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安乐(2017)
ArmomurhaajaUP:2025-01-20

评分:6.5
导演:泰穆·尼基
编剧:泰穆·尼基
主演:马蒂·奥尼斯马 / 亚里·维尔曼 / 汉娜迈亚·尼康德 / 海奇·诺西艾南 / 皮拉·潘蒂宁 / 乔科·普罗兰托 / 桑图·卡沃宁 / 阿里娜·汤姆尼科夫
类型:剧情 / 惊悚 / 恐怖
片长:84分钟地区:芬兰
语言:芬兰语
影片别名:我的宠物杀手(台) / 安乐死 / Euthanizer
上映:2017-09-07(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IMDb:tt6505968
死于安乐简介
《死于安乐》是一部芬兰的黑色电影。维乔·豪卡是一名50岁的机械修理师,他的副业是帮别人将他们的宠物安乐死。佩特里·卡图跟他的狗合不来。他试图杀死它,但是下不去手。于是他花钱找维乔来帮他做。但问题是,维乔从不杀健康的狗……
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编剧泰穆·尼基 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泰穆·尼基
获得奖项
- 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最佳编剧
提名:金麒麟奖
简评
【芬兰 申奥片-91届】昨日看了《犬舍惊魂》,今日《死于安乐》,都是借动物讨论人性,也都是以复仇结题,此片在剧本上优于前者,但总体却略逊前者。“痛苦的尽头,总有一定的美。”优美的歌声使得死于安乐,就如死亡时的高潮,就如死亡后的重逢。“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造成的痛苦付出代价。”人与狗何异?带来的痛苦总由自己承担,人人皆想死于安乐。铃兰代表着幸福,几次铃兰的出现皆有其意。
看了十分钟就觉得这男主角嘴硬心软,按照这个电影的风格,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电影看了一半,每每有风吹草动我都觉得是在给男猪立flag,我猜这男主角必死无疑,没想到啊没想到,最终男主角的下场比我想象中还要惨,编剧居然给了信奉人道主义的男猪这样一个不人道的结局。加一星给结局,这个结局挺有嘲讽力度的。认同编剧,人生真相的荒谬和黑暗的程度根本是凡人难以预测和想象的。
古怪的芬兰电影,民族特性不一样,思维逻辑难以理解,味道还不错。其实叫安乐死,主角是一个低价甚至免费为主人处死他们不想要的生病动物的古怪老头。放心,这绝不是什么温情脉脉的动物爱好者片。暴力,克制和隐忍下的暴力,隐藏在复杂的人性里,一触即发。几乎每个男人都很暴躁,被烧死的蠢男人,平时状态下肌肉随时都是崩紧颤抖着的,你不知道他们下一秒会干什么,很可怕。追求公平和赎罪到了病态的疯狂程度。从头到尾,很不安。一群没有进化完全的海盗。
窒息性爱与无因暴力,倒也符合北欧冷冽的气质,都是静谧之外另一种疯狂炽热的情感宣泄。然而探讨安乐死与死亡的关系自己都逻辑混乱,到最后都未能将年幼时的阴影、与父亲相爱相杀的纠缠、对宠物与人延伸到社会制度的剖析等脉络清晰的交待出来,主角之外的所有人物都依照他的爱恶来呈现,让整个议题都显得单薄;以暴易暴到了结局无法通过死亡结束,只能等待下一次安乐死,真讽刺。
影片从一开始就充斥着“因果报应”的核心元素,每一个角色都不同程度上承受着曾经的“因”带来的“果”,而无一例外却都是错误的“因”和可悲的“果”。是的,无论你信与不信,因果报应都在不停地发生着。而区别在于,一些“因果”是自然发生的,这让观众感到理所应当,比如佩特里偷了轮胎结果丢了工作;另一些“因果”则出于人为,这就让人感到不安,比如维乔让兽医诊所的女士为死去的动物道歉、下葬。而当一些自然的“因果”与人为的“因果”遭遇在一起时,又让人不置可否,比如维乔的爸爸因从前恶习缠身造成家庭碎裂从而在晚年饱受痛苦似乎是合理的,但当得知这一切是维乔故意而为时又觉得那么冷酷、无情。由此,究竟什么样的因果是合理的,什么样的因果是过分的呢?
有一个独居老哥专门帮别人处理生病或者年迈后受折磨的宠物,因为宠物医院的收费太高,老哥收费低,所以大家都愿意带宠物去老哥那安乐死。不过,芬兰人对安乐死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后来一个二逼带着健康的狗来要求老哥处死,老哥偷偷把狗养着,然后被二逼发现了,叫了几个人来当着老哥的面把狗烧死了。剩下的高潮就是老哥怎么报复那几个烧狗的二逼了。具体可以参考在《疾速追杀》中,狗被杀了,基努·里维斯是怎么办的。最后为了点题又安排了一场戏,我觉得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