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记(1991)

太平記UP:2024-09-26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太平记

评分:9.1 导演:佐藤干夫 编剧:吉川英治 / 池端俊策 / 仲倉重郎
主演:真田广之 / 泽口靖子 / 赤井英和 / 天久美智子 / 大地康雄 / 段田安则 / 绪方义博 / 柄本明 / 榎木孝明 / 藤真利子 / 藤木悠 / 藤村志保 / 后藤久美子 / 萩原健一 / 原田美枝子 / 原田泰造 / 高岛政伸 / 武田铁矢 / 片冈孝夫 / 宫泽理惠 / 筒井道隆 / 阵内孝则 / 本木雅弘 / 片冈鹤太郎 / 绪形拳
类型:剧情 / 历史
片长:45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Taiheiki
上映:1991-01-06
IMDb:tt1161692

太平记简介

NHK大河ドラマ第29作
  原 作 吉川英治『私本太平記』

简评

-9 三个月断断续续看完。かたじけぬござりまする。不由的和中国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做比较。毕竟是20世纪改写的小说《私本太平记》作为剧本,很多表现和视点已经有现代作品的浪漫气息了,但全剧整体颇有古风,历史剧情和艺术表现都是一流。最大的直观印象就是画面中「暗」的使用,大量室内戏份,尤其是夜间场景,都是大面积漆黑,只有烛光映出席地而坐的角色们的上半身和半个房间,这种手法的最早的代表作品应该是《教父》了,营造出镰仓南北朝时代的危机四伏之感。相比之下三国演义、以及大部分古装电视剧基本都是室内明亮通透一目了然的风格。剧情上,三国的主题其实是军事,太平记则是一部政治剧,各个角色的利益出发点和动机都刻画得相当敏感而微妙,由此,矛盾的产生和化解也变得自然而有看点,角色也变得生动。值得多看几遍。

《麒麟来了》编剧。可能当时电视台也没有想到,这部以柏林墙倒塌、两德统一场景作为开头的大河剧竟凭借日本南北朝的故事精准预测当时的未来国际形势。镰仓幕府是倒了,但是天下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公武双线从镰仓幕府内外的暗潮汹涌到建武新政下的各自盘算到观应扰乱的不死不休,平民苟活贯穿前两部分。问题是观应扰乱部分,人物分分合合,观众很难理解他们到底在争什么,剧情简化成命运诅咒般的父子两代兄弟对立,虽然为了符合历史还得拍下去,但只能快进和演员演技把故事演完。对比北条时行“擅长逃跑的殿下”,剧把尊氏拍成了“擅长投机的将军”,倒没有多美化。柄本明、片冈鹤太郎、近藤正臣、弗兰克·堺演技真可怕。对南北朝廷的刻画以后应该也很难再拍了吧。末世的悲凉、理想的虚无与泯灭太加分了,掩盖了观应扰乱剧情的凌乱,虽然可能尊重历史。

超高级男人与?,运镜构图和象征还有选角都太牛了…从另一种意义上也很激发同人女式想象?/我尊氏如果自害,那七个老婆中不知有几个相陪?右马介是一定陪的,后醍醐是一定恕不奉陪的。其余五个,多半要掷掷骰子,再定死活了。新田义贞与日野俊基对我很有真心,多半也自愿陪死。直义待我挺好,高师直他难说。佐佐木道誉投骰子时定要作弊,叫我这死人做羊牯。

第一部完整看完的大河剧,经典中的经典。《太平记》的主题大约是愿不成,所有人都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全剧都是灰蒙蒙的,一般军政题材的历史剧,最后都要有所交代,或成或败,总要有个明确的结局。而《太平记》是混沌的,各种目标不明莫名其妙的战斗反复进行,最后什么也得不到,让人怀疑人生,怀疑这一切努力到底有什么意义,观看这种剧情本身就是一种痛苦的体验。本剧的人物塑造特别出彩,名场面迭出,东胜寺一节看下来就感觉非常悲伤,特别希望北条高时的幸福生活持续下去。音乐也特别好。所欠缺的,剧情安排头重脚轻,观应扰乱拍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历史长河中真正的天龙八部,足利尊氏和剧中人物渴求的「美丽之物,美好世道」最后都如开头山洞中的的佛像一般腐朽凋谢。与其说这是一出如佛偈般的预言悲剧,不如说这就是现实。在这坏与更坏的庚子年,一口气看完了这部历史照进现实的太平记。真田广之演得太棒,斯文而坚毅的眼神,困惑而不可得的气质,深深刻画了足利尊氏。配角也万分精彩:大放异彩的佐佐木道誉,神佛般的后醍醐天皇,并不七生报国的楠木正成…还有那些如露水般消逝却大放光明的角色们,让这部大河剧充满血肉,如佛偈佛经般在这乱世给我们启示。btw,唯一败笔是后半段节奏实在太快,49集的长度根本无法概括这波澜壮阔的南北朝啊!

一开始如同爽文般展开,少年足利尊氏意气风发,渴求改变这陈旧迂腐的世道,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可到了真正推翻北条后,整个故事便开始急转直下,曾经一同战斗的人,或腐化或战死或背叛,直到最后杀死自己的亲弟弟,乃至和自己的儿子兵刃相向,足利尊氏眼前只有无尽的空虚和悲戚,自己穷极一生所追求的美丽之物不过是“神龛里的朽木”。再回到故事中,除了无节操的佐佐木道誉,几乎每个角色都未能“得偿所愿”,渴望掌控命运的人最终不过是历史大潮中的一股细流,这种古典悲剧般的宿命感是如此令人着迷。

11多聞丸,頼む,22`23`25`27`31`32`40`42`47`48集精彩,又马介很像武松,足利高氏就是鲍勃肯尼迪,师直就是司马懿。,,45佐佐木说的对,都是导致高氏失败,48应该是高氏手段造成师直的死

从头到尾都是高潮,最精彩的一部大河剧(NHK这二十多年都在拍什么瘠薄啊啧啧)。角色虽纷繁庞杂但刻画得几乎全部魅力四射让人印象深刻(除了登子塑造十分败笔,颜值以外相关情节和演技都拉垮到让人最后竟能把这张脸看烦),叙事台词也安排得恰如其分,即使第一次接触南北朝历史也能很容易进入剧情,挺适合做这段历史的入门的。要是观应之乱能别这么仓促收场就更完美了。太平太平,直到最后战火仍未平息,镜花水月终归于朽木。最惋惜的几个人:赤桥守时,楠木正成,北畠显家,护良亲王,足利直义,藤夜叉母子。日剧古装不可逾越的高峰了……主要这段历史也太有看头了可惜不拍啊(Dream一个天皇赶紧狗带,寄一个天皇拍一次冷门但好看的题材,立本人真的狗!

終於追完49集...男主角被北條欺負->與北條通婚->率領足利一族(源氏後裔)消滅北條->北條殘黨反撲->與天皇派開打->另立新君搞出南北朝->男主角與弟弟打->男主角與庶子打...打到49集收工...

不愧是大河剧巅峰时期,足利尊氏虽然是主角到反倒觉得太过理想化了,不过历史上他的确是个非常优柔寡断的人,电视剧为他的种种行为给出了一个寻求太平之世的理由,虽然和历史不一定相符但反而为全剧增添了悲凉的色彩。配角们则是一个比一个精彩,北田显家,新田义贞,后醍醐帝,赤桥守时都是极具特色。楠木正成变成了七生种地也算别有风味吧。最后,我起初是因为泽口靖子才看的本剧,感觉登子的戏份太少了啊,残念。

90年的大河剧没有现在大河剧故意的搞笑,谈严肃的事情就气氛严肃,不会突然bgm一变要搞事,演员的神情动作饰演的那种悲情渲染不是现在的大河剧能复制的、更别说超越了。只有画面进步的时代根本无法演绎出太平记这种神韵这一场戏,北条一族自尽后,一色右马介有很传神的刻画,他和北条家有灭门之仇,可北条自尽之后他高兴不起来。镰仓炎上之后只他的生命只剩下尊氏一人了,最后也为弥合尊氏与直冬而死,作为家臣,作为长兄,都已尽力而为,太平盛世终究没有降临,大家却也不枉了在这世上活过。

几个感想:——统治阶级分裂成公家和武家,而这两大集团又各自陷入到分裂中,正是这种大背景使得当时的日本陷入到了无休止的混战中,在应仁之乱后走向了彻底的大混战,这不是尊氏等个人意志所能控制的,讽刺的是,恰是后醍醐、尊氏这些英雄人物在祈求太平的愿望下把时局推向了更大的混乱;,毫无政治节操的人物,但是按照剧情的设定,他其实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后醍醐天皇一样,他们以极端现实主义的手段追求理想,最终失败,尊氏和道誉的友谊大概也在此,道誉是一个喧嚣的无节操者,而尊氏则是一个沉默的无节操者;=好,但是美难以驻留,尊氏不断地反叛就在于他不断地追求美,成住坏空,无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