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伤痕(1972)

La cicatrice intérieureUP:2024-07-06

内心的伤痕

评分:7.6 导演:菲利普·加瑞尔 编剧:菲利普·加瑞尔 / 尼可
主演:尼可 / 菲利普·加瑞尔 / Christian Aaron Boulogne
类型:剧情 / 音乐 / 奇幻
片长:60 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 德语 / 英语
影片别名:The Inner Scar
上映:1972-02-02
IMDb:tt0068380

内心的伤痕简介

法国先锋及地下电影史上最杰出作品之一。"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1948年出生的加瑞尔在16岁时摄制的一部短片就让他得到了"电影兰波"的称号,法国影评界认为加瑞尔的电影,填补了"新浪潮"留下的几处空白。他70年代早期的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实验化风格,以及悔涩的隐喻性思维,影片的探索性和艺术性极高,往往在极少的人物活动,超写实的场景和画面中大量运用长镜头和跟拍手法象征化地表现一种强烈怪异的孤独感,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往往没有任何情节和对话。本片就是其早期先锋作品中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影片女主角由德国前卫女歌手NICO出演,他自己则亲自扮演男主角魔鬼,全片基本上无任何直线叙述型情节,对白极少,唯一听到的只有女主角的哭泣,嚎叫和NICO那标志般痛苦悲凉的歌声,全片所有场景在一片沙漠中完成,只有几个角色,魔鬼,被魔鬼所控制的女人,摆脱魔鬼后新生的婴儿,孩童。导演试图用空旷干枯一望无际的沙漠来表现被心魔附体的女人内心孤独痛苦的世界,女人种种反抗后终于摆脱了魔鬼的控制,她看到了自己灵魂的火焰和生命的意义,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
  
  这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前卫电影杰作。,也拍出了像《我再也听不见吉他声》《爱情的诞生》《野天真》这样的优秀剧情片,但与其早期的风格相距甚远。
  
  女主角扮演者NICO是德国著名女歌手,与地下丝绒合作创作音乐,60年代早期被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荷发现并带入影坛,拍摄过《雀西女郎》等多部艺术电影,,并与之合作了近10部前卫艺术电影。
  
  NICO亲自为本片做的电影原声是其歌手生涯中最好的唱片之一。

简评

喜欢这种干净的电影。甚至可以更干净。在飞利浦加瑞尔的电影中,孩子都是一个覆水难收和无辜者的象征。年纪稍微大一点,对于这种情感关系看的更透彻一些。飞利浦的核心主题如果说的直白点就是:爱情激情不再,但又受孩子牵制不能离开,女人的愤怒嘶吼+男人无奈的沉默,两人相互伤害,表现一种生活的绝望。大同小异,不同在稍微加入某些元素,使每个上下文背景有些变化。对比来说在核心内容没有更迭的情况下,还是《寻宝》效果更好,更干净。拍摄很简单,几个干净的镜头拼接,时间也不长。算是个大型的mv,形式基本类似迷墙,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这个歌手专门拍的片子。

“她会出现的,在你的上面和周围,你所到之处。”在瀑布下劝诫离开,在山洞上握剑守望。“这是最后一次可以和你说话,所以我要站着。出发开始另一段旅程,和你真的能再见的一段旅程。”。 | Nico真的是我今年听到的第一宝藏女声。

(20230922于Le Champo)这片子里到底有啥?荒漠、湖泊、岩石、哀嚎、宣言、呓语、船、马、火种、婴儿、白衣女子、裸男、大宝剑…如果把加瑞尔和戈达尔相比的话,两人都在68之前对社会风潮有异常的敏锐(加瑞尔在67年的《玛丽为了回忆》里喊出:“让疯狂来得更快一些吧。”戈达尔则在同年拍摄的《周末》中把这种压抑中幻想出的疯狂直观地呈现出来),而68的幻灭也给两人在70年代的艺术乃至人生路径带来了巨大改变。但两人的方向截然相反:同样是远离普通电影生产体系,当戈达尔选择了政治激进性、试图用影像参与斗争时,加瑞尔则把斗争、辩证法乃至理性与文明都暂时丢下,回到了对某种原始体验的寻觅;戈达尔的坐标里还有布莱希特,他的问题意识仍是剪辑,是爱森斯坦的,而加瑞尔则走向了某种浪漫主义乃至神秘主义…

如果把加瑞尔和戈达尔相比的话,两人都在68之前对社会风潮有异常的敏锐(加瑞尔在67年的《玛丽为了回忆》里喊出:“让疯狂来得更快一些吧。”戈达尔则在同年拍摄的《周末》中把这种压抑中幻想出的疯狂直观彻底地呈现出来),而68的幻灭也给两人在70年代的艺术乃至人生路径带来了巨大改变。但两人的方向截然相反:同样是远离普通电影生产体系,当戈达尔选择了政治激进性、试图用影像参与政治斗争时,加瑞尔则把斗争、辩证法乃至理性与文明都暂时丢下,回到了对某种原始体验的寻觅;戈达尔的坐标里还有布莱希特,他的问题意识仍是剪辑,是爱森斯坦的,而加瑞尔则走向了某种浪漫主义乃至神秘主义(所以写了这么多这片子里到底有啥?荒漠、湖泊、岩石、哀嚎、宣言、呓语、船、马、火种、婴儿、白衣女子、裸男、大宝剑……其他我也不知道了?)

歌声和意境足够五星,感觉非常好。像一首古老的抒情长诗,关涉男人的沉默和女人的歇斯底里,以及那涌动全片的伤痕般的躁点与荒原的暗夜和灵火。PS1:赤身的王手捧火盘行走于黑夜中的段落,像极了老塔的《乡愁》。PS2:背景被极力虚化,大片的留白给人缔造出一种孤独的“荒原”印象。

很CULT很另类。影像太模糊,字幕聊胜于无,属于实验性质的无情节意识流作品,好在写实的画面和音乐还是带出了那种孤单寂寞冷的情绪。此外还发现导演菲利普·加瑞尔的儿子居然是路易斯·加瑞尔----《戏梦巴黎》&《巴黎小情歌》里的萌娃。

这片对我来说是福利,我小男神皮埃尔克里蒙地全程裸着出演,真的是太瘦了身上没一点肉。nico的歌声倒是真的不错,尤其配合菲利普加瑞尔的影像,很美很动人。主题我觉得还是要回到嬉皮士和学生运动上。nico在我看来不算美,但被那么多出色的男人喜欢,很羡慕。

我擁有一席黑色,它凌駕於黑暗之上,深刻於溫暖之中,它是一絲甜蜜的冷靜,如同冷峻的雙眼看穿了炙熱的雙唇。它撫平了詼諧狡猾的人性,它煽動了躁郁陰柔的內心。高度的孤獨,那是我在陽光之下度過的每一個日子。「我的生命不過是溫柔的瘋狂,眼裡一片海,我卻不肯藍。」一個被彩虹罰下人間(地獄)的受詛咒者。

歌词和台词值得研究一下。女人坐地哭泣,女人唱歌男人转圈,各种站位。火圈,马上人,白衣人(孩子)站火圈外,孩子行走的长镜头。孩子牵马(马上女人)的长镜头。牧羊人的长镜头。海边黑帆的船,白马,裸骑马者(大王)。雪中的孩子。黑帆船裸男送来火种。裸男在狂野中奔跑。

内心的伤痕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