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之夜(2013)

BetoniyöUP:2024-08-14

水泥之夜

评分:6.9 导演:皮尔乔·汗卡萨罗 编剧:皮尔乔·汗卡萨罗 / 皮尔科·赛西欧
主演:Johannes Brotherus / 尤汉·乌尔夫萨克 / 亚历克斯·安东 / Jari Virman / Anneli Karppinen
类型:剧情
片长:96分钟地区:芬兰 / 丹麦 / 瑞典
语言:芬兰语
影片别名:Concrete Night
上映:2013-11-01
IMDb:tt2405182

水泥之夜简介

《水泥之夜》讲述了赫尔辛基贫民社区一单亲家庭一天的故事。14岁少年西门敏感迷惘,其母亲有心理问题需要服药不能独处,其哥哥因为贩毒被抓一天后要进监牢。这特别的一天始于西门梦见自己乘坐的火车脱轨沉入水底,河水四面涌入,无处逃生……
  《水泥之夜》首映于2013年多伦多电影节大师单元,在2014年芬兰胡西学院奖获得最佳影片、导演等6项奖。今年67岁的女导演皮尔乔·汗卡萨罗拍摄了大量纪录片,比如《三个忧郁的房间》,最近的两部剧情片《吞火人(1998)》《水泥之夜》都改编自Pirkko Saisio的小说。

简评

这竟然还是申奥片的说…评论课让写这个的评论也真是苦差事啊> <城市风光虽然好,但是灯光打得太刻意了点吧,镜头质感不好;台词不是哲学性太强就是文学性太强且不知所云…氛围尤其是郊外游泳望城市的场景让我想到加缪的《鼠疫》;但这部城市、建筑、空间、生活、自然和宗教都想讨论,最后落得空空。

在游乐场的那场戏,一定是在致敬第三人吧。。。对存在主义的又一次诠释,只是对这少年来说太残酷太荒诞太绝望了。。。每次看到这样的电影都会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期,庆幸自己活了下来,也悲哀自己没有离开的勇气。。。ps黑白影像令人陶醉,虽然质感欠缺但是构图取景精致的令人窒息

#视觉论文# 电影基调的大成之作,黑白画面,接着是这个壮观的时刻,他在火车里吗?如此多的调调,水流、丝绒、黑色,梦幻、浮动、强烈、毁灭,我们期待着男孩会醒来,他做到了,我们会在后面看到,现实生活对他来说就像敲击的音节那样,基调,一种罕见而美丽的事物。

芬兰明年的申奥片,一部压抑的黑白片,一个十四岁少年的迷茫人生,哥哥24小时之后即将入狱,母亲私下里可能是妓女,好友搬去了别的城市,男孩的性取向还可能是弯的,他的生活除了迷茫,还需要自我认同。情绪化的镜头时刻跟随少年,仿佛下一秒就会干点不理智的事情,除了窒息,无处可逃。★★★☆

对“梦”意象化的表达,混混沌沌如流动光影的铁锈门,细小的背景杂音,隔着耳膜混沌的水声,不断沉浸下降在海水中的无意识;黑白光影空间和画面构图的细腻精简,但表现力度的欠缺,刻意,反而丧失了对那种黑暗,孤寂,漫不经心的深刻体会。

看睡着了。这片子也遵循了让男的露屌的女导演定律,安排了俩少年全裸玩水。摄影的质感挺特别的,凌乱的点光源、高对比黑白画面,营造出了一种满溢着蒸汽味的末世科幻片氛围。剧情各段的连接比较跳跃,总的来说传递了宿命论的调调,开场的落水之梦和投河的结局,哥哥的蝎子故事又被男主说给恋童癖。拍纪录片出身的导演来讲一个限定在24小时内的片子,却选择了众多意向堆积的方式,对话也写的感性抽象,和人物身份挨不上(哥哥即将入狱而母亲可能是暗娼,而这家子接触的人也都属底层),是用刻意的理念,在70年代欧洲电影的范式里讲述灵魂的纠结压抑。哥哥突然就跟出轨的女友来段对手戏、老妈突然就带情人露个脸……这些表现男主“生活好丧”的桥段被编导面无表情的罗列的一堆,就像蹩脚的追求者每天对女孩说句“我爱你”——这有何创作难度与动人之处

获得奖项

  • 第27届华沙电影节
    第27届华沙电影节
    提名:华沙大奖
水泥之夜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