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迷雾(2003)

评分:8.1
导演:埃罗尔·莫里斯
编剧:
主演: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类型:纪录片 / 战争
片长:95 分钟 / USA: 107 分钟(theatrical version)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越战回忆录 / 战争之雾 / The Fog of War: Eleven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Robert S. McNamara
上映:2003-12-19
IMDb:tt0317910
战争迷雾简介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是美国二战时期的战地指挥官、福特汽车公司第一位非福特家族的公司总裁,以及肯尼迪及约翰逊政府的国防部长。纪录片导演埃洛•莫里斯(Errol Morris)通过近24小时的采访,拍摄出纪录片《战争迷雾》,回顾了麦克纳马拉的一生,尤其他在二战中协助柯蒂斯•李梅将军对东京等67座日本城市进行毁灭性大规模火弹轰炸,帮助肯尼迪政府应对古巴导弹事件以及在肯尼迪总统遇刺前协商从越南撤兵的经过。莫里斯总结出来自麦克纳马拉的11条经验教训,对未来政府如何处理军事争端,如何防止毁灭性核战争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本片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和洛杉矶影评协会最佳纪录片奖。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埃罗尔·莫里斯 / 迈克尔·威廉姆斯
获得奖项
- 第43届美国剪辑工会奖
提名:Eddie —— Best Edited Documentary Film - 第68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 -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获奖:最佳纪录长片 - 第56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纪录片导演 - 第19届独立精神奖
获奖:最佳纪录片
埃罗尔·莫里斯 Errol Morris导演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 自己
埃罗尔·莫里斯 Errol Morris自己
Adam Kosberg Adam Kosberg制片人
Robert May Robert May制片人
菲利普·格拉斯 Philip Glass音乐
简评
一句话对我印象比较深:人可以用理性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但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虽然没有提出怎么解决理性有限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还是得依靠人的道德,即在理性层面之上用道德审视行为的正确性。 片中还说,人性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想说,战争只是少数人的决定,大多数人的人性并不像总统那样,如
专业课作业要求看的。麦克纳马拉是美国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国防部长,不过看完之后感觉他也是做得最不容易的一位国防部长:第一个任期的总统兼其个人的朋友肯尼迪被刺杀,之后服务的林登约翰逊总统又是个性格无比强势的人。看完也能理解一些为何当时越战美国会失败了。
我们都会犯错误,但是也只有一直赢下去,才至少有机会给自己辩解吧。McNamara很智慧,从他接受采访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如何在这场采访中塑造自己的形象。03年,911之后,这部相比于华氏911的民众视角,政客们显然更清楚怎么去表达自己,毕竟他们早已经历二战 越战 冷战的洗礼。
推荐,第一人称讲述过去一百年人类几次主要战争,尤其老人家深度参与/指挥的二战、古巴导弹危机和越南战争,他把能说的都说了。“那样的处境(战争)对一个sensitive human being 来说太艰难了”,他说。记住,不要把战争想简单了,就跟不要把人想简单一个道理。
访谈类纪录片的极致,十一个章节中间有多次时间点的跳跃也完全不觉得混乱。大概内容说白了就是:“战争很复杂,很多事情我们也事先不知道啦,知道了可能就不会死这么多人啦,让对方死很多人也是为了国家啦,没犯法的打仗时候哪有法律说不行,我是听总统的话办事啦。越战责任?总统的咯!”—甩锅侠
人到晚年特有的坦诚与隐晦交织。美帝政治有其关于国家利益、冷战考量与技术官僚的内部逻辑而不能简单用帝国、殖民主义等谴责笼统带过,局内人往往也是陷入情报不明、误判、自我怀疑与硬着头皮上的“战争迷雾”中而不是简单的“坏”或邪恶。导演意图没有喧宾夺主而克制地隐含在剪辑与历史片段的选取中。
《戰爭迷霧》中的第十一條訓誡是「你不能改變人的本性」,正如埃羅爾莫里斯所說:「它告訴你,其它所有的訓誡都是毫無價值的,人類的處境的確是無望的。」因為對於埃羅爾莫里斯而言,所喲潤類都是狹隘虛偽、自欺欺人、自私自利的,像「一群跑來跑去的大猩猩。」 @2016-11-17 20:32:10
作为一名学政治的挑剔女,表示这片儿讲历史差点儿,象个个人传记,谈谈他自个儿的体悟。结构和画面更乏善可陈。当然,这八十岁多的老人对战争和个人生命价值的体悟还是值得去琢磨的,他会为朋友的死流泪,却那么坦然地承认在日本和越南炸死无数平民。
莫里斯:最让我骄傲的是,从日本上空落下数字的场景和火焰炸弹连续落下的情节。麦克纳马拉为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故事,但是我想用视觉来表现。我用画外音和视觉结合来有力的讲述故事。历史很容易被淹没在细节之中,所以在讲述历史时,你需要从一堆乱糟糟的事实中找出主线。你必须讲一个故事!
麦克纳马拉担任过福特汽车总裁、美国两届总统的国防部长、世界银行总裁。他也是越战的主要决策与执行人。哈佛背景使他更善于从结果数据来分析原因与调整策略。他直言战争给平民的伤害,也承认自己的立场导致了大量平民的死亡。对此他辩解为战争太复杂人类能力局限,而对于战争的责任和罪恶感不致一词。
并不完全是自我辩白,更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回首往昔的无力感,显然麦氏不愿承认自己在越战中的罪责,尽管采访者一直在追问这一问题。当然,麦氏对肯尼迪和约翰逊在越战上的不同态度,整体处理稍显简单,肯尼迪的阶段性退出计划在历史学者中也一直有争议,很难说没有被刺美国就不会走上最后的路。多加一星是给这个名字,战争迷雾,太恰当了,过去了六七十年还像迷雾一样,或许人的一生也是在迷雾中去做出选择,无论对的还是错的
1人性是不可改变的2,美国近代战争史中不存在全球价值观的,以美国为首的利益联盟/3采访的形式是多样的,倾斜镜头给人不安的感觉同时近景的特写突出这种不安/4多米诺骨牌闪回和回放可以理解为历史的推倒重来,可人性面前,第一张骨牌却不那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