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1951)

麥秋UP:2021-06-07

麦秋

评分:8.7 导演:小津安二郎 编剧:野田高梧 / 小津安二郎
主演:原节子 / 笠智众 / 淡岛千景 / 三宅邦子 / 菅井一郎 / 东山千荣子 / 杉村春子 / 井川邦子 / 二本柳宽 / 佐野周二 / 高桥丰子 / 宫口精二 / 高堂国典
类型:剧情 / 家庭
片长:124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Early Summer
上映:1951-10-03(日本)
IMDb:tt0043313

麦秋简介

上了岁数的植物学家间宫周吉(菅井一郎 饰)及其家人住在北镰仓一带,长子康一(笠智衆 饰)是东京某医院的医生,女儿纪子(原节子 饰)在东京丸内贸易公司供职,担任经理佐竹宗太郎(佐野周二 饰)的秘书。
  年轻貌美、落落大方的纪子已到适婚年龄,周围的好友也都相继成家,她却依旧待字闺中。父母兄长为了纪子的婚事各自用心,佐竹经理亦将出身名门的前辈真锅介绍给她。但是,纪子却独独倾心哥哥的同事矢部谦吉(二本柳寛 饰)——一个丧偶带着三岁女儿且捉襟见肘的男子……
  本片荣获1952年蓝丝带最佳女主角(原节子)、最佳摄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杉村春子)等四项大奖;1952年电影旬报最佳影片;1952年每日电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影片。

简评

我觉得好像并没有感动到我。不过女主的表演确实很大气,让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女性的很多品质:乐观、坚韧、自我、独立。亲情是我们永远的思念,日本和中国不一样,当她哥哥问她,会幸福吗?她说,一定。他们关心的是她的幸福与否。她好幸福,还有人担心她。我在影片中她的爸爸妈妈在谈论那里哭了,我想到我的爷爷了,那个曾经说不要我走远的人,那个最爱我的人,我不想结婚了,永远都不想。因为没有他了,我一直想要挽着他的手走向另一个男人,可是,他不在了。我的心空了好大好大一部分。不知道怎么开心起来,不知道怎么去面对将来。他曾经那么爱我,有多爱,就有多痛。或许我会一辈子单身吧!爷爷,我好想你。

介于《晚春》和《东京物语》之间:一方面,情节由父亲嫁女转向哥哥嫁妹;另一方面,花大篇幅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上,最终感慨“离散”的在所难免。女子未婚派和已婚派互打嘴仗,落点也是寂落的叹惋;纪子的选择看似突然,但却早在“喜欢”和“信赖”的纠结心情里久久打转,关键在于,她确信自己有能力创造幸福,拒绝陷入自怜的境地,这也是女性独立的一种彰显。总而言之,容纳的主题相当丰富。原节子的特写少了,又或者是因为角色更立体些,不再是《晚春》里那种二元对立的演法,因此她的表情也不太会激起太强的虚假感。这几日在小津的作品矩阵里几近迷失,看同样一批演员在那些极其相似的母题下来回穿梭,却又总能制造出微妙的差别,最终发现创作者在不起眼的地方完成的精微的开掘。

麦浪随风摇曳显得格外有生命力,正是在繁荣景象下的分别才会多那么几丝离别的惆怅和无奈,小津镜头下的《麦秋》氛围情调比《晚春》中表现的更加写意,并且更有一定的“生活气息”,这在小津导演的电影中是少见的,同样是嫁女主题《麦秋》中纪子敢于追求自己幸福是值得称赞的,影片表现的故事情节与主题简单纯粹,简单到它是我们生活必定要经过的一段旅程,而我们也能从中去细心感悟小津对日常琐事的细腻刻画,从而带给我们发自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原始情感体验,麦浪那蓬勃的生命力像是对生命的讴歌,云朵那洁白无瑕的身姿像是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前仆后继的海浪像是快节奏的生活,而迸发出来的浪花更像是从指尖流逝的时间。

相比看过的其他小津的电影,麦秋的喜与暖更加突出。说话、哭泣甚至沉默,几乎都在微笑中流逝;就算偶见悲伤,也很快就被平和的暖意中和了。尤为印象深刻的是结尾摇曳的麦浪:印象中小津总是用定格的画面去大肆勾勒静态的轮廓,尤其与日式住宅那方正简洁的构图相得益彰;然而在结尾小津罕见地用运动镜头记录了户外大片的随风舞动的麦浪,不禁让人觉得,生的喜悦和活着的平和,都酝酿在棵棵摇曳的麦穗之中了。这幅景象好比对麦秋凝练的诠释,麦秋好比对理想但又朴素真实的生活的凝练的诠释,麦浪是电影的意象,那么整部电影就是生活的意象。

#.0# 在当时男权还极强的时代背景下,能展现出不一样的婚恋观这点就值得敬佩。纪子既没有未婚朋友那样激烈的为单身抗辩又暗自生气,也没有已婚朋友那样刻意炫耀“幸福”。她不在乎那大家觉得她应该过上的“体面生活”,而是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坚定的为自己的选择努力。这样的她平实而又闪闪发光。对于真锅这个形象的表现也很妙,他是大家口中的“优质对象”,但从头至尾没有真正现身,这和“幸福”幻想不谋而合。纪子哥哥的形象有男性作为一家之主的社会文化的缩影。而父母更多的是对女儿的忧虑。还很喜欢大人们背着孩子偷偷吃蛋糕的剧情,以及小津对镰仓风光,干净朴实的日本老宅的记录。

如果说《东京物语》是“无法再聚拢的家”的话,那么《麦秋》就是“被拆散的家”。 儿子成家女儿出嫁,对于父母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一来希望子女幸福,但这也意味着自己将陷入晚年的孤寂,一家人总要活成多家人,年纪越大对世事看得越淡,一切希望都放在阖家安康上,但现实却背道而驰。 除了继续的反战因子外,在片中其实还是看到父权的移交这一点,老父虽在但一家之主俨然是大儿子康一,女人们虽然有了工作的权利,但在人生大事上还是受到家庭的诸多限制。不过小津最后还是让故事走向了纪子自己的选择,让康一选择了让步,其中大约也能看到他对新时代男女地位平衡的一些期待。

战后日本传统规训的松动,与父权家庭结构的初步瓦解。小津镜头语言,渐成风格,“榻榻米”景深镜头的大量使用,视觉上,极其舒服。小津的规整,不仅仅体现在镜头语言上的构图,还有台词的整齐,叙事结构的完整。比起《晚春》,《麦秋》对于家庭婚姻的反思和呈现,“催婚程度”,更加激烈和辛辣。以群居家族中,已婚和未婚,做对比,呈现两种家庭状态。女儿自由意志的嫁出,是对父权为代表的传统家族的一次挑战。战败后日本,女性意识受到西方影响,逐渐蔚然成风。

#资料馆留影##松风竹影# 小津深得东方古典美学真髓,他的一生其实都只在拍一部电影,最后串联起一本泛黄的小家庭相册,有回忆有悲欢有感动,比如光“愁女儿出嫁”这出戏就在好几部里出现过。比起《晚春》《东京物语》,其实个人还是更喜欢《麦秋》多一些吧。气氛明快多了,手法上明显圆熟多了,境界也更为开阔豁达,女儿纪子出嫁之后,片尾一家人终于懂得了惜福,所谓“知足常乐”。调皮孩子间的游戏,看着气球越飘越远的父母,海边姊妹间的倾心长谈……许多细节处理的分外真诚动人。也为是枝裕和侯孝贤等后来者所借鉴。本片在表演上依然精彩,原节子,笠智众,三宅邦子,尤其是杉村春子阿姨,简直了,可爱热心泼辣妙语连珠又个性十足,把一个个底层大妈演绎得活灵活现,每次出场都分外抢戏过目不忘(几乎承包了小津大师的所有笑点)。

初夏,大家都焦急等待麦子成熟的秋天;或许是因为她与季节的距离太近,才在一瞬间恍然发现秋麦在夏天已然成熟,只等她去丰收。然而,麦子的成熟是结束也是开始,印证了《东京物语》里的“子女与父母的生活必将渐行渐远,更不必生活在父母尊长的期望之下”,一家人的生活必将变成三家人的生活,没有谁是恶意的。不信任四十岁还没结婚的成功人士,但相信能够凭借自己找到幸福,即使是嫁给有孩子的鳏夫——这样的情节在五十年代很前卫、女权,鼓励女性独立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那位成功人士的“隐身”非常重要,嫁女的这家人才是重点,其他信息只需点到为止;而父母兄长的接受也并没有详细展现,只是不情愿却无可奈何地接受,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不明不白,因此这也不必细致地说明。镜头只动过5次,最终麦浪滚滚翻动时镜头缓缓平移,作抒情、渲染用

麦秋啊麦秋,麦子成熟的季节,叫它秋天可其实是初夏,奇妙的日语。笠智众仿佛会魔法,两年前演原节子的父亲,这次改演哥哥(两年后《东物》里又变成公公),毫无违和感。小勇是幽默担当,给饼干就喜欢,不给就讨厌。耳背的舅舅听不见他马鹿马鹿的叫声,从他那拿到的太妃糖在镰仓大佛前连纸吞下。纪子没对谁动过情,除了奥黛丽·赫本。“老公都是自私的,所以我们不出嫁。”已婚和未婚妇女的拌嘴妙语连珠。战后的东京,哪个女孩没对西方主妇有过幻想,大大的房子配上美丽的花园。大家都夸纪子漂亮,谁知她会嫁到秋田,看着农田说着方言。“有钱又能让我幸福”是理想,可真正的决定来得纯属偶然。谦吉和妈妈兴奋得半夜又吃了一顿,妈妈更是托纪子的福,活得长了一些。“但我们可真幸福啊。”父亲感叹道。偶尔有些意外和不安,但想想还是幸福的,是这样吗?

成年的女儿,待嫁的姑娘。父母有父母的心境,兄嫂是兄嫂的行为,姑娘有姑娘的心思。未嫁时敦促,既嫁后惆怅。正如一家人拍全家福时,拍之前说说笑笑其乐融融,一旦准备拍摄,每个人立刻变得严肃,日本人对这种一期一会的事情特别敏感,每一件事情,尤其是重大的事情,都会当作人生的最后来看待。说是说三、四年很快就会过去,但又有谁能保证,世事无常。.结尾处纪子去见专务,专务调侃纪子,原节子背后手上的小动作好评,似乎暴露了心中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部电影就像是人生的命书一样,它既是连贯的,又可以像一首音乐那样,每一个段落的旋律在注解生命,我好喜欢这样的电影,把它摊开来,揉进我的生命里。这部电影是关于等待,不同于《晚春》里的纪子,这里的剩女纪子是一个在等待中打开了自己完成了自己的人,所以她很自如的进入了婚姻,当然也免不了战争元素的设置,母亲一直在等待省二,也有咖啡厅与谦吉见面时谈到咖啡馆里的画这样的小细节。电影里杉村春子所饰演的母亲说想要纪子这样一个媳妇,纪子答应了下来,那一场戏我每次看都激动的想哭,心里特别特别的感激小津安二郎导演和杉村春子,是他们让我看到了真正的几十年前的普通人的生活,普通人的喜悦,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质量,尤其杉村春子,那是我看到的最普通最本质又最高级的表演。

获得奖项

  • 第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第2届日本电影蓝丝带奖
    获奖:Best Cinematography / 最佳导演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第2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2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最佳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