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史(2010)

Chemistry: A Volatile HistoryUP:2024-11-02

剧照演员表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化学史

评分:9.1 导演:Jon Stephens 编剧:
主演:Jim Al-Khalili / Anna Marie Roos / Andrea Sella / Hal Sosabowski
类型:纪录片
片长:51分钟地区:英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化学:一部挥发性的历史
上映:2010-01-21
IMDb:tt1588194

化学史简介

Jim Al-Khalili教授在本三集纪录片中,带领观众探究元素背后的故事。

简评

,运动员、物理学家、作家、数学家、画家等等,甚至连制作玻璃烧瓶这样的工作都要会做,他们真的是充满活力、让人敬佩啊啊;,有终身单身的,有被导师坑了没得到名气而疯了的,有的26岁就有了重大发现,却在27岁就在二战中阵亡的热血青年。,可惜越来越觉得,这些人都是天选之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毕生想做的事情,可能还是公平的吧,伟大的人总是英年早逝,而我们这些人普通人却碌碌无为,生活平淡稳定。?!啊,这世界,还是属于地球本身的,人类啊,因为好奇而得利,但也因为泛滥的发明创造,而逐渐开始走向尽头了吧。

第一集波义耳用科学开创了一个明朗有活力学科—化学,其著作比牛顿用拉丁文写的炼金术易读。看了这集才知道大学开设的学科与科学发展的联系多么紧密。果然,知识改变命运。第二集道尔顿12岁就设立学校,教其他小孩子。连续写了54年天气日记,精确记录20万次。这比数学王子高斯还厉害。智商与毅力都是顶级水平,不愧是科学家。吹玻璃好有趣呀!聪明的孩子也需要收到良好教育才能成为科学家。追求卓越,这四个字看了科学纪录片后才渐渐理解。门捷列夫书房的书架上都是他自己写的几千卷书,化学与物理只占10%,其他都是经济、科技、地质等内容。这和《数学的故事》里面讲的一位科学家,好像叫希尔伯特,一样是多面手。科学先驱们耗尽心血的成果被印刷在课本上,而我小时候甚至都背不全。看了化学史才体会到什么叫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化学物理

,可以把chemistry更多地置于社会时代中,也许会有更多的critical insight,而不是有时不小心暗示了infinite power and progress。文理分科前,外公和我说,专业选化学/化工打断腿。他的同学们又死又伤,少有善终。不过很好奇,时代里什么叫善终,谁有善终?

国内拍的似乎是bbc的山寨幼儿缩水版…前面两集对科学的追求令人激动,仿佛看到美丽世界非生命物质的神秘基因地图表…围绕元素周期表的原子与化学世界,也是欲望与想象力的综合博弈。然而对上帝的规划与创造赋予大能更清晰地理解了。只是到后面开始试发现核变并不断刺激元素内核试图创造新元素的行为令人瑟瑟发抖。ps. 看了这个感觉初中高中化学的教学也太填鸭式了,完全木有前因后果。

又是一部如果我中学看过,化学不会学成渣的佳作。当年一是懒,二是被化学诡谲的反应给唬住了,没有看到其背后最根本的逻辑。短短三集的纪录片太震撼了。一是震撼于化学是各类学科里最藏匿于物质之中、肉眼之外的学科,先人发现、排序、再创造,其探索精神震撼人心。二是震撼于门捷列夫母亲的格局,1300公里的跋涉,“远离妄想,探索神圣的科学真理”;震撼于库珀迟发的论文,“在科学界,第二名是得不到奖励的”。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充满了困难、坚持、甚至遗憾,但是真理就在那里。三是震撼于核裂变的威力,愿广岛长崎切尔诺贝利的悲剧永不再现。

很精彩,从炼金术士到现代化学家,从古老的四元素说到元素周期律(再到标准例子模型),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时代宣告化学的诞生,经道尔顿到门捷列夫迎来卓越的发展,之后涉及更深更复杂的化学键、放射性现象与亚原子层级的规律阐述,深刻阐述化学的学科定义。纪录片第三集相对涉及更多的物理学部分。某些理科生自认知识深厚,看不上“不完整”“不准确”科学史回溯,实乃做题家的傲慢,纪录片不是更不是首先是帮你做题(或出论文的)。

取名为元素史或无机化学史会更恰当些。由无序到有序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甚至常常事与愿违,与其沉浸于出发点,及时调整方向,尊重和尝试解释客观事实则更为重要。全片最感动的是没有忽略探索未知过程中一些课本上不曾提及的“小人物”,他们或许不是重大发现的第一人,但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向所有伟大的、不懈努力的、致力于推动化学发展的灵魂致敬。

除了宇宙中恒星天体这般类似造物主之手的92个元素,人类如今可以利用技术优势无止尽地创造新的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对于这件事,不管在哲学还是宗教范畴,若不是经过造物主之手的东西,在该不该来到这世间上这种问题上,终究是敌不过dominate各个位面的nature order。前两集探寻之路充满崎岖,但能感受到前赴后继的激荡的感觉,第三集充分了解元素后化学涉及到制造财富、武器、毒药元素后的问题了,探寻之路越走越快,但却比之前艰难得多。化学史的短暂历史上那些流芳百世和失之交臂之人都是重要的存在,BBC一如既往熟练拿捏人文情这等调味料。ps,卡里里教授的语言能力出众,魅力不输cox教授。kalili所说that is cooking,不禁想到中医、炼丹、火药。。。

  • 吉姆·艾尔-哈利利 Jim Al-Khalili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