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中的青春(1959)
UP:2024-11-13
评分:7.5
导演:王炎
编剧:陆柱国 / 王炎
主演:王苏娅 / 庞学勤 / 林农 / 马世达 / 张辉 / 任伟民 / 孙笑非 / 张巨光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3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Youth in Flames of War / Youth In Flames of War
上映:1959-12
IMDb:tt6914800
战火中的青春简介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某地。我军某分队与敌激战一昼夜,伤亡惨重,弹药也将告罄。增援部队赶到后,救出女扮男装的战士高山(王苏娅 饰)。排长雷振林(庞学勤 饰)对新调来当副排长的高山很不以为然,他好战心切,常常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规劝。高山不想在战友面前暴露自已女性身份,在战斗和生活中她和男兵一样,摸爬滚打、英勇顽强,深得战友的拥戴。在一次阻击战中,雷振林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关健时刻,高山挺身而出,冒着炮火救了他,自已则负伤住进医院。血的教训令雷振林异常懊悔,当他到医院看望受伤的高山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王炎 Yan Wang导演
王苏娅 Suya Wang饰 高山
庞学勤 Xueqin Pang饰 雷振林
林农 Nong Lin饰 团长
马世达 Shida Ma饰 一班长
张辉 Hui Zhang饰 连长
简评
现代花木兰的故事,还当了领导。女演员,漂亮的大眼睛和温柔的声音,观众早就知道是女的。打得挺欢了。1989年暑假,看过医院中身份揭秘的一段,在郭铁增姥姥家的当院儿。“轻一点,别毛手毛脚的!”这句台词印象很深。那年秋冬打架的前奏是下象棋,下象棋时付秋莲抱怨太吵,之后自己对郭印怀说,“这次轻手轻脚了。”就是翻版的这句台词。
一个现代“花木兰”的故事,男女主角一个排长,一个副排长,同居一屋,居然发现不了女扮男装的。庞学勤塑造的男主憨态可掬,王苏娅塑造的女主,那“男装”实在美的很。这造型显然不属于写实派的。但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故事与人物形象,观众却是十分乐意接受的!
建国第二个五年拍摄,根据小说改编,编剧功力深厚,女主对父亲深厚的爱,对党的忠诚,对战友的袍泽之情,刻画有力,台词简练有力。"你怎么能是女的呢?你为什么是女的呢?”。猛一听语无伦次,仔细咀嚼,这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可见台词打磨的何其精致!片尾赠刀,两人用高超而简练的语言,委婉的表达了爱意,留白充分,意蕴悠长。实为东影遗珠!
一个英勇顽强,同时又有些冲动冒进,遭受挫折后及时改正错误的雷排长,打破了五六十年代主旋律作品男主统一高大上的固像,变得有血有肉起来,而女扮男装的“花木兰"高山,与雷排长在战斗中一起成长,彼此相知,革命的爱情也难得的搬上了大银幕,也是一部有纪念意义的影片。男主角的扮演者庞学勤英俊儒雅,演出了雷排长的正直勇敢和一点点的刚愎自用,不愧是中国电影22大明星之一。
年代久了画质不清楚。主角高山山东莱阳人,父亲是区委书记在战斗中牺牲,来排里半个月就在战斗中受伤了。当副排长分工抓内务。主题曲是《战斗进行曲》。发型和尚头尼姑头的说法幽默。批雷振林个人英雄主义。片头字幕繁体字简化字都有。看一遍就够了。
“解放战争时期,华北某地。我军某分队与敌激战一昼夜,伤亡惨重,弹药也将告罄。增援部队赶到后,救出女扮男装的战士高山(王苏娅 饰)。排长雷振林(庞学勤 饰)对新调来当副排长的高山很不以为然,他好战心切,常常刚愎自用,听不得别人规劝。高山不想在战友面前暴露自已女性身份,在战斗和生活中她和男兵一样,摸爬滚打、英勇顽强,深得战友的拥戴。在一次阻击战中,雷振林为自己的鲁莽付出了代价,关健时刻,高山挺身而出,冒着炮火救了他,自已则负伤住进医院。血的教训令雷振林异常懊悔,当他到医院看望受伤的高山时,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几个特点:①力求真实 导演认为题材本身就存在着戏剧性,没必要为追求新奇,在“女扮男装”上下功夫或者在女性身份所带来的种种矛盾上下功夫,而是在生活情景、造型、服装、道具上下功夫,力求真实。②努力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③喜剧色彩④含蓄、精炼 无论是对演员表演的要求还是导演手法的运用,他都很注意分寸的把握,决不为了感动观众而过火、煽情。//-1999[M]90-92//一直想找找十七年电影中有没有可能存在一些非异性性向情节 没想到隐隐约约还真的有一点点
原著是描写解放大小一江山的小说《踏平东海万顷浪》,影片只是截取了一小段书中配角雷振林的回忆拍摄,但是拍的相当好,完全符合书中人物的性格描写。关于两人的后续,雷振林在战斗中受了极重的伤,被当做牺牲。后来从死人堆爬出来,与部队失散。伤愈加入了别的部队,到了解放一江山岛前夕,也就是1955年,才遇到了当了海军艇长的小胖。这才联系上了已经转业到地方的高山,而高山一直未婚。
革命叙事,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爱国之情,花木兰形象的重述,但可惜的是木兰身份被揭晓的那一刻也被表现为失落的一刻,对于性别的体认更多展现在心理因素而并非生理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了“男人女人都一样”的命题,毕竟在家国深情之下,男人女人都是同志
排长我还能再爱你一次吗,前半段当战地基情看一点不违和,女主男生扮相几度让人错觉就是男生。人物情感发展还挺自然的,当然最后有且只能是革命友谊,连花木兰或贞德都不算。十七年片里最不认真打仗的战争片,结果是最有人味儿的战争片。
人物层次丰富,剧情简洁有力,语言幽默生动,全片兼顾了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说是突破之作了。有喜剧性格的导演拍什么片子都有着自己的风格。该片将一个现代战争的花木兰刻画的十分细腻真实,强烈地说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虽然说王炎在《寻爱记》之后放弃喜剧路子,但是在政治正确的命令之下,仍旧有着强烈的独属于他的风格。此片是他的代表作,值得一看。
解放战争版花木兰,拍的生动活泼,又趣味盎然。国军对着排长大喊 我们也优待俘虏 的时候,不禁笑的满脸皱纹。女扮男装的故事题材在中国民间流行甚久,此片虽然是木兰从军的故事外壳,却演绎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萌动,这种真诚的萌动即便在十七年的严肃气氛下也难掩自然淳朴之美。导演似乎也在故意模糊这究竟是男女之间的调情还是兄弟之间的浪漫,庞学勤背着布袋去医院路上的欢快节奏简直像个陶醉在即将与情人会面的欢乐中的勃勃少年。男人与男人之间的逗趣是否暗含了性别的幻想呢?又或者说男人只有和男人在一起才能真正放下主体的拘束和紧张,平等的调侃和享受互为他者。而高山在恢复女性的身份后,那种害羞和拘谨也纷至沓来,这不禁让人思考女性或者说性别标签究竟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