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
UP:2025-03-22
评分:7.6
导演:张其 / 李亚林
编剧:张弦
主演:沈丹萍 / 贺小书 / 杨海莲 / 张世会 / 李国华 / 张潮 / 夏峰 / 金迪 / 王蔷 / 古发堂 / 杨秋复 / 李旭东 / 周成五 / 许瑞萍 / 滕芳 / 朱英 / 秦萍 / 郭绮 / 周永萍
类型:剧情
片长:91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A LOVE-FORSAKEN CORNER
上映:1981(中国大陆)
IMDb:tt0342095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简介
农民沈山旺(李国华 饰)有两个女儿,存妮(杨海莲 饰)和荒妹(沈丹萍 饰)。她们生活在物质和精神极其贫困的年代。在那个封建意识和极左猖獗的角落,爱情是绝不允许的。当存妮和同村的小豹子(张潮 饰)野地约会被“捉奸”,存妮含看无限羞愤跳塘自杀。憨厚质朴的小豹子则被控为“强奸致死人命罪”锒铛入狱。这给妹妹荒妹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创伤。和她青梅竹马的小伙子许荣树(张世会 饰)复员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依然贫穷落后,就努力想办法改变故乡的贫穷面貌。荒妹十分仰慕荣树,但一想到姐姐的悲惨命运,阴影又袭上她的心头。这时侯,她又看到本村青年英娣(杨秋复 饰)和二槐(夏峰 饰)自由恋爱,而英娣娘(金迪 饰)却不答应,让她同一个素不相识的男人结了婚,生活的非常不幸。目睹此情此景,荒妹的内心更加矛盾了,她该怎么办呢......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张弦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贺小书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提名)
获得奖项
- 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
获奖:最佳编剧 / 最佳女配角
提名:最佳美术 / 最佳服装造型
张其 Qi Zhang导演
李亚林 Yalin Li导演
沈丹萍 Danping Shen饰 沈荒妹
贺小书 Xiaoshu He饰 菱花
杨海莲 Hailian Yang饰 沈存妮
张世会 Shihui Zhang饰 许荣树
简评
撇开关于反思、批判过去的进步,我更喜欢的是电影的另一主题——爱情。小豹子和存妮的爱情是浓烈而炽热的,而在冰冷的时代了留下了悲惨的结局;英娣和二槐的爱情是隐忍的,最终迫于现实而夭折;荒妹和荣树的爱情是细绵绵的、朦胧的,而又曲折,虽然最后的美好结局难免有贬昔颂今的嫌疑,但总算也是有了明媚的亮色。蒙太奇手法用的很多,也更加凸显了时代的变化和价值观的改变,从最初的存妮、荒妹父母的自恋爱到说亲,而后又回到原点,往复诡谲的循环何不给人以思考/荒妹娘醒悟的那段镜头真的瞬间触动,最苦的何尝不是做母亲的呢?恨只恨时代压迫人罢了。
多次穿插了回忆镜头,而且回忆镜头中将一件事拆分成多个段落讲述,和现代时空的叙事过程相吻合。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这名字起的真好,贫穷、政治转化成爱情悲剧的叙述中,关心每个人真正的诉求。存妮和小豹子,荒妹和许荣树,两个时代年轻人不同的爱情经历讲述当代中国发展下的阵痛,存妮似露非露的白花花的乳房和干柴烈火的欲望化作旧式伦理之殇。即使有极大的探索,但政治话语依旧成为叙事的原动力,结尾,若不是荒妹父亲的平反,恐怕荒妹也不会跑回去找许荣树,父权的重建建立了叙事的合理性,有趣的是,许荣树的二叔长斌书记化为旧思想的代表和悲剧的操纵者,最后荒妹父亲解放的时候提了一句,长斌正在被谈话呢。去天堂镇照相馆照相既表示婚姻事实的成立真是对旧式婚姻观念和包办婚姻的极大讽刺。
回想起来,当年引起巨大轰动的原因不只是爱情主题,第一个有限裸露镜头,还有满大街传唱的那首并不很好听的主题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让人共鸣的东西:在很多情节设定和台词对话的细节里,极大胆地表现了前30年的全面倒退,民生倒退(更贫困),精神倒退(更狭隘),文化倒退(更贫乏)。能说出这种实话,编导可以说是勇敢的。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时代遗留的疑难杂症,闪回串联土改,人民公社,自然灾害,文革时期,对比文革前后,铲平农村生产生活,冻结人性真情。禁止私营,买卖婚姻,思想封闭,保守糟粕。十年伤害最大和最难修复的是人的信任和天然的情感能力。重复的物象,色彩鲜艳的毛衣既是大胆爱情的象征,又是世代封建观念的外化,矛盾的主体始终是拥有它的变化中的两代女性。
何为落后?不正是人们本该正常追求的事物,却要在封建惯例的阻挠下遭受碾轧么。荒妹妈年轻时也曾反抗过买卖婚姻向往自由恋爱,可到女儿身上作为母亲却因为贫穷而无情剥夺了她的正当权利,还冠上“为你好”的言辞,并要求女儿要“为家里着想”,将“牺牲”合理化,这样的道德绑架,真让人痛心!
小时候看过,不太清晰的印象中这是部悲剧电影,只依稀记得那件红毛衣,还有那首听起来就觉得悲惨的影片主题曲《角落之歌》,看来这也是童年的心灵阴影之一。今天再看,其实本片揭露的是人民公社、文革等政治运动对农村经济和生活的破坏、对人性的摧残:天天搞运动,老百姓穷得叮当响,民不聊生;人性自然的爱情等美好情感,也被政治运动异化成了不要脸的恶心事物,这才酿成了影片中存妮和小豹子的悲剧。因为贫穷,多少情投意合的心上人都被拆散,多少家庭冲着男方的彩礼而把女儿“卖”出去。更讽刺的是,荒妹的母亲年轻时为了爱情追随荒妹父亲来到穷山沟里,20年后为了还清家庭欠债而打算把荒妹“卖出去”,变成了当年自己最讨厌的人。所幸影片的结局是光明的,没有让悲剧重演。饰演豹子的演员居然是后来总演警察的张潮,当年确实年轻。。
无意中看了这部1981年的影片,即使它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拍的宣传片,但导演还是为大家讲了一个好故事,在人物的角色表现上也很到位。最让人吃惊的是,影片对大跃进、公社化进行了深刻的批评,这就是在今天,广电恐怕也不会剪下留情吧。.:那个时候的沈丹萍真好看。
《庐山恋》之后涌现的一批有关爱情的片子里,始终认为以这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为最佳。九十分钟里关于男女关系有四条线,互相穿插其中,可都因为时代与贫穷烙下阴影,只有最年轻的一段是光明的。有些东西很大胆,不论是男女之间追逐打闹变为欲望,可惜依旧被陈腐观念将“爱情”变为奸情,或者是对于“政策”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不理解,对于错误的反对,可以说是写政治了。考虑时代,真的可以给四星。只是在最后,落到实际,一定要用一种更大更“正确”的东西来解决戏剧冲突,达到一个光明的尾巴,“让心酸的往事永远的过去吧。”沈丹萍眉眼英气带俏丽。
多少年了,有些事情还是跟电影里一样没有改变,甚至倒退了。电影结尾如果能在荒妹相亲照相中结束,可能更有力度,据看过小说的人说,结局并没有明确说明荒妹爸爸平反和她退亲的事情,只是提出一个隐晦的假设(三亩塘的水面上,吹来一阵轻柔的暖气。这正是大地回春的第一丝信息吧!它无声地抚慰着塘边的枯草,悄悄地拭干了急急走来的姑娘的泪。它终于真的来了吗,来到这被爱情遗忘了的角落?),但电影把这个写实了,还是给了年轻人希望,因为80年代是个希望的年代。
【峨眉电影制片厂】送毛衣→照相→嫁人,女孩子们的命运就这样被注定了。不需要把悲惨直接写出来,当毛衣再次出现的时候观众自然会感到心惊。镜头语言也很棒,大街上鸡飞蛋打的混乱、母女一前一后走路时女儿重蹈母亲的脚印、几次特写“天堂镇”三个字等等,都很有意思。为了呼应三中全会这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结局必须是光明的,油菜花田也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亮色,但终究觉得牵强。婚恋的自由(主要是女性的自由)又岂是一个会议几个政策就能促成的。沈丹萍这里比《百合花》里好看很多,清水出芙蓉,感觉出道时候的高圆圆好像她啊
勉强及格。借农村青年的爱情故事,宣扬改革开放的致富主张。这个角落(穷山沟)为什么被爱情遗忘?大姐青春躁动与强壮青年干柴烈火,却在文革大环境下以流氓论处;表姐被富裕邻村买走婚姻不幸;母亲追求自由恋爱却眼看丈夫的果树被砍转而走向自己年轻时的反面;二姐在成长中目睹这一切变得拒绝与男性接触。有趣的是,二姐退缩的状态也代表在各种运动中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国人(母亲的代词也直接申明了这点)。三条时间线错落有致,有对比有承接,可惜今日和四年前的交错个别时候略显混乱。在80年代初程式化的电影样貌里,本片还是有创新的,多次表现市集被横扫时混乱状态之类的手持摄影,大姐和情人那段有个在当年具突破性的镜头,年轻人因穷而无法把握婚恋的细节状态在今日来看也不落伍。沈丹萍很漂亮,热情与畏惧来回切换的多变状态也表现的很好
“别哭了,姐把毛衣借你穿”“那,穿三天”!朴实的对白却透着无奈与凄楚!影片强烈批判了建国后的整风运动,土地改革以及四人帮运动,那时中国历史上老百姓们最悲哀的时代!女主一家就是左权和封建思想的缩影!结尾是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了,美好的爱情已经不远了”?毕克的嗓音旁白令观众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