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露西(2019)
Lucy in the SkyUP:2024-11-05

评分:5.7
导演:诺亚·霍利
编剧:Brian C. Brown / Elliott DiGuiseppi / 诺亚·霍
主演:娜塔莉·波特曼 / 乔恩·哈姆 / 丹·史蒂文斯 / 莎姬·贝兹 / 艾伦·伯斯汀 / 科尔曼·多明戈 / 尼克·奥弗曼 / 泰格·诺塔洛 / 克里斯托弗·达尔加 / 乔·威廉森 / 阿尔洛·默茨 / 肯特·绍克内克 / 尼克·科尼特 / Jeremiah Birkett / 爱德华多·莱斯卡诺 / Pearl Amanda Dickson
类型:剧情 / 科幻
片长:124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露西上太空(台) / 淡蓝色圆点 / Pale Blue Dot
上映:2019-09-11(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4682804
天空中的露西简介
影片讲述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女宇航员从太空中完成任务返回地球后,逐渐偏离原生活轨迹,现实感逐渐消失的故事。
诺亚·霍利 Noah Hawley导演
娜塔莉·波特曼 Natalie Portman饰 Lucy Cola
乔恩·哈姆 Jon Hamm饰 Mark Goodwin
丹·史蒂文斯 Dan Stevens饰 Drew Cola
莎姬·贝兹 Zazie Beetz饰 Erin Eccles
艾伦·伯斯汀 Ellen Burstyn饰 Nana Holbrook
简评
当近距离看到了宇宙的浩渺,就更真切的迷失在生命的无意义之中。人们通过刺激抵抗本质的无意义,却无能为力的陷入虚无。女主给自己生命的意义定义在再度升上天空,这个目标很难,没有达成是生命的一种缺失,如果达成了,那么其实将会是另一种缺失。最终生命仍然是无意义的,这个意义或许最后摘下面具的女主依然明白。——电影很沉闷冗长,画面比例变化有点意思
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撑起了全片,lucy是个女宇航员,执行了一次太空任务回到地球后,太享受失重环境下的内心宁静感,日常的工作生活变得压抑而迷茫,见识过无垠后难以忍受人类的渺小,平庸的一切让人乏味,努力想参加下次任务却失败了,经过婚外情,奶奶去世,跟丈夫吵架后,愤然攻击了喜欢上的男宇航员,每件事情都是在执行任务。母鸡为什么要过马路,因为它太想去对面了。
虽说这故事有点扯淡 然而我欣赏的并不是什么三角恋而是露西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孤独,却佯装无事的气质…无法否定她作为演员在这部电影中的出色表现 她所表现出的偏执与张狂 执拗与疏离 在反复切换的屏宽比与张牙舞爪变换多端的摄影下依旧展现出了那种令人绝望的孤独…
剧情一般,虽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真实事件是哪个也不知道==),上过太空后很难适应简单的地球生活与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刺激的日子,所以婚外情等也是寻求刺激与多巴胺的一方式。不过那个叫mark 的男的是真的渣,所以不要随便被这种一时的新鲜感与好奇心还有冒险主义进入海王的坑里==还是温柔贤惠地丈夫更帅一些(hhh 针对演员)3/5分吧,不过没看过出来是娜塔丽主演的。。。--.14 周一端午节的休息的下午
整部电影洋溢着一种让我着迷的奇特悬疑色彩:宇宙对于人类的致命吸引力会引领人们前进还是自毁?出发的航天器可能分离发射塔,返回的航天器可能会与大气层同归于尽,电影展现出性命的担忧与人类与生俱来的恐惧和眼前壮丽的景致同时存在,带来悲观的思考:目睹了瑰丽壮烈的场景,能否再次忍受平凡琐碎的一生?看过九十分钟就发生一次的日落,是否还会期待日常的晨昏日暮?一直都是冠军,能否忍受错误带来的第二名?但人类感情、多巴胺、皮质醇、催产素,宇宙不在乎。电影的多次变屏很别致,当披头士的同名歌曲响起的时候,情绪恰到好处。喜欢随时出现在的夏日虫鸣和远处的雷声,随时随地出现的自然声是天然的催化剂。催生出人类原始的恐惧,不断提醒我们是多渺小、鲁莽的存在。而人是胆小又愚蠢的原子,不断重复一个精彩的瞬间,并沾沾自喜地复习一生。
四星片,给五星拉一下评分好了。豆瓣众众是不是不知道这个片子是有真实原型的?这个不是科幻啊而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很真实又很悲剧的故事啊。娜姐演技很在线,画幅转换也很有意思。明明是个很用心拍的片子,评分实在是太低了……
影片完美拍出了女宇航员露西回到地球后的那种孤独感、疏离感。出轨正是那种既出离又现实的状态,让她在地球上找到了自我。最后虽然她摘下了和太空服相似的养蜂服面罩,勇敢接受现实蜂蛰,我还是感受到了她无可奈何的孤独
有不止一个瞬间跳到了第一归正会,连画幅都是相似的。摄影机在不断推进,试图攫取,而最终展现的还是最表层的情绪。俯拍狂魔,利用光线和镜头带来画幅的伪变化是非常有趣的体验,就像这一切都是在太空舱里一般,被四周的黑压迫着。画面边缘的略微失焦带来一种失重,使观看只能栖息在中心的某些区域上。天空中的露西和天空中的皮特之间,相距着一次着陆/坠落,因为Lucy一直都是漂浮的,她始终在遥望飞升而没有落入家园。如此,最后应该再疯一些。
其实非常喜欢“现实感逐渐消失”这样的设定,似乎看到简介就可以想像其间的浪漫与浪漫的瓦解,那可以是一种微妙的脱力感,是无声的。但遗憾的是导演的镜头从未松弛,始终高度紧张的聚焦在女主角对现实生活的拧巴上,甚至通过不断变换画幅来提示这种拧巴。后半程转向犯罪电影的变奏更是败笔,但也算是真正做到了“浪漫的瓦解”,解的稀碎。
【3】变换画幅是跟多兰学的吗?但也太频繁了简直走火入魔。故事本质是一个看过宇宙于是无法归于平凡的人内心的异化与孤寂,导演不断用声音介入去复杂单一场域,用尽各种堪称华丽的时空转换。The Beatles原曲的女声翻唱版配合一个广度夸张的类Dolly Zoom镜头简直奇幻度MAX,最后更是英雄救世般的升格镜头,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但可以作为电影摄影技巧大全。
影片其实无关太空,也无关航天。其实是在讨论affair。岁月并没有给娜塔莉·波特曼的外表留下明显的痕迹,但岁月让她的演技越发精湛。关于片中她和同事马克恋情那一段,曾经因为穿插的剪辑让我分不清是现实还是她的幻想。如果那一切都无非是她幻想中无限接近真实体验,而没有真的发生。那可能更美好吧。
()首先,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虚构作品,给伴侣戴绿帽子的行为都是很欠的。好久没看到过这么割裂的剧本了,从开头至少看起来很有深度的航天员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变化到狗血的职场爱情——其实就是怎么出轨,最后又差点变成神经喜剧——只可惜还远远不够。这么起伏的故事都快让人忘记那个无力赋予意义却不肯安分老是变来变去的画幅了。学院、遮幅、宽银幕等等上百年的传统能延续到今天是因为他们正确,一次就想打破所有规矩,只能显出自己的可恨、可笑,及至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