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1995)
UP:2025-04-28
评分:8.6
导演:胡杰
编剧:
主演:
类型:纪录片
片长:4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1995
IMDb:tt11552782
远山简介
海拨3600米的青海省祈连山区,矿工们依靠山区上的小煤窑艰难度日。在祈连山的皑皑白雪下面,在黑暗的窑洞里,有一种生活在延续着,如矿工帽檐上那忽明忽灭的煤油灯火。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万般辛苦,只是“为了生存”!
拍摄时,矿主的子弹曾在他头上呼啸而过.
简评
最有意思的是胡杰经常在一镜中从人物转向风景,试图为记录之中人的境地营造某种底色,这是他镜头中属于记录者的语气。与此对应的是他提问的口气,被普通话包裹住的,经过编排,纯粹好奇而“有效”的问题,换来的是用一串乡音回复的“生活”,记录者,被记录者。
几年前很喜欢“荒诞”这个词,因为它能既准确又不准确的表达我的感受,说准确,的确觉得很多事情不可思议,说不准确是因为找不到别的可以替代它的词语,也只能讲究着用这个词。年岁渐长,更多的觉得这个词代表着个人的一种无力和对这个世界的所知甚少
这个片子是在一档名为《凤凰大视野》的电视栏目中看到的,该节目的主题是“2004底层人生—中国纪录片展播”,渠道B站,但不知何原因,声画严重不对位,有些影响观感,但也有奇妙效果,比如当三个窑猫儿坐在窑洞口啃馒头时,忽然响起了本应在之前出现的笛子(家中)演奏声。整个片子的画质在现在看来是非常不清晰的,甚至已经到了影响观看的地步。因为这部片子背景时常时皑皑的雪山,拍摄主体即窑洞内和猫儿的家中,光线都非常弱,所以整个片子暗部几乎没法呈现,亮部又过曝,我几乎是凑在电脑屏幕前看的,看不真切,但这或许是一种隐喻,即你永远没有办法真正看清被摄者的处境,更别提与其感同身受了,即使你眼睛瞪得再大也不行。皑皑的白雪、白花花的馒头、明晃晃的牙齿和窑猫儿黑黢黢的外壳形成鲜明对比,为了生存,只能非黑即白。
2013-1-21 乌黑的煤灰和远山的白雪让人误以为是一部黑白片;有意识的色彩使用区分了窑猫子的人生和矿生;从洞底往上望的洞口亮光是虚假的太阳;煤窑之苦寄托着真实的愿望;靠近结尾的蒙太奇和最后的全景远山镜头没有给我们任何出路,对于苦难,沉默成了冰冷且唯一的回应
大部分镜头过于简单,并且导演的大部分问题追问的过于刺痛人心,令人心酸。片子拍于95年,不知道片中的窑猫子是否都还在人世。片子印象最深的是1他们去邻居家做客,主动问起邻居是否会嫌弃他们下矿太脏,邻居大妈大大咧咧的说都是底层群众哪有嫌弃不嫌弃的2是矿主对于他们当时粗放型挖煤危害很清楚,明白这是对子孙后代一种不负责的行为,但是也不愿意去改变
真实就足以触目惊心。想起他们也唱着同样的歌,沉浸于同样宏观叙事的国家形象和骄傲喜悦,无法理解,以致钦佩政宣。是谁把国民害成这样?是谁把国民欺骗逼迫成这样?虚假宣传、信息缺失、短视带来短期统治利益,长期下去必然如破坏的生态一样,荼毒后代。
不知什么原因,感觉拍得非常仓促,问的问题没水平,内容也流于表面,更多地充满了一种仿佛猎奇的意味。人文题材的纪录片,如果只是泛泛地拍,不注重聚焦人物的生活细节,很容易让人觉得只是在消费拍摄对象,如此所透出的某种程度上的冷漠,会显得导演过于不近人情。整个片拍得浅尝辄止,矿工的形象全是片段式的,缺乏完整的塑造,一个个具体的的人被抽象成了扁平的矿工形象呈现在荧幕上,观众完全感受不到他们作为人的属性,只能被动地以一种疏离的角度冷眼旁观。片中矿长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像我这个煤矿有损中国的形象”。而矿工常说的却是“为了生活”,就这么个地方都能明显感觉到“上层”和“底层”是完全脱节的,一边习惯性地宏大叙事,而另一边或许还在温饱线徘徊。
胡杰总让我觉得内容大于其呈现的形式。雪白的山脉、黝黑的皮肤,以及一些苦涩的台词:你一定要好好写我们的不容易、肯定要得病、我们的矿是损害中国的形象、暂时损害生态平衡……但除此之外的手法实在是一言难尽。不过,由于独立纪录片在中国太过于稀缺,也不忍苛责。
外婆家住在老宅四合院一侧。四合院住了四家人,只有两家有相对疏离的血缘关系(我的外公和我的大外公各自的爷爷是亲兄弟)。尽管如此,四合院里的男女同辈仍然以兄弟姊妹相称。我小学阶段正是小煤窑热的年代,而那时候印象中去沿海打工的热潮还没有在边陲乡村兴起,不少壮年农夫就会选择去家附近的小煤窑“背煤炭”,一来可以多挣钱,二来可以每天回家和妻儿不离分。那几年,四合院里,我妈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叔叔”先后送了命。他们留下的妻儿后续又有太多故事。想去好好问问我外婆和我妈的那几年的故事。呵呵。
太震撼了,一年2000元的工资,81年因为矿难事故赔了4万2,这听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生存放弃了一切,许多人选择这份工作仅仅是为了一笔5000元的抚恤金,看的多了也就麻木了,家里人看见尸体也不管,拿上钱就走了,底层生活真是地狱一般的折磨!
凤凰卫视不完全版。感谢记录,粗粝的记录把我对煤矿的认知从2010s拉到了1990s,似黑白电影的画面里有颜色的好像只有烟盒和里面的钱,当然还有远处的绿草地。能听见的好像只有沉重的呼吸和煤块掉落的声音。导演密集地提问让片子更像新闻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