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迷局(2015)

The Adderall DiariesUP:2025-06-17

记忆迷局

评分:5.3 导演:帕梅拉·罗曼诺夫斯基 编剧:帕梅拉·罗曼诺夫斯基 / 史蒂芬·艾略特
主演:安珀·赫德 / 詹姆斯·弗兰科 / 艾德·哈里斯 / 克里斯蒂安·史莱特 / 维尔摩·瓦尔德拉玛 / 辛西娅·尼克松 / 吉姆·帕拉克 / 丹尼尔·弗莱厄蒂 / 提莫西·查拉梅 / 卡斯帕·安德瑞斯 / 杰茜卡·莱恰 / 罗谢尔·博斯特伦 / 小吉米·加里
类型:剧情 / 惊悚 / 犯罪
片长:87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阿得拉日记 / True Deception
上映:2015-04-16(翠贝卡电影节)
IMDb:tt1735907

记忆迷局简介

《阿德拉尔日记》根据斯蒂芬·埃利奥特的回忆录改编,弗兰科在片中扮演这位作家,他记录下了一起谋杀案的审判过程,这就是发生在2007年的著名程序员、Linux操作系统下ReiserFS文件系统开发者Hans Reiser的杀妻案。审查过程中,Reiser的好友,也是他妻子的前情人Sean Sturgeon承认自己曾经杀害过8个人,但这当中并不包括Reiser的妻子。这起错综复杂的杀妻案令人想起了影片《肖申克的救赎》。

简评

詹姆斯弗兰科笑起来特别做作,艾梅伯希尔德漂亮。片子探讨的主题,虽然现实中存在,但给人的感觉则有点扯淡,其价值取向好像在说肉体和心灵创伤是创艺和艺术创造的原因,或者说受虐不一定成为作家,但作家都会受虐、嗑药和烂性。“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全都成为破碎的脸”——掐死你的温柔

为什么我们总是很快的质疑,别人的记忆不可靠却不怀疑自己?我知道我不该剪辑我的记忆,我相信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与父亲谁是受害者,谁又是坏人的问题,争论太久。或者我是试图在别人的故事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或许一切分崩离析是最好的结果。ps:故事线太久了,人物本可以有更强张力

真正的成长是以理性沟通和了解,了解之后要不要和解是个人的选择;以和解为目的沟通跟宗教迷信的性质是一样的。说啊,聊啊,解释啊,哭啊,然后你好我好他也好的和解无益于个体以及社会的成熟。所以美国人啊,整天看心理医生,各种干预,各种恳谈,只能是越聊越幼稚,越needy,越whiny.

记忆一直欺负我们的大脑,自打意识觉醒以后就容易记得自己需要的意识,不断地放大痛感,减小情绪带来的不愉悦,我们都是天然的受害者,施暴者的细节历历在目,棍棒手铐,还有带血的刀片,但录像带上的幸福画面,都要被刻意的忽略,售卖这些记忆就是一门生意。旁人更喜欢看谁比自己过得惨,可惜又没有客观的陈述事实,就使当事人生气,事情不是大脑所记忆中的样子。原来每一次被虐都是有原因的,自己恶意的挑衅,激发了父亲可以理解的善意的出手,父子关系没有什么对与错,只有相对不理解,对的事情即使自己不去做,但也要知道什么事儿不应该。爱情像个摆脱家庭关系的替代品一样横空出世,是为了转嫁剩余感情,还好女主机智看穿。长大了就应该想这个世界妥协,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摆脱自我中心,这是青少年心理课题,这么大的人还想不开,你傻没人能包容。

?看了简介我又感觉我看的版本不完全?男女主颜艺很好了。大概是个嗑high了更改记忆的故事?男主有点悲惨啊一直在卖惨生活。他老爸这么暴力对男主长大影响很大还想要获得原谅?!都渣!(Rogger是改头换面了。)sm画面这么多,加不加都没什么关系嘛(但是是福利,好的吧)

明暗线结构,明线是傅兰兰的情感变化,暗线是汉斯杀妻案,暗线作为主角弧光转变的要素并未发挥作用视角、记忆都具有浓重的个人倾向与局限性,人们只乐意看到自己乐意看到的,倾向于记住愿意记住的。很多时候,人们都在按照自己最想要的方式欺骗自己。在那个记忆里,我们都是世界上唯一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