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2018)

Blue Note Records: Beyond the NotesUP:2025-07-09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

评分:7.6 导演:索菲·胡贝尔 编剧:索菲·胡贝尔
主演:诺拉·琼斯 / 赫比·汉考克 / Robert Glasper / 韦恩·肖特 / 唐·渥斯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片长:87分钟地区:瑞士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8-04(美国)
IMDb:tt6106822

蓝色音符爵士厂牌:不止音符简介

本片探索了“蓝色音调”这一著名爵士唱片公司的独到理念。阿尔弗雷德·莱昂和弗朗西斯·沃尔夫是来自德国的犹太难民,这两位爵士乐迷于1939年在纽约创办“蓝色音调”爵士厂牌,给予音乐家充分的自由,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影片中,爵士的过去和现在大不相同。如今,录音方式更为新颖,提供了一个创造性改革爵士乐的机会,爵士传奇大师赫比·汉考克和韦恩·肖特联合当代杰出的“蓝色音调”音乐人,一起录制全明星专辑。电影利用一些珍贵历史影像、现今的录音资料以及“蓝色音调”音乐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对话,让观众能够看到幕后制作工作,展现出充满激情的追求精神,这在当今的政治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简评

看了一天非英语片,各种鸟语听完,再拥抱有声有色并且讲话我都听得懂的这部,简直快要感动到哭。影片本身太中规中矩,虽然清晰梳理了blue note的各种传奇——但如此按部就班滴拍,真就是传达该厂牌的最佳处理法么?坂道上的阿波罗里的关键曲moaning,要听art blakey才行啊。

不太了解jazz但片中列举的经典我居然还听过好几首。公司被收购创始人离开之后整个路子其实就跑偏了,虽然编剧把hip-pop jazz说得跟花一样,虽然这两种音乐的确在出发点上有很多相似,但我个人实在无法接受。整个片子从电影角度来看也十分平庸,没个重点,就是把几个重要人物罗列了一下

在欢乐与悲伤之间的爵士乐,喜欢演奏时即兴碰撞的感觉,听jazz果然还是要看现场~爵士乐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但它绝不仅仅关乎个人,从奴隶在刚果广场的哼唱开始,爵士乐用不同的形式来阐述抗争与自由。认识了很多传奇音乐家!喜欢album封面的设计,音乐影像和乐手故事构成完整的blue note风格。jazz和hippop的融合非常奇妙。

不熟知音乐史,所以难以想到嘻哈与爵士之间的意外姻缘,是看完整部片子最宝贵的收获。对时政议题的大胆折射、对每一个音乐人的尊重还有专业的态度,都造假了最终的蓝色音调。(最唏嘘是片中谈到两位元老的行事作风,不像如Capital、EMI这样的业内大牌;但若干年后,BNR仍然靠Capital重新起死回生。)

标题Beyond the note似乎恰如其分,除了原创音乐,Blue Note还创造了独特的视觉艺术,包括Wolf无数录音室现场捕捉的摄影和唱片套封设计。所以当你在影院或者在家里100寸投影播放的时候,结合音乐,这些一帧帧巨幅高清的画面是相当令人震撼的。这里有三位活着的传奇的口述回顾,有许多珍贵的历史采访录音和影像,以及经典曲目的演奏重现。唯一的问题是时间太短了,因为值得呈现的实在太多了。

#siff21# 进阶版的爵士科普,从Blue Note起源到介绍爵士的各路分支,从Hard Bop到Bebop,从Motown到Funky,更是用实际对比hiphop和jazz的音轨讲述嘻哈的起源。听到Moanin意外的惊喜,回想起美国偶像第十季当时Haley和Casey那首让我魂牵梦萦的版本。结尾Norah Jones更是惊喜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