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女王玛丽(1936)

Mary of ScotlandUP:2024-11-11

苏格兰女王玛丽

评分:7 导演:约翰·福特 / 莱斯利·古文尔 编剧:达德利·尼柯尔斯 / 马克斯韦尔·安德森 / 莫蒂默·奥夫纳
主演:凯瑟琳·赫本 / 弗雷德里克·马奇 / 弗萝伦丝·艾尔德里吉 / 道格拉斯·沃尔顿 / 约翰·卡拉丁 / 罗伯特·巴拉 / 加文缪尔 / 伊恩·基思 / 莫洛尼·奥尔森 / William Stack / 拉尔夫·福布斯 / 阿兰·莫布雷 / 弗里达·伊尼斯科特 / 唐纳德·克里斯普 / 大卫·托伦斯 / 莫莉·拉蒙特 / Anita Colby / Jean Fenwick / 莱昂内尔·佩普 / Alec Craig / 玛丽·戈登 / 蒙蒂·布卢 / 伦纳德米迪 / 布兰登·赫斯特 / 威尔弗雷德·卢卡斯 / D'Arcy Corrigan / 弗兰克·贝克 / 西里尔·麦克拉格伦 /
类型:剧情 / 爱情 / 传记 / 历史
片长:123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女王殉国(港) / 龙楼凤血
上映:1936-07-28(纽约)
IMDb:tt0027948

苏格兰女王玛丽简介

玛丽·史多得从法国回苏格兰引起了英国皇室的惊恐,整个欧洲都知道伊丽莎白是假冒的英国君主,而玛丽才上亨利七世的合法继承人,伊丽莎白在海上阻击玛丽未能成功,他安全回到苏格兰。投靠了伊丽莎白的大臣们对她的归来心怀鬼胎,但苏格兰人民愿意效忠他们的女王,摆脱英国的束缚和枷锁。大臣们逼迫玛丽结婚,万般无奈下她只好和懦弱、嗜酒的达恩利王成亲,爱她,能让大臣们畏惧的波斯威尔失望而去,大臣们利用达恩利王谋反,后将之谋杀。不久玛丽和波斯威尔结婚,大臣们将达恩利王的死嫁祸给波斯威尔,蒙蔽了一部分苏格兰人民,他们再次谋反逼迫波斯威尔放弃伯爵身份远走丹麦,再逼迫玛丽退位,一岁的小王子做国王听凭他们的摆布。幸灾乐祸的伊丽莎白表面上同情支持玛丽,派使者接她到英国避难,实际上是个阴谋,玛丽被囚禁,当她知道波斯被杀后,放弃了生的希望。

第4届威尼斯电影节墨索里尼杯 最佳国际电影(提名)约翰·福特

简评

苏格兰女王玛丽,从历史的角度比同时代很多电影都要优秀,却又是一个令人沮丧的戏剧故事,因为观众从情感上特别希望她能奋起逆袭打败敌人或至少为盟友拯救,可她一败再败不断陷落,这里的确存在真实的玛丽并不超级性格偏弱,优柔寡断迟疑不决才让佞臣们占据了上风,不巧刚好又是强女达人凯瑟琳赫本所不擅长把握的角色类型,而作为补偿的浪漫情戏似乎也不太能够打动人,于是就只剩天主教导演福特从信仰坚贞的维度使劲往上拔……

先前看过《英宫恨》,再看这个剧情真是弱——死——啦——堂堂皇权争夺变成了爱情肥皂剧,难怪福特半截不想拍、Florence说你坞不尊重历史= =看在福特精妙的打光和转场设计以及三位主演精彩演出的份上给个及格分吧。马奇少有的演了暴躁老哥,可惜出场时间太少。结尾狱中惨死看得我这叫一个心疼啊【没想到36年他的颜还是很能打】

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福特片子,但倒是不少元素处理都有福特的风格…………马奇作为男主待遇及其苦逼,不仅脸谱化甚至于福特连个特写都吝啬用在他身上。从青山翠谷到the quiet man到他和屈塞晚年合作的片子,我从没看到过福特用镜在其他人身上如同在赫本身上…………

约翰·福特导演的一部关于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传记片,由凯瑟琳·赫本担当主角饰演玛丽·斯图亚特,这也是凯瑟琳·赫本和约翰·福特唯一一次合作。这是雷电华公司借米高梅《瑞典女王》的势头拍摄的姐妹篇。女王玛丽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她也因此成为苏格兰君主中最有名的一位。

两版《英宫恨》都是在喜欢玛丽演员的情况下倒向E1,最感动的戏也是两女王唯一的对手戏...文学影视作品好像特喜欢把她俩放一起做对比,就好像放弃爱情心再狠点就能当好女王一样,当一位明君起码得通晓经济政治法律人文地理外交才行吧,只会整人宫斗的那是慈禧

获得奖项

  • 第4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4届威尼斯电影节
    提名:墨索里尼杯-最佳国际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