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局(1976)

Family PlotUP:2025-06-11

大巧局

评分:7.2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恩斯特·莱赫曼 / 维克托·坎宁
主演:凯伦·布莱克 / 布鲁斯·邓恩 / 芭芭拉·哈里斯 / 威廉姆·德瓦内 / 埃德·劳特尔 / 凯瑟琳·内斯比特 / 凯瑟琳·海蒙德 / 沃伦·肯梅灵 / 伊迪丝·阿特沃特 / 威廉·普林斯 / 尼可拉斯·科拉山多 / 玛吉·雷德蒙德 / John Lehne / 查尔斯·泰纳 / Alexander Lockwood / Martin West / Elisabeth Brooks / Carl Byrd / Dee Carroll / Dick Cherney
类型:喜剧 / 惊悚 / 犯罪
片长:12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家庭阴谋 / 奇案
上映:1976-04-09(美国)
IMDb:tt0074512

大巧局简介

茱莉亚(Cathleen Nesbitt 饰)年事已高,家财万贯,可是没有子嗣,也就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者,为此,她找到了女巫师布兰奇(芭芭拉·哈里斯 Barbara Harris 饰)。茱莉亚告诉布兰奇,她的妹妹曾有一个私生子,被她送给别人抚养,如今,她想找到这个可怜的孩子,让他继承家产。
  就这样,布兰奇和情人乔治(布鲁斯·邓恩 Bruce Dern 饰)一起展开了调查,得知领养茱莉亚外甥的那个家庭全员葬身于大火之中,而放火的不是别人,正是他们想要找的那个人——爱德华(威廉姆·德瓦内 William Devane 饰)。如今的爱德华改名换姓,成为了一位珠宝商,狡猾的他害怕当年的罪行曝光,于是雇佣了当年帮他脱罪的马罗尼(艾德·劳特 Ed Lauter 饰),让他将布兰奇一行人杀死。

简评

在《大巧局》里,最使希区柯克感兴趣的是,从一个几何图形过渡到另一个几何图形。首先,是两个平行叙述的故事,然后是这两个故事汇拢交错在一起,结尾时只形成一个故事。这个结构使他兴奋,给他的印象是要面对未碰到过的困难。恶人的弱点正是影片的弱点,希区柯克再次将曲折紧张的绑架和幽默结合起来,然而反响平平。希区柯克的电影生命,唏嘘不已,他真诚残忍,凡是爱情场面都拍成凶杀场面,凡是凶杀场面都拍成爱情场面。银幕上都是溅上的血迹、烟火、叹息、叫喊、眼泪……希区柯克的电影做爱与死亡合二为一。

要不是结尾最后一个镜头,差点以为希胖晚节不保,封笔之作拍出ESP这种70年代俗套设定。电影保证了希区柯克常见的误会套路,A找到B因为事情C,B以为A知道事情D。巧合,偶然,谋杀,悬疑,一部呈现所有元素的盛宴。希区柯克对后世悬疑电影的影响之深远,而70年代的爱情喜剧的路数,又对《大巧局》产生了作用,没有了正义骑士加里格兰特,没有了psycho,没有了无助的女性受害者。最后一部作品好像没什么波澜,也当然没有失败。并没有查到希区柯克为什么后来不拍新片,可能是年事已高,在本片上映四年后因病去世。

这部片子没什么太大的感觉,甚至以为是他比较早期的作品,居然是最后一部。我觉得这部应该在我心里要排到倒数去了。刹车失灵那段戏比较让人吊着胆,以及整个片子的性元素跟以前比明晃晃很多,除此之外好像没啥。

两组人马,粗俗狡黠的灵媒的哥,冷酷干练的雌雄绑匪,两条线索,侦查与反侦察,不可避免地相交,灵媒的“超能力”起到了讽刺性的效果,让这种廉价的“巧合”戏码增加了一些意味。加油站大叔死后,在墓园俯拍的那个镜头和《火车怪客》开头交错的铁轨镜头都可以看作是“情节的象征”。车库和密室的设计令人印象深刻。结局实在是妙啊。

希区柯克的完美收官。真是精彩。这一部似乎和之前所有的希氏作品风格迥异,但悬疑感依旧十足。画幅改变了,铺陈也变多了。剧情跌宕,细节生动。水晶球开场就很棒。盘山公路那一段真是惊险刺激,结尾的暗室斗争亦颇惊险,让人随时捏着一把汗,这时导演故意不用任何音乐,四下寂静,仿佛能听到掉针声,观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然而突然来了个戛然而止,干净利索把匪徒锁在墙内,观众还没反应过来,坏蛋已经被绳之以法。真有意思。片中多有喜剧元素,可见导演的幽默感。而希区柯克大师一生从影,数十年如一日,拍过的各色镜头简直数不胜数,用过的各种技巧也是丰富多彩,然而这位电影大师这传奇一生的最后一个电影镜头,居然是芭芭拉对着摄像机调皮地眨了个眼,似乎是个轻松的告别。这个收场真是意味深长啊。9分。

【8】我感觉这是希胖最被低估的电影之一了!这简直就是希胖经典电影元素的大集合!从开头公路上那个惊艳得令人拍手叫绝的转场,到中段节奏紧凑的双线并行,和结尾典型的希式高潮,都非常精彩!通灵师那条故事线层层剥笋式的侦探解谜十分有希胖早期《房客》《辣手摧花》等侦探片和间谍片的影子;中间一段荒山公路上的汽车失灵非常有《西北偏北》的味道(这段大量POV的运用简直刺激到爆!);勒索犯那条故事线则是承载了希式犯罪片的精髓。一头一尾还加入了一些神秘主义和超自然元素,喜欢!!!

张爱玲吐槽Family plot居然翻译成《家庭阴谋》,真是翻译笑话,因为family plot是祖坟的意思。看了这一段我就想来看看到底应该叫什么。结果发现现在译做《大巧局》。大巧局确实是很贴切的,若是叫“祖坟”或者“家族墓园”都很不合适。

双线展开,精妙融合,完全猜不到下一幕的剧情走向;初看一头雾水,拨云见日之时方知构思之绝妙,私认为希区柯克叙事结构最为精巧的一部影片!“用开车险些误撞完成角色视角切换”、“玻璃上的希胖剪影客串”、“打破第四面墙的眨眼微笑”......处处皆为神来之笔;“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悬崖飞车”一段更是创意与惊险齐飞,手心捏汗、心脏狂跳,即使现在看来依然如坐过山车般刺激?

看的最后一部希区柯克,写了篇万字长文《史上最牛路人甲,没有之一》,可以说是全网最详尽地文章了。《大巧局》据上一部作品也已有四年,将自己隐藏在磨砂玻璃后面,完成最后一次出镜,完美谢幕。密室环节味同嚼蜡,塑造的女神棍差强人意,倒是下坡路上的追车看得人心头一颤,险象环生。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指导的所有作品已看完(53部),实际上这一条也是补标。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布莱克的一次媚眼,总结性地为希胖画上句号。故事鸡肋了点,看得出来力不从心。

至此技艺已非常娴熟但剧本普通,双线叙事交织略显生硬,整体相对工整和平庸,但布兰奇最后留下的看向屏幕外的俏皮表情非常灵动,或许是希区柯克留给观众的最后彩蛋?以及出租车司机果然是影视作品中最神奇的职业…

希胖最后一部长片,隔了这么久才看。可能是太喜欢他标志性的50年代了吧,70代之后的作品总是不想看,自《艳贼》之后就没有了标志性金发大美人和风度翩翩男主角,整个70代已经摒弃了当年的优雅之风,演员们算不上惊艳,本来挺icon的金发美女居然戴假发,短发女主太像安娜法瑞丝了。可是平心静气看下来,是一部工整的悬疑片,内容有趣,悬念足够,主观镜头惊险十足,当然的确是西北偏北玩剩下的。绝对是部合格的电影,只是想到它出自希胖之手,难免有些难过。

时隔五年第二次重温,故事结构、剧情交代都很讨巧,尽管出场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看下来也很顺畅。【剧透】假灵媒伙同男友通过调查让老富婆对女主通灵坚信不疑,女主为了酬金决定帮老富婆找到早已不知身在何处的唯一继承人。而这个继承人早已成了犯罪份子,并通过诈死隐姓埋名,得知有人在追查自己的真实身份,继承人与假灵媒展开“生死搏斗”。

获得奖项

  • 第34届金球奖
    第34届金球奖
    提名: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Comedy or Musical
  • 第39届土星奖
    第39届土星奖
    提名:最佳DVD/蓝光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