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点17分,启程巴黎(2018)

The 15:17 to ParisUP:2021-03-19

《15:17 巴黎列车》(英语:The 15:17 to Paris)是一部2018年美国传记剧情片,由克林·伊斯威特执导,朵洛希·布莱斯卡尔撰写剧本。该片改编自2016年自传《The 15:17 to Paris: The True Story of a Terrorist, a Train, and Three American Heroes》,由杰弗瑞·E·史顿、史宾瑟·史东(英语:Spencer Stone)、安东尼·萨德勒和亚历克·史卡拉托斯(英语:Alek Skarlatos)所创作,其剧情取自2015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大力士高速列车枪击案;而山德勒、史东和斯卡拉托斯都会以本人的身份担任主演。

15点17分,启程巴黎

评分:5.8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编剧:多萝西·布雷斯考
主演:斯宾塞·斯通 / 安东尼·萨德勒 / 亚历克·斯卡拉托斯 / 朱迪·格雷尔 / 珍娜·费舍 / 贾里尔·怀特 / 托马斯·列农 / 托尼·海尔 / P·J·伯恩 / 布莱斯·吉扎尔 / 斯蒂芬·考特尔 / 罗伯特·普拉尔戈 / 加里·维克斯
类型:剧情 / 惊悚 / 历史
片长:94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法语 / 阿拉伯语 / 德语 / 荷兰语
影片别名:15:17 巴黎列车(台) / 15时17分,启程巴黎 / 15:17开往巴黎 / 15点17分到巴黎 / 列车危情 / 巴黎列车剿恐记
上映:2018-02-07(法国)
IMDb:tt6802308

剧情

故事改编自真实事件大力士高速列车枪击案,主要叙述三名美国人乘坐开往巴黎的火车时,却意外在中途遭到恐怖袭击。

演员

  • 史宾瑟·史东(英语:Spencer Stone) 饰 他自己
  • 亚历克·史卡拉托斯(英语:Alek Skarlatos) 饰 他自己
  • 安东尼·萨德勒 饰 他自己
  • 茱蒂·葛瑞儿 饰 裘伊·埃斯克尔
  • 珍娜·费雪(英语:Jenna Fischer) 饰 海蒂·史卡拉托斯
  • 雷·科拉萨尼 饰 亚辛·艾尔-卡萨尼
  • 托尼·海尔 饰 体育教师
  • 托马斯·列侬 饰 校长
  • 辛奎·沃尔斯(英语:Sinqua Walls) 饰 海军队员

此外,演员保罗·米克尔-威廉斯、麦斯·伊沃锡、布莱斯·葛萨尔、柯尔·艾肯伯格和威廉·詹宁斯都在片中诠释不同年龄阶段的史东、萨德勒与史卡拉托斯。

制作

2017年4月20日,宣布克林·伊斯威特将于下个月开始执导电影《15:17 巴黎列车》,由新人编剧朵洛希·布莱斯卡尔撰写剧本,该片改编自2016年自传《The 15:17 to Paris: The True Story of a Terrorist, a Train, and Three American Heroes》,主要描述2015年发生的真实事件大力士高速列车枪击案;其拍摄和选角也将于同年下半进行。2017年6月21日,伊斯威特宣布,演员凯尔·加纳、杰雷米·哈里斯和亚历山大·路德韦格有望分别主演亚历克·斯卡拉托斯(英语:Alek Skarlatos)、安东尼·萨德勒、史宾瑟·史东(英语:Spencer Stone),尽管这还未向三人会谈。

2017年7月11日,伊斯威特宣布,枪击案的当事人萨德勒、史卡拉托斯和史东都将在片中诠释自己的角色,并将「童年开始,展现出他们的友谊直到改变他们的生活」作为该片的故事走向;同时,他也宣布电影的主要摄影已开始。2017年7月13日,演员托尼·海尔和托马斯·列侬将出演该片。2017年8月1日,宣布辛奎·沃尔斯(英语:Sinqua Walls)将加入演出。

发行

《15:17 巴黎列车》由华纳兄弟发行,并定于2018年2月9日在美国上映。

票房

在美国和加拿大,《15:17 巴黎列车》将与《比得兔》、《格雷的五十道阴影:自由》同天上映并竞争,外界预估《15:17 巴黎列车》于首周末能从3042间戏院中获得1000万美元至1500万美元的票房。最终首周以126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位居当周第三。

该片由华纳兄弟定于2018年2月9日在美国上映。

简评

电影用前73分钟描绘了男主角Stone冲向恐怖分子时的那份勇气,大段的“无聊”时间是稀释媒体“英雄叙事”的抑止力,同时其中的某些时刻又有机地融入人物做出一瞬间行为的前意识,像是文学的笔法。因而反表演、反剧作与反“动作”的处理成为了一种政治,是高度人道主义的。>《93航班》

影片又名《巴黎列车剿恐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由3名当事人亲自出演,从完成度看,这真是一个壮举。结尾应该是《阿甘正传》式的历史真实画面与电影创作画面共同剪辑,此前一众乘客在总统府前的合影,体现了这不是一部单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影片,而其内核和底色依然是美国右派典型的家庭、友谊、集体主义式的,结尾英雄回乡真实画面“彩蛋”很叫人感慨。影片双线叙事的剪辑显得很随意,对于三位英雄/伙伴成长经历的描述并无太多打动人之处,但反而意外显示出那种平凡的、反高潮的、庸常的生活及人生境态,也许真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原生家庭并不美好但母亲总是亲切的、童年及校园经历并不美好但总有友情相伴、从小即有的英雄和救世情结虽会显得格格不入但也没那么糟糕、英雄并不看起来更讨人喜欢而且“逞英雄”的瞬间总显得那样短暂。

我为什么给它打这么高分呢,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多好看,而是真心觉得这仨美国人是英雄,尤其是第一个冲出去的Spencer。这事发生在15年8月21号阿姆斯特丹到巴黎的高铁上,而我15年8月在欧洲蜜月旅行,1号从巴黎坐高铁去了布鲁塞尔,就是这条线路。时间太近了。真的,这趟列车的乘客很倒霉碰上了恐怖分子,可是又极其幸运碰上了这两个美国大兵,有能力去制止坏人而且又很热血去帮助他人。

探寻英雄轨迹的答案在历史的自询中松落,作为主旋律电影罕见地仅在各个局部以内持续摇摆。最终绕着时间线兜转到事件必然的节点,英雄首先作为人的存在而被认可与信赖,对宏大叙事、戏剧强力的背弃是为瓦解一种传统的英雄面具或符号的塑造与浮夸扮演。平民化的表达便在“虚构”之中通向了一种现实主义。

东木老爷失手大概就是这样。其实大家想看这个故事,一定是希望看紧张刺激的节奏。但是东木老爷一贯喜欢用英雄背后的故事来表达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累积而成的必然而不是偶然。然而拍跑偏了,前面还能理解,中间一段三帅大游欧罗巴真的有点看不懂,再拍都要开始搞基了!但是三位主演竟然就是本人真的太震惊了!演的很好,完全不像非专业演员!

这算不算所谓的半纪录片?观感一般,其实理解老东木的野心,但说实话这样拍电影是吃力不讨好的笨路子,专业演员和普通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个导演可以弥补的,尤其是考虑到这种电影文本的特殊性,你很难让事件亲历者以旁观者或演员的姿态进入电影并以你想要的姿态开始表演的,看看《解救吾先生》里吴若甫那干瘪的演技就知道了,他们会主观地回忆并代入,然后开始犯PTSD或者得瑟。私以为这种电影如果按照《美国动物》的结构去制作会比现在好得多。

爬梳『平民英雄』人生故事。關鍵並不是真實人物親身演繹,而是編劇思路試圖貼合現實,這讓電影並不『好看』,因為缺乏觀眾合理預期能找到的戲劇張力與英雄主義魅力。無趣瑣事拼貼有時像是廉價紀錄片重演,卻回溫出實驗性溫度。氛圍是需要思考的,伊斯威特關注這些保守派背景的『男孩』感受。整體不好看,但仍是有趣嘗試。

大篇幅剪稀碎的正叙倒叙穿插闪回,小人物小幅度波折的前半生成长,不是完人,内心真正有天真的英雄梦,直到天灾人祸降临,他们却条件反射般挺身而出——跟《理查德•朱维尔的挽歌》一样,还是东木爷爷熟悉的配方。当然可以吐槽危机事件的篇幅如此如此之短,但是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不在于他突然吃了菠菜变身后再拯救世界,而正是他长此以往的教育、机遇、经历,才让他在这一刻just do it。我懒散、臭屁、恶作剧,但我还是个好英雄。

喜欢东木头的一点是,他有自己的节奏和原则,可能看起来跟大环境步调不一致甚至是格格不入,但是平淡而真实。这部片更像是一种记录,记录了一个一直梦想拯救他人的普通人,实践了他的梦想。铺垫是比较长,小学时期结成三人死党挺有意思的,欧洲游的部分像旅行跟拍所以有点boring,最后决定前往巴黎真的是天选了,那辆列车上的所有人都应该感谢他们这个决定。

看完再看演员表,惊觉竟是当事人自己参演自己!不由得感叹导演功力了得。我从该片感受到母亲对孩子的爱,好友间的友情,陌生人之间的友善,主人公的勇敢。故事很简单,见义勇为。但是导演能够从主人公学生时代开始讲起,让观众意识到是哪些因素造就了英雄。我觉得88岁的导演讲故事的能力一流。

整部电影的结构不及格,况且是东木导演。中间20分钟的观光片段应该删掉,增加闪回的成长经历,并加强成长经历与事件中的反应的因果关系。至于短评说“前面的一个多小时在那里演绎不知所云”,要么是无脑黑,要么是无脑,智商不足以理解电影,前40分钟明明是很好的叙述手法,只是被中间20分钟给毁了。

其他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往往会过度戏剧化处理,而这部电影就干脆不处理了,连演员都不请了直接让本人上。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拍,我觉得一方面是这几个人确实太真实了,连希特勒在哪死的都记岔了,出来嗨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骚得不行的美国型男形象,他们就是普通的美国佬,而当见义勇为这个事情真的不需要太多光环,这个立意跟赵丽蓉的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差不多,我见义勇为不代表我“鸡鸭鱼肉什么都有”,也不意味着我就怎么生活困苦承载太多终于等到机会逆袭,两位白人主角有努力的一面也有粗心平庸的一面(黑人主角可能都挖掘不出什么面来拍所以戏份最少),但是重要的是在那个危难的时候,他们即使犹豫了,也终于不顾安危冲在了前面。另一方面好像有点传教的意图,埋了很多伏笔让你觉得是有股力量让他们上了这车救了人,是“上帝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