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幻境(1999)
大いなる幻影UP:2024-09-23

荒凉幻境简介
转自:
一對年輕男女,男的是成功的音樂製作人,對生活厭煩,常常覺得自己會消失在空氣中,女的在郵局工作,喜歡把包堸膠^家,又總是拖著皮箱行走,渴望離開。他們相愛,有時相擁,卻抗拒安全感和穩定的關係,如果他們的愛是永恆的,孤寂、荒蕪亦復如此。
黑泽清 Kiyoshi Kurosawa导演
武田真治 Shinji Takeda演员
唯野未步子 Miako Tadano演员
青山真治 Shinji Aoyama演员
诹访太朗 Tarô Suwa演员
安井豊 Yutaka Yasui演员
简评
没想到黑泽清弱化故事性、削减表达欲,在专注于利用视听传递感受情绪上做得蛮好的。影片给人的荒凉寂寥感在镜头内视觉元素的“稀薄”不用说,环境音和音效的剪辑很见巧思,对环境音有选择的“稀释”,对音效表现主义式放大或消音,都完美营造了人物与世界隔离的孤寂氛围。(当然不排除其实是没钱做环境音= =)
金草莓主竞:黑泽清的晦涩与孤独,即便离开奇幻或恐怖片的元素,依旧会随着缓慢寂静的节奏,将压抑生活的绝望感渗入骨髓。乐趣、情感、幸福......世人苦苦追寻的从自己生命中消失想起瑞士艺术家在暗室里放置的植物,除了水滴的声响,什么都不给。给予与索求,如同我们与这个荒谬的世界。
不知不觉都看了黑泽清第七部电影了。用电脑看这部片的时候,日本妹子问我这么喜欢黑泽清吗?我回答:不喜欢,不喜欢。但是他运镜超级棒,想学习。这一部看似侯孝贤和是枝早期固定镜头加自然光效的感觉,实则超越了二者。整部片子的台词精简到可以用手指头来数,人物间也很少有过激的动作和互动。女主角和陌生人之间的站位甚至都不处于同一平面上。几处错位的调度和转场特别喜欢,最后桥上的那场戏尤为钟爱。但是,我依旧不喜欢黑泽清,很奇怪的逻辑。
九十年代最美的电影之一。前五分钟,每个镜头都大胆得吓人。太喜欢黑泽清的塑料美学,邮政窗口像是阴道,拆包裹的恐怖让人想到Jean and Christo的Parcel系列。《回路》中的电视呼应Videodrome,屏幕不过是一种塑料包膜,随时有真家伙会冲出来。当塑料皮肉都蜕尽,剩下一具骸骨,也是不能承受的荒凉。
世纪末的电影,世纪末的荒凉与孤独。或许全片可以由末尾处那场男女主角在海边的戏所归纳——长镜头、凝视、奔跑、声音(飞机的轰鸣声、鸟叫声、海浪声、风声)、突然伴随海浪从海里浮现的人体尸骨、对当下的茫然、对未来的担忧、孤独感...
反情节、跳剪,沉闷,一头雾水。两人都在服药,是否都患上抑郁症/躁郁症?主线情节就是两人的分分合合、抑郁,加上幻觉。喜欢的点:发呆时会变透明,成为空镜中的物件;下雪时公厕中突然出现医生;幻觉中吵闹的仪仗队(想到红辣椒);跳楼的女人;最后抢劫的消失又出现,画外仪仗队的声音
黑澤清是我最愛的導演,但原諒我實在暫時無法看懂本部以及此前的兩部作品,我也不想通過看別人的影評來了解他在電影裡表達了什麼,我只希望通過自己的眼與心看懂。黑澤清在本片裡的做法用意斐然,劇情發展是恣意妄為自由隨意的,隨處可見的象徵性事物,因此遠離日常,觀眾遂進入非物理性世界,跟主角一起面對隨時會發生在身邊的不合邏輯的事情、有某種隱喻的事情、不切實際的事情——男主角有時會憑空消失然後重新顯現,漫天花粉的公園廁所裡偶遇一位醫生,女主角在陰暗的檔案室裡遇到一位幽靈般的女子口裡重複著一句話:從2000年壞到現在就沒人做點什麼嗎,在天台拋灑全黑的紙張然後跳樓,一位被男人追趕躲進家裡的中國女子,兩人在小區廣場玩踢氣球,養了一隻大狗後兩隻小狗被人買走,那支多次出現的樂鼓隊,海灘上漂著的穿衣骷髏,逐個分析去吧。
女人在海边无意间觅见褴褛尸骨,于是她从近似梦境的现实中幡然顿悟生命终将面临的归宿。本片和黑泽清同年的《超凡神树》的创作理念相差无几,都在模糊虚实界限的失常秩序中表达多端的释义,但关于“末日情结对人类情感的颠覆”始终贯穿他的整个创作历程,凝结成其电影的独特魅力。★★★
突如其来的自杀场面以及潜在的暴力总是出现在电影之中,在黑泽清的影片之中,往往如同新浪潮,是无因的,也是非政治的;正如同影片的结尾,黑衣蒙面的帮派成员闯入女主人公的工作场所——作为60年代的穿越者。在《荒凉幻境》中,黑泽清同样尝试创造一种超现实的空间感,不同于同年侧重叙事的《自视性幻觉》,在《荒》的末世感之中,作为对空间=情感的支撑,“无用的”叙事退场,仅仅剩下零度的科幻设定。在这个空间之中,灰尘过敏的人物疏离于世,因为孤独而闪烁,而他们的闪烁同样暗示了在这个机器媒介号叫作响的空间之中,人即将消失。Moreover,我们可以在《荒凉幻境》以及黑泽清其他的影片之中发现一种“不存在的机器”,如同酒吧之中的嗡嗡声,以及机场一幕中,摄影机的向左平移令人物有如突然开启的传送带。
这部电影最强的地方在于从开场就开始不停地构建一个又一个超现实场景,超现实主义般的酒吧(除了主要人物其他人全是背景板,甚至很多人都不怎么动,就好像着色过后的安东尼奥尼电影)、人坐在床上会若隐若现的卧室(这种恐怖片情节以及廉价布景完全吻合黑泽清电影的气质)、女孩突然跳楼的阳台(而且这一幕被全景展现后,紧接着女主迅速跑回房间回到床上,高反差更加说明女主被吓到了,心情复杂到难以说得清楚)......通过构建超现实、捕捉神秘来保持神秘,塞进日常生活的角落里(反过来也可以说它们完全是源头),劣质DVD画质更是加强了超现实感,因为你看不清楚也说不清楚。我认为可以把这样的构建方式称为“黑泽清touch”。对于观者而言,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并不重要,你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因为那是属于你的恐怖,而恐怖存在于日常。
刚开始有点懵圈,还有点想睡,越看越感同身受,孤独和压抑并不是一个人的专享,深处大城市的我们,虽然有伴侣,亲人,朋友,但大部分人依旧精神和内心都是空洞,孤寂的。所以能在有生之年找到一个知己或者能让自己充盈的爱好真的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世纪末的焦虑,孤独。【金草莓主竞:黑泽清的晦涩与孤独,即便离开奇幻或恐怖片的元素,依旧会随着缓慢寂静的节奏,将压抑生活的绝望感渗入骨髓。乐趣、情感、幸福......世人苦苦追寻的从自己生命中消失想起瑞士艺术家在暗室里放置的植物,除了水滴的声响,什么都不给。给予与索求,如同我们与这个荒谬的世界。】【黑泽清风格的视听语言(抛弃故事性的)外在化内在的孤独,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他日后的作品里的元素和概念 / 交流中的越轴是两人交流的阻塞 / 没有很喜欢黑泽清的应该看不下去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