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不死(2007)

Punk's Not DeadUP:2024-09-06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朋克不死

评分:8.3 导演:Susan Dynner 编剧:
主演:Glen Matlock / 比利·乔·阿姆斯特朗 / 杰拉德·威 / Craig Aaronson / Colin Abrahall
类型:纪录片 / 音乐
片长:93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07-09-01
IMDb:tt0350002

朋克不死简介

一部以PUNK摇滚乐为题材的纪录片《Punk's Not Dead》(朋克不死)7月21日在美国芝加哥首映,这部纪录片将在今年夏天美国的大部分城市上映。
  这部纪录片以近三十年来PUNK摇滚乐发展为背景,真实再现PUNK摇滚乐队演出的场景。影片带你走入地下俱乐部,另类聚会和唱片店,其中有采访﹑有现场,更有很多具有争议性的画面,真实抛析“PUNK精神”的本质,以赞扬的姿态表现了PUNK音乐的历史意义。PUNK是一种摇滚乐形式?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社会现象?相信在这部纪录片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纪录片中,Green Day, My Chemical Romance, Good Charlotte ,Bad Religion,Ramones, Henry Rollins, Billy Idol, NOFX, Social Distortion, Stiff Little Fingers 和Sum 41等著名PUNK摇滚乐队都将出现在荧屏上。该片不仅有乐队演出的现场,花絮,还有对PUNK艺人的采访,相信喜欢PUNK摇滚的乐迷会会在这个夏天为他们喜欢的PUNK摇滚激情澎湃。
  在美国第一轮的放映将在7月底结束,除芝加哥外,这部纪录片还将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波士顿,新奥尔良,波特兰等城市上映。相信这样一部纪录片不需要太多的宣传就已经足够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在票房方面也决不会输给任何一部垃圾商业大片,这就是摇滚乐的魅力。

简评

朋克如何改变世界?25年才知道答案,没有改变世界。不知道,改变了我的世界,还有很多人的世界,但没改变“这个”世界,世界还是很恶心。贪婪政客、空气污染、食物里的化学品、战争,地球停滞了。不管是地下还是地上,只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写出自己的态度,我就觉得很朋克!

朋克文化应该一直都不会死,只不过代价就是已经商业的不行了,各个国家都一样,相反想到了上回看的前卫摇滚历史,就基本上就是断崖式的跌落,那些乐手大多是学院派,内心其实挺不谙世事的,专注于对自己音乐创作的冲破和迭代,甚至到了大众不能理解和认可的地步……只能说不同流派都有各自的高光和窘迫,音乐的发展动机也慢慢从单纯变得复杂

-DUxhJY0/?bid=03&pid=02&resourceId=0_03_05_02 往好说,朋克之于音乐,犹如哲学之于人文,纯粹的态度是最根本的也几乎是全部,但态度是有针对性的,于是总在变,而小年轻们的荷尔蒙能说得清什么?除了一望无际的外延,朋克总体缺乏内涵,不论音乐上还是哲学上

主要以访谈拼凑出的一部纪录片,完成质量比较一般,使用的素材硬货不多,因为这种punk本身重精神不重形式,所以四平八稳换句话说比较平庸的方法将受访者心中的punk做一锅杂烩未必有助于观众了解punk之为何物,所以归结起来也就是科普的性质,缺乏感情爆点,以至于大而空的片名更像一个口号而徒有虚名

的确都是访谈,从众多访谈当中还是可以看清导演的创作思路,朋克面对着不被人理解接受的问题,并且在讽刺政治、金钱的同时也在被商业收编,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是个问题,或许自己认为很小众,但又在收音机里被播放,是大众还是小众?是独立还是为人接受?文化学者应该已有研究。

以朋克文化在社会认同中的变化为线索,着重介绍了old school 老派朋克地下朋克的精神面貌。对了解朋克文化有一定科普的意义。现在中国的朋克实在没什么能听的,以反光镜隔壁团为代表发展出商业朋克和矫情朋克,还不如地下婴儿和花儿乐队的校园朋克。剪的还不错,接近群体本质,并非用旁观视角介绍,而是接触到他们的生活。

朋克不死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