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乱(1988)

華の乱UP:2024-07-19

华之乱

评分:7.9 导演:深作欣二 编剧:深作欣二 / 筒井智美 / 神波史男
主演:吉永小百合 / 松田优作 / 绪形拳 / 池上季实子 / 石田惠理 / 松坂庆子 / 石桥莲司 / 内藤刚志 / 蟹江敬三 / 风间杜夫
类型:剧情
片长:139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Hana no ran / A Chaos of Flowers
上映:1988-10-01
IMDb:tt0095272

华之乱简介

明治三十四年,温柔美丽的晶子(吉永小百合 饰)与其倾心仰慕的诗歌老师与谢野宽(绪形拳 饰)结为夫妇。婚后15年间,晶子相夫教子,生活波澜不惊。偶然机缘,晶子在话剧院前激进农工分子运动的骚乱中结识了作家有岛武郎(松田优作 饰),两人一见钟情。久困于平凡生活的晶子甚至弃子女以及患有抑郁症的丈夫于不顾,而随有岛外出旅行。但这样的爱情能否持久?面对现实,他们都要无奈地做出选择……
  本片根据永畑道子小说《華の乱》和《夢のかけ橋》改编,并荣获1989年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吉永小百合)和最佳女配角奖(石田えり)、1989年每日电影最佳艺术指导奖。

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提名) 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深作欣二 第13届报知映画赏最佳女配角石田惠理

简评

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在现实的裹挟下分道扬镳,只是一个回归了家庭,一个通向了永恒,女主角作为早期的职业女性以更为独立清澈的目光见证了那个动荡的年代,而诗人的身份更是为其举动增添了些许浪漫色彩,深作欣二拍出了一种古典的美,配乐方面也是相当契合,松坂庆子有段独角戏演得很棒。

与谢野晶子的大半生。「就这样,大正时代结束了,我所有朋友都消失不见了。」革命者太浪漫了。日本步入现代时期的社会思潮也是无政府主义泛滥。大作家都是一手抱着小孩一手写作,再也不要为写作找借口了。舒伯特「水上吟」的音乐导向了结尾。

吉永小百合和松田优作的搭档,生之欲和死之欲。开头樱花里坐人力车的样子想到了《千年女优》里的片段,片尾关东大地震,也正是《起风了》的开篇,身处那样的年代,活着是件那么耗费全力的事。PS:吉永小百合太美,每一个她直视镜头的眼神都打动着我。

一开始感觉有岛武郎选角太老气,但仔细算算,现实中彼时的有岛武郎大概也有40岁上下了。故事一般,就是串连了一下与谢野晶子、有岛武郎、波多野秋子的情史,再往历史事件上靠拢升华一下。现实中的有岛武郎更加帅气,波多野秋子更加美丽。片头片尾音乐都很好听呀,可惜听歌识曲无资源。

深作欣二是真喜欢舒伯特的《水上吟》,这片里用了两次,《大逃杀》里栗山千明那段也用了;片子算大制作,但大背景的历史感和几个文艺人士之前的私人情感纠葛有些割裂,并没有乱世儿女那种彼此交融的感觉,所以片子只能算一般吧,表演还都算不错。

找资源找了好久,可以说是群星云集的作品,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很有韵味。松田优作,绪形拳,吉永小百合,池上季実子,松坂庆子,中田喜子,石桥莲司,风间杜夫,蟹江敬三都是名角。大正时期的开放就如大正天皇那样体弱多病,最终让军部走上了历史舞台,日本也进入了万劫不复的二战。

与谢野晶子传记片,记得小学时在某文学普及读物上就有她的介绍,电影里也提到了她那首《乱发》。开场部分的气势挺充沛的,先讲小百合抛弃一切投奔在和闺蜜竞争中赢来的作家绪形拳,一见面就被绪形拳前妻数落,然后当着杂志社众人的面开始吵——场面的设定与调度真有种先锋文人们的坦荡劲儿(还有点可爱的反差萌)。不过后面的内容基本全崩坏了,松田优作一登场,你就知道他要跟小百合再来段感情戏,绪形拳也是很配合的牵扯进竞选的俗务。中间还有松坂庆子担纲的女演员戏码——她有一整段特别舞台化的戏,虽然符合大正风骨,但跟全片的拍法明显造作不合。总之全片就是在小百合与两个男人按部就班波澜不惊的感情戏里,加入各种具有时代特征的路人角色,三位主演的戏写的乏味(最后让松田优作莫名寻死),其他种种境遇也看不到与小百合写作事业的关联

整个电影的空间调度有丰富多变的纵向调度,用远近关系制造了许多优秀动人的场面。看歌剧后的一场戏,与谢野晶子在远处的楼梯上看到男女演员为了自私的表演行为争吵,导演从中斡旋,出门之后又在歌剧院门口遇上了无政府主义者闹事,那是十分用心的混乱场面,有岛武郎这时骑着摩托出场,携带着女伴风驰电掣,与谢被整个场面所惊吓,而后与谢收到了有岛道歉及示好的洋装,被丈夫嘲讽为不愁衣食的洋化人。三场戏有历史的三个新势力,导演所代表的新戏剧,后来松坂庆子有十分高能的表演,有岛所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还有丈夫作为新诗的领导人。深作欣二不用强调观点与矛盾,而是直接融入到最普通的故事中,再以细致的调度实现,非常厉害。

实在撑不住还没看完就来评论了。松田优作补片之旅,但这部松田的演技让我迷惑,没看时间的时候还以为是比较早期拍的,略显僵硬...深作欣二导演,画面非常漂亮,所有演员的表现更有舞台剧的风范,夸张却不尴尬,显得张力十足。尤其是女话剧演员那段疯癫的独白,太有感染力了。除此之外剧情方面我真的想锤人,父亲跑出去鬼混没问题,母亲和心爱之人去了几天孩子们就疯了似地指责,质问,道德绑架到让人不适的地步。女主角敢爱敢恨,体面到最后。其他人各有各的疯癫,不喜欢也可以和她一起殉情,一切都在为所谓的诗意找借口罢辽!艺术家通病()

群像式的人物叙事,舞台剧式的表现力,刷过好几次,最为感慨的是展现了那么多不同人物的生命观,竟然彼此之间毫不违和。无论是有岛武郎,与谢野晶子,还是岛村抱月与松井须磨子,或是晶子投奔的丈夫宽,与武郎一起自杀的波多野秋子,及其他的激进党作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生命的激情,或说就是那种“乱”的状态。文艺审美中的乱在某种程度上是美的,它打破沉闷的秩序感,从各种互为矛盾的表象中展现个体的生命力。但乱也不等于彼此不搭界,他们或困顿于爱情,或自绝于理想,但同时也是持守着爱情与理想的人。如有岛武郎和晶子,他们能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却呈现不同的生活形式,一个悲观自杀,一个积极生活。一个是典型的男性思维,由幻灭走向死亡;一个则具备强大的母性气质,以本能和伦理责任挣扎求生。这种对照和互补随处可见,这是叙事最成功之处。

88年另外部《鹤》共同获奖。女诗人与谢野晶子传记片,人物关系复杂比《放浪记》要乱。以女主视角看大正动荡时代,导演以歌剧那部分戏开始连续的几场矛盾冲突群戏让各角色逐一上场,颓废男作家朝秦暮楚,缺爱的人结伴寻死,无政府主义者知识分子形象以及抛夫弃子,著名演员殉情……整个剧情都是生与死的选择。生11胎并不尽责照顾随意抛弃家庭的年代,真够乱!松坂庆子演的也不错,补小百合第17部多给半星

华丽细腻,哀感入骨,一流的调度,一流的演员,一流的美术,一流的摄影,从开场夜樱下的夜奔第一个镜头就爱了,深作欣二拍出了大正时代天真、伤感、浪漫、多情、繁荣、奢靡、颓败、自弃。呜呼,深作欣二这代人之后没有人能再拍出这样的大作,也没人能演出来了。与谢野晶子真是一个伟大的主妇作家,在男人主宰的世界里,生了十多孩子,在一堆乱麻的生活里,一边疲于应对鸡毛蒜皮,一边见缝插针勤勤恳恳地写作,写那么多不朽的名篇。

获得奖项

  • 第13届报知映画赏
    第13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最佳女配角
  • 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12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获奖:最佳女主角
    提名:最佳录音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男配角 / 最佳女配角 / 最佳剪辑 / 最佳编剧 / 最佳摄影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灯光 / 最佳音效 / 最佳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