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重之樱(2013)

八重の桜UP:2025-06-01

演员表剧照影评播出时间结局 主题曲
八重之樱

评分:7.5 导演:加藤拓 / 一木正恵 / 末永创 / 清水拓哉 / 佐佐木善春 / 中野亮平 / 长谷知记 编剧:山本睦美 / 吉泽智子 / 三浦有为子
主演:绫濑遥 / 西岛秀俊 / 小田切让 / 长谷川博己 / 风吹淳 / 松重丰 / 长谷川京子 / 玉山铁二 / 贯地谷栞 / 市川实日子 / 刚力彩芽 / 谷村美月 / 水原希子 / 中村苍 / 绫野刚 / 黑木美沙 / 小泉孝太郎 / 中村狮童 / 古川雄辉 / 胜地凉 / 斋藤工 / 池内博之 / 北村有起哉 / 冈田义德 / 六平直政 / 德重聪 / 及川光博 / 村上弘明
类型:剧情 / 古装
片长:45分钟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影片别名:八重樱 / Yae no Sakura
上映:2013-01-06(日本)
IMDb:tt1975780

八重之樱简介

《八重之樱》讲述了会津藩的炮术师傅山本谦八和佐久夫妻之女新岛八重一生87年间发生的事。新岛八重(绫濑遥 饰)出生于会津藩士家中,在戊辰战争中和五百名女子一起固守会津的鹤城,到明治年间嫁给襄,作为基督教传教士传道,积极从事教育活动,是个顽固的女人,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称得上是女中豪杰,被称为是幕末时代的贞德。之后,在侵华战争、日俄战争中,八重又和会津的伙伴一起作为日本第一批护士共赴战场,因此又获得“日本的南丁格尔”这一美名。

第79届日剧学院赏最佳女主角(提名)绫濑遥 第79届日剧学院赏最佳男配角(提名)西岛秀俊

简评

最后一集把旅顺大屠杀暗示得有如大山岩受了女主感召去做单方面慈善,编剧玩弄这种伎俩太过卑劣下作,足以把前三十集认认真真写会津藩视角的幕末和戊辰还可以的印象毁掉。女主虽算漂亮但毫无演技永远只会摆一张为难脸,对演员印象比较深的是气派十足的西乡,眼睛会说话的竹子,扮相超像画像的容保

前半段传主笔墨太少,想要铺垫的事情又太多,编剧多少有些野心有余,实力不足的样子,后半段渐入佳境,失败的会津人背负创伤与污名在新旧更迭的乱世中坚强生存,个体命运在世事流变间沉浮,令人动容。主人公八重一生做了太多“不可为之事”,勇敢、独立、锐意进取,已经是光彩耀眼,而等到暮年八重选择把子弹射向天空之时,鲜明的反战立场又进一步升华了人物形象。不过后半段节奏还是略显仓促,有点遗憾。这部剧坚持看到最后的人似乎很少,整体剧情节奏欠妥应该是一大原因。

不弃剧的我为西田敏行松重丰老师的演技,西岛、长谷川、刚哥、稻森泉、及川光博、小田切、小栗旬们的美貌+豪华的卡司付出了什么啊?就算会津篇是幕末女性从父从夫从兄,进而展现武士之义与会津风骨而不得不展现男性训导下的女性。那么从京都开始,除却同志社大学校史部分,不如改名叫《山本觉马》(X 新岛襄口中口口声声男女平等,然后剧情全靠女性流泪嘶吼自省…即使是西岛演的觉马这也垮得根本救不回来。40集以后干脆已经放弃了…拆成时代剧讲会津亡国,讲西乡赖母,讲下层武士的故事,御所宫斗,讲京都文明革新都不算太糟糕…合起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大概只能说编剧根本不知道女主大河剧怎么写。除了谈恋爱,被教导,和感化别人女性没有其他可以串起事件的办法了吗?德富芦花或成最大赢家(X感谢各位美人,尤其是松平姐弟支撑我忍完?

被低估的一部大河,在众多幕末背景的大河剧中,这是最深刻的一部。山本八重从起初的铁炮崇拜到后来投身西式教育和红十字,代表了日本从效法西方军事到通过开启民智、确立民主制度来富国强兵的转变,对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本剧都是持反对态度的,结尾更有止战意味。全剧精华在于会津围城战那几集,拍得惊心动魄,而槽点在于,此前的倒幕与传主基本无关,此后的办学拍成了平淡的流水账,尽管有小田切让出场还是让人提不起兴趣。绫濑遥还是演出了八重的英武之气的,这个人太能活了,把所有同时代的人都耗死了,自己活到了昭和年间。

身为个历史白痴为了长谷川绫野刚跟古川第一次尝试看大河,前后拖了两年终于看完了。长谷川我无意见古川基本打酱油人妻那个角色简直孬种整天泪汪汪能力不足又爱作主害得手下一个个死。绫濑遥未看无感看了之后不喜欢,没发现有演技印象只留下一脸凶相。全集多个片头美,但女性化妆跟最后一集处理扣一星

只看了前30集和后面的零散几集。会津视角的幕末,势力繁杂,剧情线多。幕末可对比晚清,本剧不少体现霓虹武士道(死脑筋)的一面。官职代代相传导致霓虹阶级严重固化,到19世纪还没大一统,一个明治维新直接跨越千年进程。。。本剧精华在于鹤城之战,震撼感人,但对武士道渲染、赞美过度(白虎队还没遇敌就集体切腹,实在无语)。落脚点在反战,在“军阀”斗争之下提出“国家”的概念。缺点:女主到26集才参加战争,此前只能在家研究枪炮,从身边的男人那里了解时局,导致本剧作为女主的传记有点慢热。后面是女主和让叔办学校,兴趣不大,估计也不会再补了。

简直是日本从落后的封建社会走向近代国家建设的史诗。尤其是戊辰战争,可歌可泣,壮烈之极。比剧本更有冲击力的是历史本身。在那个时代,顺历史潮流之人,逆历史潮流之人,皆是可敬可爱之人。山本八重在当时女性社会地位极低的环境下尚且能走出一条自立自强的道路,让人佩服

只看了前30集和后面的零散几集。会津视角的幕末,势力繁杂,剧情线多。幕末可对比晚清,本剧不少体现霓虹武士道(死脑筋)的一面。官职代代相传导致霓虹阶级严重固化,外样大名几乎是自治状态,到19世纪还没大一统,一个明治维新直接跨越千年进程……本剧精华在于鹤城之战,震撼感人,但对武士道渲染、赞美过度(白虎队还没遇敌就集体切腹,看似知耻,实则懦弱,无法理解)。缺点:女主到26集才参加战争,此前只能在家研究枪炮,从身边的男人那里了解时局,导致本剧作为女主的传记有点慢热。后面是女主和让叔办学校,兴趣不大,估计也不会再补了。

首部大河(1-30话),工整细致,从容大气,幕末政争刻画高于会津日常。剧情在鶴城笼城战推至顶点,故落城后心已死不再追。细节美:照姬和歌、井伊茶道、獅童剑舞。黄金配:绫野容保(忠诚霊神附体)、染五郎天皇(大气)、榎木井伊大老(魄力)、小泉庆喜(二心殿)。鸡肋主:西岛觉马(筋肉有演技无)。

花朵不会怨恨令其散落的风,只会努力地绽放。明明都知道不可为之事不可为,八重还是勇敢地拿起了铁炮,会津藩主松平容保还是站在了幕府一边,吉田、西乡、木户还是义无反顾地在京都开始了革命。。。日本在动荡的时代有这样一批坚守自己信念的人物,实在是难能可贵。

正巧今天上午和《建党伟业》一起看,发现中国变法不成功的之处在于,文人没枪,武人没文化,如果中国有那么一两个如西乡隆盛般的人物,那变法也不是不可能。我极力反对历史必然说,很多事情明明是事在人为的,历史选择的结果是可笑的,愚昧的说法

那些血缘更近的父母悉心呵护养大的孩子反而不能理解这份爱的可贵,才不会去珍视去感恩呢,反倒是收养的亦或在困苦中长大偶尔才被呵护的孩子才真正爱着父母呢。比如秀家和秀秋,该剧的会津和御三家,松平容保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奈何队友个个二五仔。

获得奖项

  • 第79届日剧学院赏
    第79届日剧学院赏
    提名:最佳女主角 / 最佳男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