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节草(1997)

UP:2025-04-19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三节草

评分:7.9 导演:梁碧波 编剧:
主演:肖淑明
类型:纪录片
片长:57分钟 / 61分钟(带节目间场)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1997-10(电视台首次播出)
IMDb:tt0203086

三节草简介

《三节草》讲述的是一个叫肖淑明的老人一生传奇的故事。肖淑明还在少女时代时,被摩梭人土司喇宝成看中,带回泸沽湖成为他的压寨夫人,这一去就是54年。1996年,她终于有机会又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当她看到繁华的城市时,肖淑明百感交集,她已经不可能再重新融入到这个城市中,但她却萌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就是一定要把自己的孙女拉珠送回到成都去。全片分为两条线,一条是肖淑明讲述自己早年的经历以及生活感受,另一条是肖淑明努力将孙女拉珠送往成都的全过程。

简评

片子真实粗粝,导演冷静客观。仅对我个人而言,使我感到莫名恐怖。期待看到母系社会女性的潇洒,瞧一瞧自由的走婚形式点开这部片子。实际看到的是男性土司,他可以随便翻牌子,可以娶汉族有文化的女学生,可以因选择正确获得政治地位,嗯……至于那个被带入泸沽湖的女学生,她的思念不甘向往寂寞被无视了。肖奶奶努力为外孙女争取走向外面的机会,她被困在这里几十年,仍然相信“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依旧勇敢。村民们眼神单纯但空洞麻木,连车票钱都拿不出。而在四年前,美国就已经有《变相怪杰》这样的电影问世。就我而言,落后、原始这样的词语瞬间具像,让我产生怀疑:在巨大差距面前,肖奶奶的勇敢还有用吗?片中小男宝用草抽打姐姐和小猪,单纯的恶使作为“现代人”的我异常反感。这些都是真实,真实使我不安,我只能旁观。

“人如三节草,不知哪节好”,跟随纪录片的镜头,有幸见证和感受了摩梭族最后一位女王的传奇人生。在剧烈变迁的时代与社会之中,肖婆婆的身份从女儿、妻子、母亲到奶奶/外婆,她一直都在坚韧地活着,年轻时嫁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重新适应环境,还会左右配枪骑马射击,中年丧夫后,作为母亲的责任感让她将孩子们拉扯带大,老年了还在张罗和操心着孙辈的职业与人生……这就是一直积极生活的生命姿态。半个世纪前,肖婆婆踏入泸沽湖,将自己的生命融化在了这一泊湖水之中;半个世纪后,肖婆婆的外孙女走出泸沽湖,去到一片更广阔繁华的天地之中迎接生命中的机遇和挑战。时代不同,选择不同,但一样的是生命无论遭遇了什么都要具备的坚韧与勇气,丰富精彩。不过,遗憾的是具体内容有点短,且画面质量受限于上个世纪的拍摄条件不够精致。

以两代人的人生经历反映主人公肖淑红于多舛命运的博弈与反抗,展现其鲜明的个性色彩与人物魅力。于肖而言,她的一生也恰是新旧时代章节交替的映照,人至晚年仍不甘屈服于现实,便将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其孙女一代身上,试图以此给自己的人生留下圆满的交代,其人物形象传奇与悲剧色彩共存。究其一生,顺应也好、抵抗也罢,最终不过是为了寻求一个与自己和解的收场,末了姗姗而去。

处处透露出阿婆的不甘心啊,当年骑快马,打双枪,现在是行将就木,快要融入到泸沽湖的水里了。想到54年前自己来到的泸沽湖,现在要竭力把孙女送出泸沽湖。这两条线索交叉,明确,感受到一个阿婆操劳的命,也许阿婆当年没结婚,继续学习,可能又是另一番滋味,可是,人如三节草,你也不知哪节好!

出发去泸沽湖之前,看了老师的片子。很想半夜告诉梁老师,我想知道故事的后来,虽然我知道那一定是个惆怅的结局。技术上来说,98年的片子,还是能学到很多,讲故事(两条线)和镜头语言(环境和人物的关系,特写),能看出梁老师的野心。也给我很多灵感,比如出现了两次的词“融化”和很多遍的“苦恼”,像一篇命题作文,我要去泸沽湖寻找答案了。

实在是乏善可陈,现实生活和人物自述双线并行,可视角却过于单一。她抓着旧日乡村权威的余晖死死不放,也没有太多人物女性意识转变或觉醒之类的思索,还“夸夸其谈汉族女性遵守妇道”?最后还是仰仗土司夫人乡村的权威走关系给孙女安排工作。本片我没看出啥反思,除了民俗文献价值,对于乡村和大家庭的描摹还算精准,也没深挖一些西南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素材少,选题真心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