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军号(2019)

UP:2021-08-13

《古田军号》(英语:The Bugle from Gutian)是2019年中国历史剧情片,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七部重点影片之一。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福建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陈力担任导演,王仁君、王志飞、刘智扬、胡兵、张一山、孙维民、李幼斌联袂出演,讲述了青年毛泽东失去红四军领袖地位后,带病在闽西苏区继续实践个人建党和建军思想,在古田会议上帮助红军纠正两派分化思想的历史故事。影片于2019年8月1日在中国上映。

古田军号

评分:6.7 导演:陈力 编剧:田运章 / 徐宝琦 / 陈力
主演:王仁君 / 王志飞 / 刘智扬 / 胡兵 / 张一山 / 孙维民 / 李幼斌 / 董玥 / 邹先煜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片长:12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Bugle from Gutian
上映:2019-08-01(中国大陆)
IMDb:tt1073429

剧情

1929年,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的毛泽东与率领南昌起义部队朱德就争夺红四军领导权,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分歧。最终在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坚持纠正军队内部的分化思想,在大多数人的支持下确立了在红四军中的领导地位。

阵容

  • 王仁君 饰 毛泽东
  • 王志飞 饰 朱德
  • 刘智扬 饰 陈毅
  • 胡兵 饰 刘安恭
  • 张一山 饰 林彪
  • 孙维民 饰 林裁缝
  • 李幼斌 饰 造纸厂老板

制作

为了呈现一部“被青年观众喜欢的主旋律”,影片在剧情、场景、配乐、拍摄画面、剪辑等方面倾向于青年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同时,导演陈力也前往朱德和毛泽东曾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采访了101岁的毛泽东学生,使用真枪实弹拍摄战斗场面,务求还原主人公的真实经历。

拍摄耗时8个月,期间共动用了部队官兵8000多人次,成片镜头3600多个。

发行

影片于2019年8月1日建军节上映,首映礼于7月26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简评

中规中矩,单纯以一个历史事件来拍摄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确实有难度,从故事性上看本影片有些单薄,但影响意义非常深刻,主要讲述毛润之、朱德、陈毅、刘安恭在上杭从意见不统一到最后陈毅北上上海,向周恩来陈述事实,后在古田召开中共九大,确立了党和军队建立的根本原则,开辟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伟大征程的事迹。

【8分】红军的诞生及改编建立了世界上的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现代化的文明军队,完全区别于封建主义、军国主义等一切形式的旧军队,这其中古田会议的召开具有非凡的意义。我们的军队究竟为谁打仗?为什么要打仗?打的是什么仗?我们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如果不搞清楚这些,我们的军队就不是人民军队,就不可能做到战无不胜,就必然失败。这部电影的取材是极好的,讲述的东西比较深刻,倘若还能配上顶级的制作班底,那就真的无可挑剔了。

主旋律电影被压分压得太严重了,-。以一个小号手孩子的视角,小孩好像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台词,铺出古田会议前发生的事情。那时的他真难啊,人人都有苦衷,就是没法听他的。这样不避矛盾、不神化伟人的电影值得流传,我想要看带有电影艺术色彩的编年史,不想看小说翻拍。另外,我一直有个不值一提的小期待,即想问哪位导演能把从前的他与现在的中国放在同一个画面中,圆我一个愿望。没想到这部电影开头就给我个暴击,我看到了这个画面,谢谢导演。

电影的画面色彩都很好,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去看一个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用了往昔与今日的穿插让人多了更多的感慨,通过很多小细节去描绘人物,三言两语反映了那个时候中国人的不幸和顽强,而且也表现了教员的女权思想,这是同类型作品中比较缺失的,最重要的一点是知道伟人也是人!看完有很多感概难以描述,希望中国越来越好,不负教员的期盼!

官方话语主旋律叙事下的故事,讲述了青年革命领袖毛泽东带领红四军面对重重磨难,坚守信仰,坚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与出路的非凡历程。影片采用小号手回忆的方式,在以顺叙和意识流叙事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让官方话语中融合了一定的庶民话语。影片一反以往的主旋律影片极力构筑的“党内团结一致,其乐融融”,反而更尊重历史,突出了毛、朱、刘的争执与矛盾,是主旋律影片的进一步发展。

影片兼具故事性与艺术性,比较难得。立体地诠释了“古田会议政治建党,思想建军”这句教科书中干巴巴的语言,令我知晓了“二月来信”“九月来信”这一历史事件,知晓了当时我们的党独立自主发展的艰难,知晓了古田决议为何重要,更是知晓了当时的百姓是如何拥护党和军队的。也算了解了朱毛是如何成为亲密的战友的,以及毛泽东是如何欣赏林彪的了。很多历史的细节在片子中都有展现。片子最终从红四方面军演绎到现代强军,那场面真是燃啊!PS:八一厂的战争场面拍的好,能调动参与拍摄战士多啊

单位组织看,不知道这部剧对一代伟人是赞扬还是抹黑。剧情表现单一,演员演技差劲,历史背景未交代清楚,最起码的时间地点都缺失。别来抹黑丢人了。?差劲到不知道从何吐槽起。,你不怕累着毛主席啊。,而非剧里演的激进、冲动。,一个大妈给盖被子,你盖被子就盖被子,抱的那么紧、脸挨那么近干嘛!,在剧里怎么演的这么窝囊。,镜头故意拍朱老总屁股与毛主席屁股坐到一张板凳上,非要营造cp感.......气死了这部剧。

五星。情节/见识方面,讲述了从井冈山到古田会议的历史,没有避过内部矛盾不谈,更把人的解放、星星之火拍的真实具体,例如不如牛马的农民、被卖的妇女等等,党对他们来说恩情胜过父母。共情/艺术方面,节奏抓的不错,像大片,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段历史就是大海中的一叶浪花,有信仰、有热血、有失败、有矛盾、有艰辛、有恩仇、有文明、有希望。引人反思,历史洪流中的神性人性兽性就是这样吧。

视角非常有意思。真诚而非神话,呈现了党早期的真实面貌。袖章加不加黑边的争议是一件小事,却链接着中国在地革命经验和共产国际的革命纲领,这个党的中国特色与根本宗旨。“黑边”——在红四军也有了自己的释义——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牺牲的同志们,不仅是列宁通知。二是谨记教训。军装统一的背后是队伍的整顿。我最喜欢听的,就是人家叫我先生——看到这儿好感动啊,革命家的不同面向,笔杆子也是枪杆。《音乐家》和《古田军号》让我注意到系列影像中革命战火中的孩子,时代之重成为他们过早承担的生命之重,新生代更孕育着未来、希望、使命、见证……

单位组织看的,全程没看进去。导演很擅长拍毛泽东带着一帮人对着镜头雄赳赳气昂昂地走,或者带着一帮人朝着镜头欢脱地跑…… 开头大红色舞龙的场景很有韵律感,像现在一些少数民族的旅游宣传片,难怪这个片子得了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感觉演毛泽东的演员有点僵,表演在模仿,没有演出自己的东西,没有接地气。他的神态一直都是未经世事、天真无邪的感觉,看不出毛泽东的睿智和魄力,甚至缺点阳刚之气。李幼斌、张一山的表演都感觉比较接地气。片子快结束的时候还出现了现代的阅兵仪式,进行了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说明是个明显的主旋律片,不是个严肃的历史片。

说完了角色,我们来看电影的第三个年轻,就是年轻的艺术表达。这种年轻的表达,体现在故事构架、艺术表达、背景音乐选取、镜头拍摄状态、画面剪辑等方方面面,是导演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主旋律电影前所未见的尝试。就像导演所说的:“相信这些领袖人物,也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偶像。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他们的激情、他们的信仰,可以触动每一个人。相信看过电影的你们,可以找到前行的方向。

视角特别,角度新颖,还原了一段过去被忽视,但是对党和军队建设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昭示了工农红军乃至后来的人民解放军之所以不同于旧军队的生命力所在,它的组织形式、政治基础乃至军纪素养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革旧布新去创造的,也是三湾改编到古田会议这个过程给红军赋予了灵魂,这是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而且它充分体现出了革命年代的复杂性,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早已注定的,而是需要不断革自己的命才能有革敌人命的勇气和本钱。在电影本体上,视角独特,角度新颖,由小见大,但问题出在几位主演的表演上,尤其是那口颇有些塑料感的方言,主席一直急吼吼的发脾气,朱老总总是板着个脸,表演节奏单一,人物塑造不够鲜活,仍然有脸谱化的痕迹,还不如几位配角演得好,叙事节奏上也不是非常流畅,颇有点可惜,。

获得奖项

  •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男配角 / 最佳音乐
    提名:最佳故事片 / 最佳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