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庭(1950)

评分:7.7
导演:安德烈·卡耶特
编剧:安德烈·卡耶特 / 夏尔·斯巴克
主演:Michel Auclair / Antoine Balpêtré / Raymond Bussières / Jacques Castelot / Jean Debucourt / Jean-Pierre Grenier / Claude Nollier
类型:剧情
片长:102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法语
影片别名:裁判终结 / 裁判结束 / Justice Is Done
上映:1950-09-20(法国)
IMDb:tt0042625
刑事法庭简介
这部影片是法国导演Andre Cayatte 1950年之力作,为1950年法国电影空洞时期填补了一定的空白。
电影讲的是法国的司法改革,为了显示司法的公正性,法国政府改革了开庭形式。20个从法国各地各行业邀请来的人成了新式法庭的临时法官,审判的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罪人,为了爱情她甘愿受到惩罚。在审判期间,每个临时法官的生活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对“罪犯埃尔莎”的判决更是难上加难。影片让我们清晰的了解了法国司法改革的全过程,把50年代的法国风貌很好的展示在我们的眼前。
第11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安德烈·卡耶特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惊悚冒险电影类 金熊奖安德烈·卡耶特
获得奖项
- 第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Golden Berlin Bear —— Best Crime or Adventure / 惊悚冒险电影-金熊奖 - 第11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 第1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获奖:最佳外语片
安德烈·卡耶特 André Cayatte导演
马塞尔·穆鲁基 Marcel Mouloudji演员
André Numès Fils André Numès Fils演员
罗伯特·摩尔 Robert Moor演员
Claude Nicot Claude Nicot演员
西尔万 Sylvain演员
简评
剧情松散、节奏缓慢、蜻蜓点水。在法律条文未对安乐死问题做出规定解释时,欧陆法系国家尝试英美法系陪审团制度式的临时法官制度,体现的决断者的随性、惯以道德判断、为法庭外的个人生活所影响等等“不专业性”造成一起至少是现在看来未免量刑过重的案件判决。
102min. 相比于《十二怒汉》,剧情不太紧凑,影片没有花大力气着眼于法庭现场和裁决现场,而着重表现陪审团成员在案件之外的生活变化及变化对个体的影响。影片在开始不久导演就告诉观众女人是无辜的(这也就不需要专注于法庭的审理过程),但裁判结局却是不公正的,影片的思想可以说比当时大多数影片超前。
有点法国12怒汉的味道,就是太松散漏洞太多,电影的着眼点并不是这个案子而是那二十几个陪审员所谓的临时法官。。。由一群毫不相干的社会各阶层的所谓好人组成的陪审团就会客观公正吗?这部片子要告诉大家的是即便如此司法也很难公正,只要是人就会有偏见就会受到很多东西的影响。PS结尾旁白太多余了。
劇情的編撰太過散亂,未能圍繞在審判的主軸上發展,導致有些情節是莫明其妙的參雜其中,對於司法改革或影片中的訴頌事件並未有價值批判,愛一個人往往是不計任何代價的付出,非局外人可妄加批評的,由事情的表面很難推測實質原因,更何況僅僅是在法庭上的短時攻防,所以才會有私持已見而害死自己的妹妹。
几位临时法官因日常的生活情感经历,以个人感性而又主观的判定而造就了影片中的不公正的判决,可以说此片是对司法不公及对司法制度的批判。但影片对此探讨得过于表面,中间一大段过多的描述临时法官们的日常生活,是的剧情拖沓无聊,使得这些本应是这部片的“佐料”反倒成为了“主菜”
法庭制度的改革,陪审团对被告终极的界定,这在上世纪中叶的法国,算得较为“公正”的评判,来自不同行业的临时法官,自我情绪的介入,让一个仅为爱情的无辜者成为了牺牲品,这与十二怒汉的思维大战不同,漏洞显而易见,悲剧无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