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野夫人(1951)

UP:2024-04-10

武藏野夫人

评分:7.4 导演:沟口健二 编剧:大冈升平 / 依田义贤
主演:田中绢代 / 轰夕起子 / 森雅之 / 片山明彦 / 山村聪 / 进藤英太郎 / Kiyoko Hirai / Minako Nakamura / Mie Asô / 深见泰三 / 出云八重子 / Ken'o Kawasaki / Mitsuo Matsumoto / Satoshi Nishida / 大谷伶子 / Eizaburô Sakauchi / 千石规子 / Toyomi Shiozawa / San'emon Suzuki / Shirô Tsuchiya
类型:剧情 / 爱情
片长:88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Lady Musashino
上映:1951-09-14(日本)
IMDb:tt0043825

武藏野夫人简介

美如一朵纯洁之花的道子(田中绢代 饰)在18岁那年嫁给了大自己12岁的秋山忠雄(森雅之 饰)。秋山是某私立大学的法语教授,虽然拥有显赫的地位和身份,但是其人的性格却与外表有着鲜明的对比。只不过为了维护家族的荣誉,当然还有传统女性所固有的品质与道德观念,道子隐忍着一切,小心而又疲惫地粉饰着秋山家的荣光。二战结束,道子的堂弟宫地勉(片山明彦 饰)从战场上归来,残酷的战火犀利早已让一曾纯真阳光的男孩变得身心受创。道子依然爱慕着勉,而充满忌妒心的秋山则不愿让其在自家居住。道子接受嫂子的建议,延请勉担任女儿的家庭教师,在武藏野的小道上,他们总算有了短暂的可以谈心的时机……
  本片根据大冈升平的小说改编。

简评

注定不是典型的沟口,它更像是一部布努埃尔的宗教情节剧,无论在技法上的表现还是讲述上的直白都使它几乎走向了同年【阿游小姐】的反面,但它们并不相悖,一切都是声嘶力竭却振聋发聩的,只是本片格局更大一些,将战后价值观的冲击与重建直截了当地嵌入人物间的矛盾纠葛: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与细枝末节,但也都有着各自惯性般的身不由己。

新旧碰撞下的困境,还是自我牺牲式的传统女性,男性依旧是无能/懦弱/贪婪,故事本身不算差,一曲传统女性的悲歌,但是拍的相对一般了,叙事结构的松散与跳跃就很影响,加之整体又有些略简单浅白偏说教,以及引发自杀的点是不是有点放的太后了?

年轻气盛的勉想要的一直是“更多激情,清澈和透明得像溪流一样的东西”,也自然认为“爱情是自由的,自由的力量无比强大”,而从始至终身穿和服的道子则说“道德是唯一的力量”,她对勉的爱隐忍而纯粹,含蓄无言如武藏野的风景,但这并非外界对她的禁锢亦或是她对自己的束缚,只是承诺重于一切。因而道子也是整部电影唯一有坚定信念而没有堕入放荡虚无的人。那些漫步武藏野的片段多美,但这自然、富有野性、不可亵渎的武藏野,这涌动着晦暗情愫的武藏野,只能存在于理想当中。

无爱婚姻+压抑不伦恋,中产阶级的局限性束缚着男性和女性的斗争意识,如今看来依然讽刺。与战败前的影片相比,影片中有着大量吐槽日本右翼政府的台词,想来也是美据时期的监管所致吧。结合成片的历史年代,在沟口眼中逝去的不只是道子这一传统女性角色,也标志着日本传统社会的消亡。如今看来,岛国趋向对外扩张的民族性格也没有消亡,稀少的左翼毫无作为,一些偏右但不激进的人厌恶着黑船来航的故事,但没有被清算的极右依然是狗改不了吃屎。

特地买了碟来看?画面确实美啊,道子和勉在风光和美的武藏野漫步,爱意弥漫在空气之中。。。但沟口真没拍好,看完了感觉有点如鲠在喉,好多好多东西都没有表现出来,其实我还更喜欢富子,放荡但最起码自由(她真的蛮像原节子的)我真的很讨厌那种自我牺牲到令人发指的女性角色!可以说她是自己束缚了自己自己杀死了自己!她一直都在强调,自己会维护家族的荣光,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维护法呀!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最后她为自己的信念和不幸殉了道,可死了其实也未必能解决问题啊!田中绢代虽然适合演旧式妇女但我想凭借她的演技和决心,也是可以演绎好冲出桎梏的女性的!说到底还是沟口太古板,看得人总是那么的心塞,真的会很郁闷(╥﹏╥)

沟口诞辰122周年观影。海报上鲜明的服饰对比即揭示新旧社会秩序、道德观念之间的碰撞与交替。以象征家族代代传承的双亲逝世开篇,以背负沉重枷锁的道子殉道式自杀作结。战后都市百废待兴在虚假的浮华中走向既定的终结。“如果每个人都不开心,道德就会发生改变...”是为理想主义者的兔死狐烹。田中绢代在父亲葬礼与濒临死亡的两次独白是相当有力量的演出,展现了从闻者落泪到唏嘘不已的悲凉转变。森雅之渣男专业户演出已臻化境行云流水。沟口的镜头调度依旧令人叹服,充满流动与行走之美。但本篇故事在成濑手中呈现或许会精彩许多。

7/10。开篇镜头扫过竹林,背景城市炮声对比大自然中的豪宅显示武蔵家舒适的生活不受战争影响,爷爷自豪地继承血统甚至对挖防空洞时意外露出的祖骨表现兴奋。姐弟游园一段两人不正面凝视,交替出现站立和蹲着将视线投向对方的姿势,演员动作跟随内心动摇而变化,这种相互吸引又不接触到爱的诗意很动人。

这电影看的全程都不舒服。目前最不喜欢的沟口的一部。得归功于这个故事是如此的糟心。森雅之一如既往的饰演渣男。而田中绢代演的这个角色,其实我是不太喜欢。当遭遇爱情的背叛的时候,在爱情面前为什么就不能勇敢果决一点呢?冲破道德的束缚不好嘛?

战后日本废除通奸罪,更让人深思为何男女如此不公平。片头交代遗产问题,成了片尾转折自杀的原因之一。战争让人产生厌恶感,但影片对心理创伤表现不足。多角恋故事更像是成濑题材,沟口在此片中利用无形的传统道德压榨女性自由从而被迫自杀。丈夫愿意离婚并且,和堂弟之间的爱恋受道德约束,新旧时代交替时新旧观念无法过渡,种种原因选择自杀。

先说优点;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和场面调度已化臻境,随手一个长镜头便把人物间的交织情感表现出来,单一画面内还能巧妙借助框架把景深的作用发挥极致,前中后景的人物行动和心理都是直观且富有东方神韵的,在这么一部短小的片子中视听层面几乎全是精品。再说缺点;沟口健二的保守和对旧制度的守护在这部片子喷涌而出,体现在了每一句夸张的台词和“舞台剧”般的表演里,如果说视听语言是具有东方美感的那么剧作则直白的让人在看琼瑶,表达欲爆棚以致没有留白。最后的以死相逼和人物结局实在不像是两年后拍出自然而然的《雨月物语》的沟口健二?

注定不是典型的沟口,它更像是一部布努埃尔的宗教情节剧,无论在技法和讲述上它都几乎走向了同年【阿游小姐】的反面,但它们并不相悖,一切都是声嘶力竭却振聋发聩的,只是本片格局更大一些,将战后价值观的冲击与重建直截了当地嵌入人物间的矛盾纠葛: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与细枝末节,但也都有着各自惯性般的身不由己。

想到张爱玲用的蚊子血和饭粘子的比喻。那个年代中国和日本的女性地位区别并不很大。大野富子比作蚊子血,秋山道子比作饭粘子,女人非此即彼,在男权压制的年代,很难有其他选择。道子父亲的话对她来说就像是牢牢套住的枷锁,道子总在抉择的时候念起父亲的嘱托,这枷锁她太难挣开了,于是有了那一场她和她喜欢的宫地勉同处一室,同睡一张床上,都还不能享受鱼水之欢,她还得找道德的原因强行约束自己和那个小男人。现在看着这场戏真的觉得太憋屈了。武藏野夫人和雨月物语都是以田中绢代的呢喃软语结束,田中绢代演的这两个角色都被塑造成男权眼中的完美女人,宫木死了变成鬼了都还在说着要一直看着源十郎,而道子死前还在挂念着宫地勉,相信着未来会变好的。也许这也是沟口健二想让观众体会到的女人地位的卑微和极端的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