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1988)

UP:2025-08-06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末代皇帝

评分:8.2 导演:周寰 / 张建民 编剧:王树元
主演:陈道明 / 朱旭 / 朱琳 / 罗历歌 / 郑天玮 / 郭霄珍 / 黄月美 / 蓝天野 / 穆宁
类型:剧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4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Last Emperor / 末代皇朝
上映:1988
IMDb:tt1594776

末代皇帝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陈道明 饰),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三岁登基,时值动荡之秋,世间离乱。从最初的贵为天子、皇帝新婚大典,再到袁氏篡国、伪满建立,几十年间围绕着这位末代君主发生了无数勾心斗角和分散离合。溥仪一生经历太多无奈与悲哀,他既是时代的随波逐流者,也是历史流向的指引者。
  本片通过缜密的考证和精致的制作再现了这位末代皇帝从天子到平民的心路历程,伴随着他的人生经历,同时引领观众回顾了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史。

简评

看了一部跟我同岁的电视剧,很多年前的我,还未曾对末代皇帝有过深刻的了解,这部戏拍得有血有肉,看到一个末代皇帝的悲哀,因为看到一个受时代摆布的生命的窘迫。最近常感众生皆苦,众生不都为了生存和发展忍受着不愿忍受的经历吗?人的一辈子有怎样的经历,才算是不枉此生了呢?溥仪算是经历了够多的了,可悲可叹。另,道明先生年轻时候有颜又有演技,真是优秀。优秀的人真的是一开始就是优秀的,只有优秀成为习惯的人才会一直优秀下去。

跟着B站的寨主刷完了全剧,青涩时期的陈道明演技就已经很好了。犹记得两个涕泪纵横的场景,一是溥仪想在夜里偷偷逃走紫禁城和弟弟去英国留学,谁料无数大臣太监先帝嫔妃们劝他,您走了优待条例也没了,谁还管我们听到,溥仪脸上流下来无奈的身不由己的泪水,一是听到日本战败的消息时溥仪颤巍巍地跪倒在地,边流泪边抽自己。这两个画面印象太深了。

爱新觉罗•溥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三岁登基,时值动荡之秋,世间离乱。从最初的贵为天子、皇帝新婚大典,本片通过缜密的考证和精致的制作再现了这位末代皇帝从天子到平民的心路历程,伴随着他的人生经历,同时引领观众回顾了中国多灾多难的近代史。

最近重温,感触愈深。这部和贝托鲁奇的电影版系同年出品,都有溥杰做顾问,也同样是故宫实景拍摄,风格却迥然相异。就还原史实而言,剧版较好,就意境而言,则影版上佳。陈道明演酸文人和没落贵族是真的很有感觉,所以我一直觉得方鸿渐和溥仪是他目前塑造最好的两个角色。朱旭老爷子的老年溥仪堪称一绝。

我一直以为到最后,溥仪都只有2个老婆,原来在伪满洲国还讨了两个。陈道明让我有点生气,就是会让我在溥仪和康熙两个角色里来回撞墙,让我有一种溥仪长着康熙的脸,怎么智商一点没有遗传到的感觉。最后中老年时期的溥仪有一种过分懦弱的感觉,我想上去虽然被改造,但是那份傲气不应该完全消除的,这种气质难道不是骨子里的么。总体来说,我觉得不错

四星全给朱旭+陈道明。两位大咖演得真好,尤其朱旭,神形兼备。连口音都跟溥仪本人接近。剧情过于平铺直叙,估计是因为不敢演绎。溥仪在哈尔滨狱中立储的情节不符合逻辑,查了一下资料,果然不符合逻辑。史实是他在从苏联被押回国前,以为自己回国后会被枪决,所以在苏联立储,这就比较说得通了。

朱旭老爷子的表演真是惊为天人,第28或者是29集溥仪扫水让我感动得涕泗交流,我当时是真哭了的,我没想到真的有人会懂这种状态,如此细腻地表现出来,陈道明老师完全比不上他,朱旭老先生的溥仪才是真的一个“人”,其他人演得再好也是带着标签的,这也是因为溥仪身上的标签本来就重,但他却可以让溥仪脱离标签,真正成为一个人。原来真正的表演是如此让人感动的。

看了前三集,压抑死了。作为主角三岁的溥仪,在权力至上的环境里,完全是一个工具,现在所讲的什么育儿观念在他的环境中没有一项对他的成长是有帮助的。宫里所有的人都臣服在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下,大到权臣小到太监。以前看这种和看故事一样,现在多少能明白一点这些人行动背后的想法。只能说很庆幸我活在现代社会,还有机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怎样活出自己的价值。第五集太后叫了个老先生当皇上的师傅,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教的都是什么东西,还一口一个“大清有望”。溥仪因为弟弟穿了黄色的裤子,生气了。成长环境对于他的性格影响太大了,好悲剧的人物。第七集,抛开成长环境,找到厉害的老师或者能够真的启迪自己独立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

当年是先看剧版,才看过尊龙版电影,现在重看,可以有一个对比。话说本剧是不是最后能在故宫、天津张园、长春伪满皇宫拍摄的电视剧?这个历史厚重可是摄影基地万万没有的。不过同样存在剧本对历史研究不足的问题,不少历史错误。陈道明小鲜肉在第7集亮相。细想起来,溥仪也是个可怜人,时也命也,再遇上一群只会空谈的废物和各怀心思的军阀,被日本人控制也就跑不掉了。李默然、蓝天野、朱迅老爷子也在,很多日后的名角。优酷版本少了一段内容,溥仪突然就被苏联红军俘虏了,成了老年。老年后的内容故事性不强了。

抛开对历史和溥仪本人的讨论,单从剧本身来说,我个人认为出色程度不亚于贝托鲁奇的电影版。本剧的侧重点在于塑造人物而非叙事,溥仪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隐忍的一生,本剧将他的这两大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陈道明的青年溥仪个性最为强烈,而朱旭老师的老年溥仪则更多展现出了溥仪的脆弱。除此之外,本剧还运用了很多比如讽刺、对照、象征等手法,竟使一部电视剧有极强的“文学性”,这也大概就是过去的老剧好看的原因吧,实实在在,用心,极致。

28集的《末代皇帝》历经4年精心打磨,历经坎坷磨难,终于在1988年7月正式在荧屏上大放光彩,我看过剧组幕后的故事,非常感动,我也非常敬佩他们坚持,电视剧《末代皇帝》则把历史当作历史来写,尽可能追求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从尊龙版《末代皇帝》开始对溥仪产生兴趣,去了张园、静园、长春皇宫,读了溥仪本人和庄士敦的自传,看了《火龙》。这部剧虽没有电影的美学成就,却更符合其自传,朴素且真实。陈道明也贡献了其演艺生涯最好的表演,不同于其他作品中完美无瑕的个人形象,本作中的他高贵、轻狂、懦弱、挫败,有血有肉,真实立体,甚至让我感觉他就是溥仪本人,感觉总体而言比西化尊龙的表现更胜一筹。从孩提时的兽性张狂、少年时代的挥霍时髦、青年成熟期梦想光复祖业、自我实现到中老年时的沉默内敛、听天由命展现的都算比较到位。不足是中老年溥仪选角不好,表演痕迹过重,及其思想在狱中变化过快和生硬,与自传中思想顽固、狡诈多疑、两面三刀的形象有较大出入。作为末代君主溥仪丢了祖宗江山、作为傀儡失去自由、被嫔妃们抛弃、正室皇后私通,真是幸运又悲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