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冈(2008)
SaganUP:2025-07-25

萨冈简介
“这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萦绕,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以忧伤这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是否合适…”
佛朗索瓦·萨冈在写《你好,忧愁》的第一行字时刚满18岁,这部小说大获成功,“萨冈”传奇也由此展开。她的一生在无拘无束的爱情,纷纷扰扰的丑闻背后,藏着的是一个我们只能用“叛逆”来形容的女人。她自由地写作,自由地恋爱,自由地自我毁灭……“忧愁,你刻写在天花板的缝隙里,你刻写在我喜欢的眼睛里,你并非就是悲苦,因为最穷困的嘴唇也会把你显露…”
影片入选蒙特利尔电影节,特拉维夫法国电影节以及汉堡国际电影节。
获得奖项
- 第34届法国电影凯撒奖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服装设计
迪亚娜·库里 Diane Kurys导演
西尔维·泰斯蒂 Sylvie Testud演员
利昂尔·阿贝兰斯基 Lionel Abelanski演员
让娜·巴利巴尔 Jeanne Balibar演员
阿丽尔·朵巴丝勒 Arielle Dombasle演员
圭洛姆·加里尼 Guillaume Gallienne演员
简评
还是偏爱法国电影,混乱的灵魂是丰富的宝藏,丝绒西装和冬雨撞击的不合时宜,却也恰巧成全了此刻的电影。镜子里一夜的嚎啕与塌陷的脸颊,唯独缺少一根烟的迷离。细纹突然平添了完美的细节,好似斑驳的玫瑰凋零前的绽放,没有退路,也不能勇往直前,就地处罚的毁灭,看着你自己,无非镜中反射,情感流离失所,那么我是她吗?短暂的一刻。
影片的前半段很流畅也似乎很轻松。虽然这份轻松伴随着一种危机诱因。18岁的萨冈因为写了《你好,忧愁》而名声大噪。从此便有了许许多多的签售会或应酬。萨冈的生活也变得丰富而又放肆起来。看到这里我似乎很羡慕萨冈“不疯魔,不成活”的洒脱性格。也太羡慕法国人总是能把生活看得那么穿,能总是挖掘出生活中意想不到的美来。至少法国电影里或小说里是这样的。
117分钟版。仿佛看到的是一种套路,自由洒脱奢靡骄纵的名人最终走向孤独终老。但萨冈在那个年代算不算首开先河,暂不得知。影片的观感并不好,平铺直叙的一生,看到了各种人的影子却没让我看到萨冈的真正特性,但真正拍好这样一个人物确实很难。主演外貌酷似萨冈很能加分。谁人不爱萨冈还是谁人不厌萨冈,至少她是避不开的一种现象一个话题。
痛恨,憎恨,恨世界,恨自己,不计后果纵乐,伤害别人,孤立自己,失去,重复错误,陷入负面的怪圈比走出来容易也轻松地多,她最后想说的话明明不是“对不起”而是“去这个世界我还没玩够老娘想做一辈子的青春靓丽美少女” 在这一点上,唱个反调,天才也和任意的庸俗帝王一样,这个世代的悲剧女性:哪怕以为自由和解放,也只是被玩弄的那个人。她开心吗?也许吧,我还不了解她。反正比我耀眼。加油,萨冈
当爱结束时,为什么还要执着呢?多年后剩下的只是冰冷的心,背叛的感情,或者说只是无聊的惰性在作祟。因为儿子的笑颜,我连分手的瞬间都能忘记,看着儿子成长,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但悲伤的是,一如既往地回归到孤独。为爱而活也好,成为名人也好,受到批判也好;作为母亲也好,作家也好,爱的挫折,都是属于自己自身的挫折。人生就是孤独。
这个过程中sagan身边好多人来来往往,对于这些人的存在我最直接的反应是他们在金钱的包裹下围绕在萨冈身边,所有的爱情、友情都似乎变得不纯粹,相比下哥哥的忠言似乎更加正确但又逆耳。当回望人生的时候,心中应该满是悔恨吧,可是这样近乎绝对的自我的书写和人生体验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值得的、幸福的一生
“为什么爱情失去了,人们还在坚持?几年之后,还剩什么?微温的感觉和背叛,充其量只是一种索然无味的友谊。孩子的笑脸能暂时掩盖爱人流离之痛,但只是暂时的……无论如何,你总是落得孤独,有爱也好,没爱也好,置身于欢呼也好,批评也好,当母亲也好,当作家也好。当然,我们会心碎,但是,更大的问题是,连自我也破碎。到最后,人生只充斥着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