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3:迈步向前(2011)

评分:8.6
导演:彼得·约瑟夫
编剧:彼得·约瑟夫
主演:彼得·约瑟夫 / Robert Sapolsky / Gabor Mate
类型:纪录片
片长:161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1-01-15(巴西)
IMDb:tt1781069
时代精神3:迈步向前简介
理论一:中性社会政治或者叫做现代社会政治是研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利益共同点与相异点,从而形成的利他或利己的主观观点,进而由此观点划分利益团体,自反组成阶级社会。
理论二:良性社会政治或者叫未来社会政治的终极意义是研究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共性和独立性,基于此状况而产生的利 于个体独立的,所有人的良性社会【(物质前提:自动化与循环资源经济的建立)良性社会是有一群不固定的志愿者组成的推动人类科学发展的公益社会,并不强迫他人加入社会劳动而是鼓励将个人劳动的成果与社会分享。其他不固定的不参与者也可以从中得到发展成果。】
理论三:科学影响人类这个生物群体,而社会政治影响生命个体。【长期来看,是说自然科学对于我们的整个社会科学产生了缓慢而巨大的影响。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原则,生产关系上的变动总是因为起到最终作用自然科学的发展速所引起的。而现代社会政治只不过是在研究如何分配利益,保护利益而已,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进而形成了主观的束缚他人思想的一系列的理论。这些理论总是包含着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表现的主观臆想,(例:社会进化论就是典型代表,就是通过从自然世界的某些现象中提炼的关于人类社会的理论。)】
理论四:纵观人类文明,人们总是在不断超脱自然法则。(这股超脱力量的源泉总是来源于自然科学,重来不是基于毫无物质基础的社会理论。)
理论五(重点):现代社会政治逐渐成为了对信息社会产生莫大影响的“新宗教”.【大量人力物力投用到了维护“新宗教”的斗争当中,浪费了大量人力、资源。(例:军人等) 违背了良性社会政治的意义,必然会像王权一样被人们遗弃。】
理论六:现代社会政治牢牢控制着个体思维模式,都不约而同的影响或抑制自然科学的发展。(“新宗教”的斗争与现代社会政治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地步,因为其本身就是人类个体所臆想出来的产物。人们越是接近真理就越发觉得这个幻境濒临破灭。)
结论:科学的进步必然会使现代社会政治所淘汰。
This movie is available on YouTube.
简评
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加长版,第二部才是精华,揭露资本家的骗局与当今世界的游戏规则。本部的可看性有所下降,世界人民大反抗是异想天开。即使废除货币制度,还会有其他的制度出现,掌握生产资料的人永远都是统治者。人是有阶级的物种,矛盾永远存在,世界也没有天国。
非常精彩的纪录片,思想之高度远超普通人。提出的大量概念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分析,颠覆了太多常识。本片着重于计划本身,通过废除金钱,废弃金钱导向型社会,建立资源导向性社会。这是真正的返璞归真,虽然计划更像是空想而不现实,但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前瞻的视野指出了社会大致的出路。
平心而论,这个系列并不是毫无可取之处,比如对基因决定论的反击、对集团挟制人的自由的恐惧和警惕,但极度愚蠢、不可原谅的是,它自以为是地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以颇具煽动性的语调“讲解”着对政治经济学的幼稚错误理解,却会给观众以看破真相、恍然大悟的错觉。但其实就跟民科一个等级!
在很多年前刚知道BTC时,马上就联想到曾经更早看过的这个时代精神运动的纪录片,也曾一度猜想会不会TZM就是那个“中本聪”,BTC和ETH最初的理念太适合作为TZM的工具了。只是后来整个资本化运动愈演愈烈的Crypto世界与TZM的精神渐行渐远。从当代世界的状况来看,显然无论“西”“东”都不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局解决方案,当然可能TZM和Mutualism也未必。但对它们的探索和实践,或许能让我们有机会离Final Solutions更近一步。
我想说的翻墙出去youtobe,耐着性子把没有字幕的3部纪录片Zeitgeist,看完,我的人生世界观几乎全毁,重构了一次。懂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无知渺小。这样思想和认识反反复复的被冲击和颠覆,最后经过积累过滤留下来的就是人生形而上的经验。宁愿知道事情的真实的残酷同痛苦地清醒着,也不愿要虚假幸福。
头尾拍得很掉价。没错,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话语已经历了上百年的沉淀,早就被说到了极致。遗憾的是,解决方案很幼稚。相对于较为稳固的批判理论而言,维纳斯计划仍然只是一个建立在化约论上的架空的乌托邦理想。好在这帮人也有自知之明,指出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向比什么都不做强
怀疑以货币为核心的市场经济体系的观点还挺有意思的,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都是被规定好的,不过是一场游戏,因为生活在这个规则里,我们去相信它,遵循它。纸币真的有价值吗,没有的,就是价值也是人们赋予的,很多事物都是人们赋予意义它才有意义的。这种怀疑让我想到了佛教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的观点。人的意识,思想都是受环境影响的。片子想表达的理想社会是公平的,是另外一套运行体系,类似共产主义社会。
关于人类美好生活的想象,目前还是倾向于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性,人都可以遵循最本真的内在性,但如果在现实世界里真的去推行则很容易走向一种危险的境地,比如严苛的等级制度、家庭结构等等,而自由自在的、更即兴的生活方式,显然才是我更喜欢的。这个维纳斯计划也是一样,充满了矛盾。以科技达成资源型充足社会而缺失了一部分人文视角的洞察力,看似无差别的“平等”可能会带来另一种灾难和历史循环。这种设想与某种田园牧歌也很相似,都是为人保留“主观存在的自留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