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明信片(2011)

一枚のハガキUP:2025-02-11

一封明信片

评分:7.3 导演:新藤兼人 编剧:新藤兼人
主演:丰川悦司 / 大竹忍 / 柄本明 / 大杉涟 / 六平直政 / 倍赏美津子 / 绘泽萠子 / 川上麻衣子 / 磨赤儿
类型:剧情
片长:114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战场上的明信片(港) / 一张明信片(台) / Postcard / Ichimai no hagaki
上映:2011-08-06(日本)
IMDb:tt1641397

一封明信片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落下帷幕,不甘失败的日本源源不断向战场上派驻士兵,做着最后无谓的抵抗。松山启太(丰川悦司 饰)和森川定造(六平直政 饰)等100名男子应征入伍,通过抽签定造即将启程前往战况激烈的菲律宾,临行前抱着必死觉悟的他将一张妻子寄来的明信片托付给留守本土的启太,希望他有朝一日将明信片送到家中。战争结束,作为100人中生还的6人中的一员,启太返回故里,却发现妻子已经和父亲私奔。某天他翻出定造的明信片,于是启程前去探视定造的妻子——早已被生活折磨得心力憔悴的友子(大竹忍 饰)……
  本片为新藤兼人根据自身经历改编,荣获2011年电影旬报十佳影片第一名。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提名)新藤兼人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影片(提名)新藤兼人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提名)

简评

旬报第一,此时新藤兼人99岁,用他亲身的短暂战争经历作为遗作剧本,其实从100人到40人、10人、6人,此事件独立拍成一部电影反响会更好,作为日本编剧大师,很多剧情来自亲身经历,他用行动证明电影来自生活。这部电影拍的比较平庸,冗长而表面镇定的剧情压制内心的波澜,让整个电影陷入舞台剧的模式中。

一些纵深场景、跳轴构筑悬念的场景(婆婆自尽的段落),效果非常突出。喜剧元素的嵌入有意冲淡悲情又使得战争-历史荒诞化,由此累积之下最终达到遗忘历史开始新人生的诉求。只是对战争的反思仍旧停留在情感创伤的表层,结尾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也过于乌托邦化。

剧中的友子,连同她所住的屋子,如同被命运所诅咒。不过她将这种诅咒归结于战争,并宣称自己要靠诅咒这场战争而活下去。这是日本影片中对于战争反思得最为严厉的。这是导演的最后一部影片,也是根据亲身经历所改编,也给这个让人伤心的故事,增添了真实的力量。

日本导演新藤兼人的遗作,故事背景很容易让人想到若松孝二的《芋虫》,但和江户川乱步式的奇诡不同,本片用了一种朴素的方式来传达对战争的反思,无论是剧情还是构图都简洁工整,结尾大火过后主人公在麦地里重新劳作的场面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1. 导演百岁人生的遗作,日本电影人基本上没有被战争太耽误艺术创作,对战争的批评则一生都没有间断过。这个剧就是导演的遗言吧,很多内心的话直接由演员喊出来。,把银魂不散的晦气完全燃尽,在黑土地上我们重新开始。,也是对导演100年人生的最好肯定

年度旬报第一的殊荣或许更多出于对导演致敬的缘故。只是如今看来这老派的反战题材处理方式着实让人觉得了无意味。形式感铺陈始末,场景妆容简练失真,用电影的手法向舞台剧靠拢,叙事僵直以及并不幽默的喜感段落等等,促使这部遗作成了一个醒目但非重要的句号。结尾看出导演的骄傲,那是其杰作之一。

前面三分之一非常棒,让我想起《雾岛美丽的夏天》,叙事简洁有力。但自打男女主角碰上之后,一切就朝着“话剧”的范畴发展了,两人之间的互动除了大量对白就没别的,比较可惜。至于这个题材,从表现形式上来讲,在我看过的日本反战类作品中绝对只能算中等。

20130527jtl新藤兼人的二战控诉,收官作,严整却有力。豹头虎尾,开头和结尾的半小时都十分华丽,剪接凌厉大胆,人物命运也急转直下。表演和摄影都很棒。同一场战争,对两方平民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但要想让当代人有所触动并铭记历史,弱智剧绝对行不通,真正的艺术才是可谓之道。想起姜文的鬼子来了。

百岁的新藤兼人以《裸岛》为核心写下《一封明信片》终结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这用心良苦的《最后一场电影》几乎是直抒胸臆喊出了战争的本质:最痛苦的并不是死去的人而是身负诅咒活下来《守望尘世》的那一个。但同时让你看到自私的人们又在无意识的随时随地犯着愚蠢。不信你瞧,战争挥手即来。

。此片为新藤兼人监督近百岁时的收官之作。战争如此残酷,女一友子(大竹忍饰)接连失去丈夫定造和第二任丈夫、定造的弟弟三平,公公因病死去,婆婆自杀,自己坚忍求生。定造的战友启太(丰川悦司饰)战后回家,发现妻子已和父亲私奔,自己卖房卖地准备前往巴西,行前去见友子,转告定造的留言,相处期间暗生情愫,最终二人在一起,在废墟上重启未来。比较清晰直接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无耐。影片简洁、沉稳,故事线清晰,女一展现出了较好的演技。

平实的叙述中时不时穿差着点喜剧元素来冲淡战争带给一个普通百姓的摧残。两个镜头印象深刻,大杉涟和丰川叔互殴的场面,还有身材娇小的大竹忍背着伤痕累累的丰川叔进屋。最后,将一切付之一炬才能迎来新生,二人一锄一锄在焦土上耕耘出金黄的麦田。美丽,震撼,感动。

本片是百歲高齡的新藤兼人第四十八部導演作品,亦是他最後一部電影作品(完成後第二年便去世)。此片前半段的從軍過程取材於新藤兼人的真實經歷,開場一百名士兵的大堂受訓,就有一種先聲奪人的氣勢,構圖有四平八穩的對稱,以冷眼旁觀的角度窺視這場戰爭的荒誕之處。士兵出征與骨灰被送回的鏡頭採用的划接手法,強調了戰爭的殘酷,令人驚訝而嘆息不已,從攝影到剪輯的角度,都有戲謔“為國捐軀”的匹夫所為。後半段更是戲劇化,以一個場景刻畫一對陌生男女的有緣相逢,互訴心聲乃至於了解結合,寓意深刻而劇力萬鈞,擔任女主角大竹忍的演出可謂精彩絕倫,五十多歲仍然有一種少女的味道,把一個美麗,堅毅,能干的女性角色演繹得頭頭是道,最精彩莫過於聽聞丈夫戰死,從歇斯底里的情緒爆發到慢慢回復平靜的轉變,能放能收的演繹,教人感動而又憐憫。

获得奖项

  • 第3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第33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
    获奖:NETPAC Award - Special Mention
    提名:圣乔治金奖
  • 第36届报知映画赏
    第36届报知映画赏
    获奖:特别奖
  •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提名:最佳影片 / 最佳编剧
  •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第2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特别奖
    提名:金麒麟奖
  • 第8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第85届日本电影旬报奖
    获奖:最佳影片
  •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第3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提名:最佳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