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监狱实验(2015)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UP:2021-04-21

斯坦福监狱实验(英语: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权威者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大学生志愿者,实验资助者是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

斯坦福监狱实验

评分:7.3 导演:凯尔·帕特里克·奥瓦内兹 编剧:Tim Talbott / 菲利浦 G. 津巴多
主演:埃兹拉·米勒 / 李起弘 / 奥莉薇·瑟尔比 / 比利·克鲁德普 / 迈克尔·安格拉诺 / 莫伊塞斯·阿里亚斯 / 泰伊·谢里丹 / 卡兰·麦克奥利菲 / 约翰尼·西蒙斯 / 尼可拉斯·博朗 / 杰克·基默 / 詹姆斯·弗兰切威勒 / 托马斯·曼 / 尼尔森·埃利斯 / 布莱特·达文
类型:剧情 / 惊悚
片长:122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史丹福监狱实验(港)
上映:2015-07-17(美国)
IMDb:tt0420293

实验内容

研究小组在当地报纸上征集志愿者参与监狱生活的研究,为期两周,志愿者每天能得到15美元的报酬(相当于2020年的$96美元)。有75名大学生应征被招到斯坦福大学面试,接受一系列心理测试,其中24名被认为非常健康、正常的人被选中。 他们绝大部分都来自白人中产阶级。 从24人中间随机抽出一半,让他们饰演监狱的看守,余下的一半饰演囚犯。志愿者们都说他们更愿意饰演囚犯,部分是因为他们无法想像自己毕业后会去做看守,但这些志愿者们被告知,如果被分派去饰演囚犯,他们可能会被剥夺公民权利,并且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饮食和医学护理。另外那些将饰演囚犯的人被告知在某个周日等在家里。那天他们被真的警察“逮捕”,随后被带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地下室的模拟监狱。

第一天,大家还相安无事。

第二天 “ 囚犯”便发起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看守。津巴多要求看守们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最后局面完全失控。

第五天,当津巴多的同事克莉丝汀(后来成为他的妻子)受邀来到实验场所观察,并质疑这项实验的伦理道德。

第六天,津巴多停止实验。

结论

模拟监狱情境能在监狱看守人员和他们所监禁的人心目中创造一种全新的社会现实——真实的监狱。

个人的性情并不像我们想像得那般重要,善恶之间并非不可逾越,环境的压力会让好人做出可怕的事情。在实验开始的时候,两组人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不到两个星期之后,他们之间已经变得没有共同之处。尤其显著的是,囚犯们怀疑分组并不是随机的,他们认为看守的身高比自己高,但是其实两组人的平均身高是一样的。

津巴多试图用他的实验解释很多问题,包括飞行事故、人在面对恶行时的无动于衷、护士对病人的不当处置以及自杀式袭击者和恐怖分子的行为。由于对自己角色的认识,护士会过度服从医生的安排,哪怕明知医生开出的剂量远远大于规定的剂量;有四分之一的飞行事故的原因之一都是由于副机长过于服从机长的错误判断。

津巴多虽然强调人们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作恶,但他乐观地指出,按照他的“十步法”,人们同样能够顶住压力,英勇地违抗“路西法效应”。先是承认自己的错误,最后是拒绝为了所谓的人身安全而牺牲自由,相信自己能够反对任何不公正的制度。他举的道德英雄包括抵抗麦卡锡主义、种族隔离、反对越战的人。

有一个问题是,当津巴多说好人变成坏人时,那些“坏人”并不认为自己变成坏人,他们要么认为受害者罪有应得,要么认为自己只是采用恶的手段来实现其正当的目的,用目的的合理性为自己采取的手段辩护——虐囚的士兵是为了获取反恐所需的情报,恐怖分子是为了民族解放,在他们的同仁眼里他们也是道德英雄。这根本上是不同的善之间的冲突,而不是善和恶之间的冲突,已经超出心理学的范畴。

争议

2018年中,记者布林(Ben Blum)对斯坦福监狱实验提出了疑问,当中主要有六点:

  1. 实验中的「监狱职员」曾指示「守卫」要「强硬」,影响他们的行为及扭曲实验结果;
  2. 其中一名「守卫」刻意残暴,以协助实验如津巴多所希望般进行;
  3. 其中一名「囚犯」指其精神崩溃是骗局;
  4. 一名职员公开谴责史丹福监狱实验有缺陷及不诚实;
  5. 英国研究队伍未能重复监狱实验的结果;
  6. 津巴多在未经同行审查的刊物刊登结果,以避免拒绝刊登论文。

回应

对以上的指控,津巴多做出回应:

  1. 他给「守卫」的指引是他们应该「维持规则及秩序」,并没有直接要求「守卫」以暴力对待「囚犯」;由于他并没有给予「守卫」任何关于如何管理「囚犯」的直接指示,他认为他的指引不会直接造成「守卫」的暴力行为;
  2. 对于其中一位「守卫」艾殊文(David Eshelman)声称在演戏以令实验成功,津巴多认为在实验后期艾殊文的行为已经超越一个「守卫」应有的行为,例如要求「囚犯」扮演肛交以羞辱他们;津巴多认为这表示着监狱实验并非骗局,担任不同角色的人确实受到影响。
  3. 津巴多声称布林文中引用的实验顾问兼假释犯皮斯葛特(Carlo Prescott)的文章其实是由电影编剧及监制拿沙路(Michael Lazarou)所写,而拿沙路一直对实验持负面态度。
  4. 另一个批评是实验结果无法被英国的一项重复实验复制。对此,津巴多指出这个实验的参加者都知道他们的行为将会在电视上播出,而且实验人员不断介入实验,令实验的实质情况和原本的实验大为不同,不能作为有力的反驳。
  5. 津巴多解释他选择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文章是希望接触到全国读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就适应自己的角色,危险与伤害也越来越严重。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认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许多囚犯在心理上受到创伤,有两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研究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而受到警告,提前终止整个实验。这种性格的变化被他称为“路西法效应”,上帝最宠爱的天使路西法后来堕落成魔鬼撒旦。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开展的。

简评

…家庭教育太重要…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的都是要服从听话,不要惹事,遇到所谓权威:父母长辈或者老师以及有权的一官半职做错事都不敢发声,不敢质疑,从小不懂得拒绝说不,不懂得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懂得什么是自尊界限……小时候被家长不停的侵犯自我的权利,长大了自然养成了服从的奴性……然后当意识到想改变时是非常非常艰难痛苦的路程……

看完实验感觉很多模糊的感觉一下变得清晰明了,比如小时候觉得很不适的老师的管理、军训、生活中各种pua。这就是权利对人的异化吧,像结尾担当残酷教官的大学生说,他不觉得自己干了什么很过分的事,有些时候掌握权力的人哪怕在干“坏事”,使用权利无节制羞辱与镇压,也不觉得自己在干“坏事”吧,他们还觉得自己有远大的目的

经典社会学实验的艺术加工品,六天的模拟监狱,在掷硬币的角色选定的那一刻,獠牙就已经如影随形。人性本来就是深渊,权力也应在制度的笼子里妥善保管。失控的天平终将坍塌,正如片中的所有拷问与制裁都被冠以好奇之名。影片的内核自有其动人心魄的历史根据,而艺术创作这一块,却谈不上优秀的表现手法。作为纪录片还远远不够,剧情片还缺了点张力,以上。

很失望,没有商业性的奇观表达,也没有纪录带来的真实力量。两个小时结束了,没有任何感觉,公权力的私用、人性的缺陷、科学实验的底线边界,这部《斯坦福监狱实验》都没有呈现,草草的自我挣扎带来的实验结束以及“那我们还有钱吗”这样的台词,更让这场实验沦为闹剧,不过事实也可能是如此。整个影片想表达的深度,都不如最后10min伪纪录的对参与者的采访。

一个人有了强大的权力后,面对在这个权力之下的人会做什么?会剥夺ta的名字,个性,换上统一服装,让ta变更弱(如女性化),然后不停地给出不合理的指令,加上羞辱,让ta的服从性更强,最后连反抗的念头都没有。以前的奴隶制,现在的资本家……可是,人类之间真的要这样奴役ta人,不能和平相处吗?

人们真的是一种很会合理化rationalize的生物,不管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还是这个实验里所展现的路西法效应,似乎都是来源于一种“我是为了存活”,或者“我只是在做我的工作,所以没什么”的想法或者无意识的心态的转变。这种适应能力虽然能够帮助我们生存,但是有的时候没有这种能力,无法适应的人反而是在寻求着“正常”,一些负面的情绪例如抑郁其实提供给人一个思考自己当下情况,重新调整的机会。就像影片中的情节体现的,实际上无法适应的学生正是因为寻求往日的正常受阻而崩溃,而适应良好的学生们虽然很快融入了实验,但实际上与往日的正常伦理已经很快相悖。启示:虽然“正常”这个概念是相对的,但当我们认为不对的事情成为了他人所认为的新“正常”时,更应当谨慎行动,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些路西法效应…实验里通过专门测试挑选了受试者(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随机分为狱卒和犯人两组,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实验开始后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到了第六天,情况演变得过度逼真,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环境太容易改变人了,这本书也值得一看…

首先自从Ezra的那些事情出来之后我就无法直视他了,看这个片像是本色出演。其次,把本来没犯罪的人抓进来,一开始说不会使用暴力但是第一天就纵容暴力,不会反抗才怪嘞。。根本无法说明菲尔一开始想模拟的“被监狱削去个性后的人会怎样”,好像还是真事改编,只能说幸好中国没人这么无聊。。

剧情进展缺乏交代,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整个实验两周是如何安排,囚犯和狱警的基本规则是什么,也就是对话中实验中的自变量控制。压根就没有。神父的出现作用是啥?所以整个两小时很煎熬,不知道剧情走向,也难以想象儿戏似的残酷监狱不终止会把双方伤害成什么样。

实验最后想证明的问题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可以改变人的性格 所以拍摄的重点根本不应该放在一开始最有暴力倾向的几个“狱警”身上,而是在最不乐于施暴于人的那几个“狱警”的变化,由于视角的错误,整个“实验”变成了简单的不人道的施虐与被虐待的游戏,也让观众享受了一次单纯的空洞的压抑又无趣的观影体验

由于最近在做的事情而看的这部影片,企图对津巴多教授所著书籍内容有另一个角度的了解。最后的半个小时真的很不适合深夜一个人看完,我感受到了和监视器前津巴多教授一样的焦虑和不适。权利也许真的会使人产生不知所措的变化,这就像浪潮一样驱使着你前进,你会对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失去意识,这就是为什么理性人总是排斥集体主义而崇尚个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的权力结构真的太可怖了,人会失去选择,社会唯实会成为唯一真理,施暴者和受虐者都进入了集体无意识的空间。人性真的不值得考验。其实这个实验真的很没必要,历史上已经有太多例子了,只能看到教授当时的一厢情愿所犯下的巨大错误。 导演企图以纪录片的镜头语言去讲述,不过一切都中规中矩地进行,也许是题材限制了导演的发挥吧。

不想评价电影,谈谈对实验的感受。对无辜者身心的摧残是真的,让他们扮演有犯罪感的囚犯是作戏。实验者根本无法还原真正的罪人,因为他们是无害的大学生,他们只有极大的冤屈感。人性作恶可以到什么程度,真是不可预测。伦理与道德的界限在实验者的哪里?打着正义的旗帜行恶劣的行为大概是社会的黑暗一面。

获得奖项

  • 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
    第31届圣丹斯电影节
    提名:评审团大奖-美国剧情片
  • 第32届圣丹斯电影节
    第32届圣丹斯电影节
    获奖:瓦尔度·绍特编剧奖 / 艾尔弗雷德·斯隆奖
    提名:评审团大奖-美国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