予《红色警戒》三颗星的评价,他说「他对《红色警戒》感到困惑,并认为《红色警戒》其实是未完成的电影」。因为透过电影的风吹草动野外影像,显现当时美军面对日军埋伏时恐惧也紧张的伤叹,影评人理查德·威廉姆森(Richard Corliss)在他的《时代杂志》影评中写道:「一些电影让故事情节真实,而这一部电影则表达出情感的真实,维持智慧的心里历程,也是泰伦斯·马利克上一部电影《天堂之日》以来最赏心悦目的作品之一」。迈克·克拉克于《今日美国》中给予《红色警戒》四星级的满分评价 。欧文·葛雷博曼(Owen Gleiberman)在《娱乐周刊》的影评中给予《红色警戒》B-的评价。

奖项

奥斯卡奖入围
1. 最佳剪辑
2. 最佳摄影
3. 最佳导演
4. 最佳影片
5. 最佳原创音乐
6. 最佳音效
7. 最佳改编剧本

《红色警戒》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剪辑奖、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影片奖、最佳音效奖与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提名,总共入围7项大奖,虽然《红色警戒》最终未能赢得任何一个奖项。然而,这部电影后来于1999年在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中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红色警戒》于1998年被全国影评人协会颁发最佳摄影奖。《时代杂志》排名在1998年十大最佳电影名单中将《红色警戒》列为第6名。《芝加哥读者报》(Chicago Reader)的电影评论家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将《红色警戒》视为1999年第2最喜欢的电影。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罗杰·埃伯特的电视节目中《红色警戒》将列为20世纪90年代中他第2喜爱的电影。泰伦斯·马利克也入围美国导演公会(DGA-the Directors Guild of America)最佳导演奖。

简评

于我而言,马力克就像是反面的贝拉塔尔。如果说贝拉塔尔因试图营造他的“自然”而变得不自然,那么马力克则是在充当哲学诗人时暴露其散文专栏工作者的事实。就像贝拉塔尔在呈现毁灭时伪造了他的慈悲,马力克则无法避免他的虚伪让爱的主题蒙尘。当以战争为纲,其审问与自然情怀显得多么薄弱。想想那个臭水沟中的伊万,马力克又关照了什么。正如后来的《生命之树》里,能看见的是生命的概念,而生命本身却被取缔了,因为生命在于葬花,这正是马力克没有的,哪怕他用尽一切机巧告诉观众花有多美。

甲板上上校的独白真是太棒了。人物的内心独白、话语与其所处情境所做的事,形成一种异质性,间离感,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这种情况,把战争与“生态美学”、“自然主义”(?)联系起来也都在说明人与环境的异质性。我们看到,影片开场时,逃兵威特赤裸身体和黑孩子们一起在澄澈的海水中游泳,划着船从海水去往陆地,这是人类的诞生时刻。当他穿上军装拿着枪会到村庄,却被土著当成恐怖的异类。当他最终为同伴牺牲,葬身沙土,我们看到最后一个镜头,一个椰子在海滩上生根发芽。马利克师从海德格尔,估计是最有“学问”的导演之一了。德勒兹的运动—影像:爱森斯坦认为,内在独白是如此适合于精神自动装置,适用于电影。内在独白超越了个人色彩的梦境,并建构了真正集体思维的段落和节点。他发展了一种动人想象的力量,足以抵达宇宙边界,感官再现的放荡。

本片是导演对战争的反思和拷问,尤其从个体的感受和视角出发,进行群像描写,重点展现战争前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差异。本片可以被分为三部分:表现角色心理活动的插叙和闪回,战争的进行过程,穿插的空镜头与画外独白。其中,心理镜头的插叙使用很娴熟,火柴、野生动物、树林、光等空镜头将影像的感染力与象征作用发挥到极致,但这与独白一样,太过于泛滥了。但是,本片细节上的优点很多,收尾呼应的原始人类社会生活,该角色从逃军、成功融入其中到打胜仗、被拒绝接纳的经历证明了战争在改变一个人;还有两个人最令我印象深刻:那个精神恍惚、自言自语、四处游走的美军士兵,他入伍前可能是诗人,还有一个一直打坐冥想的日军士兵。在战争中,上帝永远缺席,否则这将是双发的上帝之间的战争。善与恶在同一面孔上,人性如此,大自然也无意而自然如此

用忧伤文艺气息的音乐和摄影描述战争对人的摧残,群演很敬业,重度脸盲症,不过这也体现了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开头南岛的美好风光与军舰内部逼仄的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登陆时瓜岛的自然环境将士兵的紧张感渲染的很强,攻占草棚区的调度很强。但是本片用力过猛了,太多次让我感受士兵在战场上想着妻子,后半部分士兵与士兵,美军与战俘之间的文艺对话,有点超现实了,破坏了前半部分营造的战场的真实感。另外马利克是不是把反法西斯战争拍成越战了,描写士兵的恐惧、长官的欺骗、用动物无辜的眼神来反衬战争的无意义,越战更合适吧,对于正义的士兵,你可以用类似的镜头表现他们悲壮,同样也能起到反战效果,像本片这样消解战争的正义性不合适,在这一点上拯救大兵瑞恩做的更好。

。本片可谓众星云集呀。影片充满了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以及意识流画面,再加上秀美的小岛风光,使得全片有股浓浓的诗意。小岛上的山头攻占戏很精彩,从场景调度、摄影运镜、人物心理上的变化、人物面对将死时的痛苦挣扎等都一一呈现的很好,而不像国内战争电影那样只会一味呈现视觉上的特效,真正好的战争戏正是像本片那样大局与内外共同呈现。此外,导演刻意拍摄诸如透着光的碎叶、在地上匍匐前进的雏鸟、翱翔天空的鸟、欢快游泳的土著小孩、回忆中男女爱人的缠绵等等美好的事物,这些都与残酷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世间万物本是如此美好,而人类的贪婪与对权利的欲望造就残酷无情的战争。

细细的红线,是战争中神经崩溃的临界点。这条线上栖居着所有人性的对立面:生与死,战与和,胜与败,爱与恨,荣耀与耻辱,自由与毁灭,生命意志与癫狂绝望。作为战争片,影片很少有叱咤风云的大全景,相反,是聚焦于个体的主观镜头:恐惧瑟缩或是冷血无情。Witt是(自然)人性的象征,他的旁白起到了对“这个世界”另一种解蔽的作用,同时提醒着电影本身的人性视角。战争不是客观独立存在的事物,它与个体相关,向个体呈现而成为“这场战争”。Witt也并非唯一的独白者,由此战争中的个体并没有被消解为同质的符号,而是各自挣扎、存在着。

无论是战争片还是其它什么类型,我相信到了马利克的镜头下,都成了细腻与宏大相辉映、诗意与惆怅相交融的文艺片,人物亦是如此,哪怕你是血气方刚、不拘一格的的钢铁直男,在马里克的窥视下,也能让观众看到他们忧郁细腻的一面。一段段喃喃低语似的的内心独白,不仅寄托着主人公的忧思,也折射出导演心底的反战情怀和对生命、宗教等母题的反思态度,这些哀婉的独白与残酷无情的战争场面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尽管个人觉得这样似乎带点矫情,但却不得不承认它同样很优美。当然,我还是认为《生命之树》中对于这样内心独白的引用才是与故事和画面最和谐统一的一次。

真正的战争片就是反战片。泰伦斯·马利克通过自己旗帜鲜明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对用镜头表现自然环境的痴迷,对于宗教的探讨,沉缓的节奏,大量的独白,这些都是泰伦斯·马利克最喜欢并且最擅长的手段。《细细的红线》恰好用他最擅长的方式来表现战争这一人类艺术中永恒的主题。宗教是泰伦斯·马利克电影中永恒主题,至少在这一次,上帝是缺失的。我们讨论上帝,追寻上帝,但我们却不见上帝。战争从何而来? 人类何去何从?泰伦斯·马利克又一次提出了问题,但没有任何答案。

最文艺的战争片,像一首诗一样隽永。虽然略显枯燥,但人物台词和内心独白是这么美,让我忍不住陶醉。这里的战争没有什么宏大的场面,只有血腥和真实,即使你赢了战争,你的妻子也有可能离你而去,而更多的人永远留在了那所孤岛。不觉得沉闷,只能说文艺作品就是这样,不过可惜的是似乎没有更多表现“细细的红线”这一主题,如果有更多关于战争如何令人一步步变得疯狂的情节也许会更点题。Witt的眼睛真的好美,有这样眼神的人无法在战争中活下来。“长夜漫漫,度日如年。我正值青春年华,站在新世界的边缘”“你会觉得孤单吗?”“只有在人群中”。

泰伦斯马力克的史诗巨作,取材于二战期间的南太平洋战场,全片都在他牛逼的状态里。在日军据守高处堡垒的火力压制下,美步兵强攻阵地,这种玩命式的攻坚戏看起来很过瘾,马力克的群戏调度做得厉害。片子对自然美的捕捉、大兵与妻子情人的温存闪回都有着人道自然主义的闪光点,而森林海洋的几处远景也确实悦目。演员多数都有不错的发挥,你能看到美国大兵们确实是怕死这就够了,只有卡维泽的莫名上帝视角不讨喜,看到他被鬼子打死我放心了,误拔手雷引信炸掉自己屁股的伍迪哈里森是亮点。哲学出身的马力克在片子里加了很多他最爱搞的呓语旁白,不过只有一小段打动我。

2012年看完。果然是一部有点莫名其妙的战争片。背景是二战时期。美军派人占领一座太平洋中的小岛,在岛上与驻足的日军发生激烈战斗。作为战争片,背景被淡化,既不表现战争中人性的崇高,也不体现对战争反思的深刻。剧情编排头重脚轻,前面攻占山头的戏是全剧高潮,后面水边的战争场面拍得没有格局。战斗场面也算不上精彩,反正前面一部分根本看不到一个日本兵,非常假。跟《拯救大兵瑞恩》什么的差距不小。影片后半段出现了日本人,但大都作痛苦万分状,有一些比较猥琐,有些歪曲小日本的形象了。本片有叙述者的旁白,听上去好像还不止一个,说的话很抒情,却又像是没有中心的呓语。

士兵随着队伍行进,镜头摇到景深的墓园里,一个人在战友的碑前伏下,茫然地行进和个人的悲怆一动一静,都如此难以遏制。攻占日军寨子之后,拿着武器的美国人在日本俘虏旁边坐下,敌对、杀戮是一种嘲笑吗,为什么双方都失去了美好和善良的一面,镜头像鬼魅一般移动,思绪泉涌,长镜头模仿一种此在,相比之下,《1917》则是持续的变奏点和视觉刺激,将注意力引向对摄影技术的意识和关注,而不是成为一种内化的、体验般的感觉。

获得奖项

  •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4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特别提及
  • 第51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51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71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改编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音响 / 最佳剪辑 /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 第73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73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Kinema Junpo Award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Director
  • 第38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第38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Eddie —— Best Edited Feature Film
  • 第6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第63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导演 / 最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