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纳德行动(2007)

Die FälscherUP:2021-06-25

《伪钞制造者》(德语:Die Fälscher、英语:The Counterfeiters)是一部2007年的电影,由斯戴芬·卢佐维茨基编导。故事是根据二战中纳粹的伯赫德行动改编,该秘密行动试图通过伪造英镑来扰乱英国金融秩序。影片主角是一个犹太伪币制造者萨罗门"萨利"·索洛维奇,他被迫帮助纳粹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造伪钞。影片根据斯洛伐克犹太裔印刷工人阿道夫·伯格的回忆录改编。卢佐维茨基在编剧和拍摄过程中多次向伯格征求过意见。影片入围柏林影展主竞赛单元,2008年获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

伯纳德行动

评分:7.9 导演: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编剧:斯戴芬·卢佐维茨基
主演:卡尔·马克维斯 / 奥古斯特·迪赫 / 大卫·史崔梭德 / Martin Brambach / Veit Stübner
类型:剧情 / 战争 / 犯罪
片长:98 分钟地区:德国 / 奥地利
语言:德语 / 俄语 / 英语 / 希伯来语
影片别名:伪钞风暴(台) / 伪钞制造者 / 伪钞风云 / 伪术大师 / 造假币的人 / The Counterfeiters
上映:2009-04-03(中国大陆)
IMDb:tt0813547

剧情

萨罗门·索洛维奇是个成功的钞票及护照伪造者。1936年他在柏林被赫尔佐格逮捕,投入集中营。在那儿,他的绘画天赋表露出来,很快被转移到萨克森豪森。在那儿他与其他有绘画、刻板天赋的犹太人被迫与纳粹合作,制造伪钞。在那儿他们能够休假、淋浴,监管他们的有狡猾的赫尔佐格以及经常虐待囚犯的荷斯特。他们很快制造了以假乱真的英镑,能够通过英国国家银行的检验。赫尔佐格则经常施予他们一些小恩小惠来“激励”他们,包括一个乒乓球台,之后又令他们制造美元。

具有革命思想的伯格认为与纳粹合作违反了原则,于是拖延时间,索洛维奇和其他一些人则苟且偷安,但他还是坚持不出卖伯格。一日他遭到荷斯特的侮辱,后来又经常听见有人被处死,思想起了波澜。他想拯救患了肺结核的科里亚,向赫尔佐格讨了药,可科里亚却被荷斯特开枪打死。苏联红军打到柏林,赫尔佐格拿着索洛维奇伪造的护照和美金准备出逃,正好撞上索洛维奇,索洛维奇夺枪本想杀死他,可最后还是把他放了。最终,集中营被解放。战后的一天,索洛维奇拿着制造的伪钞去赌场豪赌,将它们输光并认识了一位女性。

角色

  • Karl Markovics - Sorowitsch (Salomon Smolianoff)
  • August Diehl - Burger (Adolf Burger)
  • Devid Striesow - Sturmbannführer Herzog (Bernhard Krüger)
  • Veit Stübner - Atze
  • Sebastian Urzendowsky - Kolya
  • August Zirner - Dr Klinger
  • Martin Brambach - Hauptscharführer Holst
  • Andreas Schmidt - Zilinski
  • Tilo Prückner - Hahn
  • Lenn Kudrjawizki - Loszek

评价

烂番茄网站上对这部电影的好评度为94%,在122条专业评论中,115条专业评论赞同,7条专业评论反对,平均分为7.8/10,观众的评价则是88%,获得全方面的赞誉。

简评

虽然偶尔有操纵悬念的小把戏,但总体上看,《伯纳德行动》是一部紧凑、杰出的作品。透过使用灵活的手持摄影和编写精彩的故事,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带有强烈虚无主义气息的男主角在集中营内求生。与常规讲述集中营生活的影片不同,本片在大多数时候将极端险恶的环境拦在了围墙之后,影片的重点也在于主角内心的挣扎。

以一个犹太人的视角切入,却不是单单聚焦他个人的生存状态(独特的技能如何让他在二战中存活下去),而能从他的视角中找到法西斯主义者、信仰者、理想主义者、无信仰的投机分子(军官)以及利己主义者(萨利自己)这些形象的对位——这组群像惨白地揭露了战争中的人性,好在影片的配乐一定程度上巧妙地缓和了如此真实、鲜血淋漓的冲击

剧情没有丝毫拖沓,上一秒还为制造出假钞高兴/下一秒就接受新任务。战争中,为政治服务,每个人都是战争的傀儡,在自由和平的国度下,我们应该庆幸,能睡个好觉很幸福。这部电影就是艺术,胶片质感·立体光影·音乐音效简单但扣人心悬。五星好评力荐。

短评写的对,角度很小众,展现了苟且偷生的犹太人们挣扎的一面,有消极抵抗的战士,有无辜而死的孩子,有胜利之后与妻儿重聚的爱人。三个主要人物,男主,博格,还有那个拿到瑞士护照的长官。他们不是纯粹的好人,也不是罪大恶极的罪人,都是人。整个片子还不错,不过可能zz加分的因素还是有一定占比。比那个波斯语课好看,真实多了。

整体观感是4星水平,但是结尾的特别描绘,让我觉得是值5颗星的。很容易让人想到辛德勒的名单,但是这次的拯救者是囚笼里的犯人,所以故事的本质是怎样从生死存亡的状态中找回人性,而不是置之死亡之外的去施舍救命之恩。比较有意思的是,剧情里设置了超越个人生命的大义,但是正如影片表达的那样,每一个具体之人的生命或许更值得被拯救,正义并不是不重要,只是往往是空洞的、虚伪的。结尾处,诈骗犯故意花光所有的钱,和动情的女技师在海边翩翩起舞,完全升华了影片的境界,历史的海如此宽阔,个体何其渺小,正义或许很壮观,也为人们所铭记,但个中幸福只有那些具体的人才知道,只有小世界里的美好才是真实的。

无疑是好电影,纳粹虐杀犹太人的题材浩如烟海,这个片子的角度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是一群在集中营里最为侥幸的待遇最好的犹太人,有软床,有不错的伙食,有洗澡水,偶尔还有烟抽。虽然也面临过几次危机,比如英镑能不能按时造出来?美元到底要不要给纳粹制造?肺结核的兄弟被清洗,正义附体的德格死活要破坏印美元,大家还不能出卖他。美丽国的世界观永远有双标,英镑就可以随便印,美元就一块钱也不能印,哪怕身边的兄弟们都死了,这脏活也不能干。所以这就是个终极问题,是身边的人生死更重要?还是远在天边虚无缥缈的正义更重要?正义重要的话,为什么就可以印英镑?出于对这个据说是原著原型的布尔什维克般坚定的德格的质疑,本片的重量也偏了,明明可以有更深刻诡谲狭隘狡黠虚弱卑微的人性故事可以挖掘,却偏偏执著于造不造美元的全员纠结。一下飘了

最后,伯格流泪时,我也想流泪。留声机想起小夜曲时也要听哭了。在纳粹灭绝人性的残酷集中营,那些人性的坚持,所谓美好,就是历经苦难终于能见到自己内心坚持的东西是正确的。虽是纳粹,可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在音乐艺术上的品味,歌剧 小夜曲,选的太好了

二战时期的犹太人想要存活下来,总是十分艰难的,也许真是为了活命,什么都愿意做,就像是过着狗一样的生活。那样的黑暗生活也许都不太敢回想,实在是太过于可怕,不敢再重温。这场行动真真假假,一场游戏一场梦,行走至今都好像做梦一样不真实。未来是怎样真是想都不敢想,只愿能够安稳度日,能够每天都等到第二天的阳光便好。

#比起缥缈的大义,比起激进的抵制,索洛维奇的“适者生存”更有力量,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道德价值。正如索洛维奇说的“我还活着,这不可耻”,很多时候,我们活着就够了,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为正视二战历史和纳粹罪恶提供多一个视角,制作伪钞,更难得的是由德国人自己拍摄。

《伯纳德行动》并不是在歌颂不择手段的生存,而是呈现一种在邪恶和高压之下软弱的人性和本能的求生欲,透露出来的更像是怜悯和开脱。我们不会否认高尚,拒绝勇气或是质疑信仰,但是没人可以替另一个选择放弃生的希望,即使背后的行为是卑劣的,他们也依旧是受害者的一部分,回望这些历史的时候,一定不要使用全局视角。

萨利是一个聪明、有原则、有自尊、有良心的骗子。印象很深的情景是,萨利费劲千辛万苦为了给得肺结核的孩子换药,本来药已经到手了。但最后还是被纳粹杀害了。萨利目睹了一切,他的整个心都碎了。在整个行动当中,萨利无疑是活动的中心人物。技术一流,又能团结群众。他只是以他的方式在表达着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身边的人。

很喜欢看二战题材相关的电影。对于犹太人我还是保持着讨厌态度的,不过希特勒的灭族计划还是过分残忍了。我其实挺难想到这部影片居然是德国拍摄的,挺好,这是有格局的体现,正视自己的历史错误,这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做得到的,特别是**,值得学习!感叹一下吧,那些年,犹太人过得真是艰难啊,即便身负如此绝技,甚至能给战争天平带来倾斜,也过得毫无尊严。可以想象那些普通的犹太人,有多少步履瞒珊的老人,有多少养家糊口的家庭顶梁,有多少风华正茂的大好青年,又有多少天真烂漫的小孩……电影永远不过冰山一角罢了……伯纳德行动如果有更多时间去实施,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一定会相当可怕!

获得奖项

  • 第57届德国电影奖
    第57届德国电影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提名:最佳男主角
  •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