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多多(2006)
UP:2024-12-07
摇滚多多简介
影片《摇滚多多》简介
当摇滚乐出现在中国,很多人的生活开始一言难尽。二十年,这个中国摇滚乐可以纪念的年份,《摇滚多多》拍摄了中国各阶段摇滚艺人的访谈、生活片段、及他们在舞台上尽情挥洒的青春。在《摇滚多多》拍摄的180天里 崔健、唐朝、黑豹、张楚、何勇 、超载、子曰、瘦人、沙子、王岚、谢天笑、二手玫瑰、痛仰、废墟、液氧罐头、夜叉、 杂音、重塑雕像的权利、 颜峻、黄燎原、迷笛、摩登天空、曹操、郝舫…… 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名字如此真实的出现在镜头里,故事太多,因为摇滚多多。
谨以此片献给二十年来前仆后继的青春
影片人物:崔健 丁武 李彤 张楚 何勇 高旗 李延亮 秋野 戴秦 王岚 谢天笑 刘冬虹 梁龙
高虎 张智勇 周云山 张宇 胡松 付多 华东 颜峻 黄燎原 张帆 郝舫 池磊
沈黎晖 姜世隆 曹操 史少伟
片长:107分钟
高巍 Wei Gao导演
崔健 Jian Cui自己
丁武 Wu Ding自己
李彤 Li Tong自己
张楚 Chu Zhang自己
何勇 Yong He自己
简评
是种文化,也是种生活的方式。白天被压抑,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切的地下活动苏醒,去发泄掉白天的不愉快。因为纯粹所以自如。不知道没有你会变成什么样,因为再也回不去没有你的日子。20年前仆后继的摇滚青春,可能不知不觉的赶上了最后的尾巴,风格越来越多的乐队。每个都是自己的故事。
中国的摇滚记录片,拍来拍去都是老生常谈。95前的老脸占一半。新脸们也没什么思想。说来说去不外乎摇滚是态度,没土壤,媒体不支持,骂骂流行乐。只有梁龙说中国摇滚过快贵族化靠谱,动不动就艺不艺术的。排斥了一些纯真的人,也促成了一些装B的人。高旗说希望有一天没有摇滚乐这词,我认可。
因为看乐队的夏天,想起了自己疯狂痴迷摇滚乐的2000年时期,印象中的摇滚乐还是本片里呈现的样子。后来的音乐节,到如今的综艺节目,仿佛一切都好像变了,想想20年前,在那段国家湍急发展的浪潮里,那时摇滚乐的先锋,独立,边缘,态度,都变成了嫌少的逆流,跟不前进的你步调相同。其实20年后再看看,只是自己停滞不前,这些人,那些乐队都在向前走,就像本片里贯穿的痛仰乐队的全国旅行演出。不过想想,现在这年代,真正的摇滚乐还有空间存在么?商业有了,市场有了,不过政治这一关,几乎不可逾越。
本片采访了很多乐队以及圈内圈外人士,有回忆、有反思、也有展望。摇滚是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它的难处在于,一方面追求独立思考、不媚俗(这必然是小众),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音乐形式需要被广大观众接受和喜爱,而且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多元文化缤纷杂陈,说得再明白一点,关键还要看绝大多数年轻人爱好什么。
其实就是访谈录,很多熟悉的面孔。纪录片摄制剪辑真的不能再烂。除了魔岩三杰、崔健及现今一些音乐人,中国乐手大部分都过于草根,见解也只能说中规中矩。片子会很心疼地看到老炮时隔多年重登舞台,唱的不过还是过去的歌,很少在谁身上感到喷涌的创作力。确实有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关于摇滚乐在中国过早的贵族化,沉重与娱乐的平衡
.11?优酷 中午看了一遍,晚上回家又看了一遍。人与人之间对于音乐,乃至艺术的看法真是大相径庭,摇滚乐手也好,乐迷也好,都要在慢慢探索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摇滚”这个词语对我来说再也不是先锋和前卫的代表了,国摇是一种浓烈的怀旧,让我每次听到它们都联想起父辈年轻的时光,想起每个人都年轻过,愤怒过,挣扎过,虽然那个年代从来未曾属于我。
全片两个激动的一哆嗦的地方:一个是高旗出镜,一个是最后以崔健做结尾。国摇纪录片好像都很喜欢把痛仰当先进模范,高虎不唱歌可以当个励志大师。梁老师说挺好的,搞摇滚的不用贬低自己也不用把自己当精神贵族,摇滚乐是为中产阶级服务的。思想的深度不因头发的长短改变,梁老师太der了!
有点水,有点碎,摇滚乐手发言集锦,访谈没啥深度,偶有亮点,但是记录了很多乐队乐手16年前的演出现场和青春岁月,文献价值非常珍贵。中国摇滚苦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迎来一个夏天,然后又碰上疫情,真是让人惆怅。台上依旧是当年的乐队歌手,台下却不是昔日一起看演出pogo的那批人,他们在哪里?他们都老了吧?
片子一般,因为喜欢摇滚,所以就多说几句,中国摇滚圈的确起点太高,早期就那么几个人物,确实水平挺高,这就造成了早期挺自以为是,加之土壤环境并没有能力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和作品,so就凉了,二手玫瑰乐队很清醒的认识到这点,所以,他们结合了二人转看上去有点俗,但其实就像那首《仙儿》,细品很有感觉。
“二十年来前赴后继的青春”。 看到2006年时候那些新鲜年轻的面孔感觉好复杂啊。尤其是颜峻,那时候真年轻还是个小伙子的感觉,但是他的想法挺深,“用自我毁灭的方式寻找空间”;“中国的青年人需要爱”。零碎的访谈对我而言很难回答很多问题,但确实保存下来那时候的一些关于摇滚乐的状况。
摇滚界的新秀老生的访谈剪辑在一起,冗长杂乱,内容上也无甚新意,权当听歌。2006年,摇滚还被认为是精神鸦片的时代,大家还在畅想中国摇滚会不会越来越好,可现在摇滚确实像梁龙说的那样成了精神贵族,处在音乐圈鄙视链的上层,但也成了越来越小众化的东西。只能说中国没有摇滚乐的时代,因为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就无法挽回的衰落了。至少这部纪录片也记录了曾经中国摇滚乐相对繁荣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