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浪鼓咚咚响(2020)
UP:2024-09-22
评分:7.4
导演:白志强
编剧:白志强 / 高峰 / 韩志暄 / 张光辉
主演:惠王军 / 白泽泽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97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 陕北方言
影片别名:Like Father And Son / The Rattle Drum
上映:2023-02-25(中国大陆)
IMDb:tt11311978
拨浪鼓咚咚响简介
本片呈现了一个痛失爱子的寻仇货郎和一个寻找父亲的孩子从不共戴天到形同父子的感人故事。这段寻父之旅使充满复仇心里的苟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使寻找父亲的孩子毛豆找到了心灵归宿,二人相互救赎了彼此。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最佳影片(提名)白志强
获得奖项
- 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提名: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
- 白志强 Zhiqiang Bai导演
- 惠王军 Wangjun Hui饰 苟仁
- 白泽泽 Zeze Bai饰 毛豆
- 高峰 Feng Gao编剧
- 韩志暄 Zhixuan Han编剧
- 张光辉 Guanghui Zhang编剧
简评
比想象中拍得好,隐藏于喜剧中的写实影片,带有浓郁时代色彩和乡土风情,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西北。在这个时代,愿意回眸过往、愿意关注小人物,竟成了一种稀缺,每天都是伟光正,连厌恶都少了,更多的是麻木,以至于情境回到十多年前,也不禁努力回想自己经历过得,并没有那么光辉的时代。主题聚焦于留守儿童,但并非一味的苦涩,把如父如子那种感情建立的过程描绘得很自然,令人感动,透过表面的剧情,其背后留守群体的社会话题不仅仅是值得关注想象,早已成了现实的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除非,影片的意义非凡。
整部片子我都被不符合时代的生活环境所困扰,除了奥运会广播和刘欢唱的《我和你》之外,完全没有觉得导演在“符合时代”上做文章,那么这是一个借用2008年的时间背景讲一个实际发生在2018年的故事吗?(比如2018年的时候根本“不可能”发生这种事情。)一开始我是无法和里面的人物共情的,两个都是失意人,都失去了最亲的人,都生活得比较窘迫,都有性格鲁莽的一面。从拨浪鼓被弄破开始我就一直提心吊胆,刚发生的时候害怕被发现后毛豆被苟仁打,后面分别的时候担心苟仁花了一大笔钱误了很长时间的工送走了已经产生感情的毛豆后需要独自面对这个破掉的拨浪鼓。当我看到那个创口贴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我的感情像毛豆的眼泪一样喷发,内心也变得柔软,这个创口贴太好了,贴住了我的冷漠与不信任,贴住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一个丧父,一个丧子,两个孤独的灵魂就此相遇。叙事缓慢但不枯燥,一点点给出人物隐秘的线索。放烟花的那场戏很感人,毛豆哭着一直在问“是给我一个人放的吗”,与开头呼应-没钱买炮就偷其他小孩的炮。烟花短暂,但那一刻绽放的绚烂足以治愈受伤的心灵,一如毛豆与苟叔的相遇,相处的时光虽然短暂,但这段时光也足以深埋在彼此的心底,成为各自勇敢生活下去的动力。影片设置了一个疯子的形象,很明显第五代的影子,但是这个疯子的设置有点不明所以,第五代导演的疯子是与文革创伤有关,那本片的这一形象有何寓意。部分地方出背景音乐有点突兀,不是很舒服。视听语言方面中规中矩,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影片体量较轻,只是呈现而少了些反思批判。“父子”关系的慢慢建立笑中带泪,令人信服,陕北农村底层人民生活状态刻画也比较还原,贯穿始终的方言,窑洞,汽车旅馆,出租屋,建筑工地,货车司机的公路生活,农村庙会赶集,多处手持跟随,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互动,有生活真实的粗粝感。但整体略偏平淡,未设置明显的戏剧冲突,前期镜头语言还比较冷静克制,后期公路片喜剧元素进来就稍微套路了一些。主线背后很多映射的社会问题未说破症结,比如孩子治病钱被坑无法讨要就只能活活等死,农民工进城最终却只落得草草包尸还…太多苦难不公却心照不宣不能质疑追问不敢明言,心知不会有结果便只好默默忍受,因为自身苦难,所以能共情他人的苦。影片情感控制精准,最后一个镜头让人瞬间垂泪。生活还要继续,粘上创可贴的拨浪鼓还会咚咚响。风吹过苍茫,土地荒凉。
好难看的煽情片,太老套了,每一处煽情音乐一响,都让人头疼,情节设计好刻意,编写的成份很重,真实性太差了,这种一大一小,开始不合后面和解的片子,从成熟导演到学生作业都拍烂了,这里面人的很多遭遇你不能说和他们自己没关系吧,这两人其实挺讨厌的,而创作者并没有站在一个客观立场去剖析,还是同情的视角,太low了,太低劣的同情,把《白丝带》的文本给这导演,他怕是能把那几个孩子拍成替天行道,男人的遭遇这点破事讲了多少年了都,还遇到一点逼事就拍成电影,有什么可讲的,而且都什么年代了,还写“你是不是男人啊”“像个娘们”这种台词,而且你还在同情歌颂这种人,真让人头大,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去同情可以去和这些人怎么怎么样,但这是电影,是创作,要有思考,要有表达,
影像的社会意义大于艺术表达。剧作太过匠气,摄影中规中矩,配乐尤其平庸(应该是没钱的缘故)。每一场戏都目的明确,全是技法,没有才气。最大的惊喜是演员给的,有素人的陌生感又不缺少专业演员的感染力,看了幕后纪录片才知道,原来小演员某种程度上是在演自己。影片中的呈现出的21世纪初的陕北县城面貌很丰满细致,相对于河南,山西,北方的陕西似乎在现实主义电影中不够令人印象深刻。这部电影让我对陕北的印象终于从路遥的平凡世界往后推进了一步。导演是有社会责任和乡土情怀的。他值得更多关注和机会。
一部看晚的佳作。如果看了答谢首映,见了导演和主演,听了太多赞扬,还看电影后,看到满是纯粹,充满惊喜,就证明了它的优秀。导演对了,剧本对了,演员对了,一切用心了,就都那么的鲜活喜人。如今,一点都不浮躁的电影太少了 ,规整的视听语言,清晰的故事线人物关系,对生死诗意的刻画,人情冷暖的展现。现实题材的基础上还能有诗意和温情,就更可贵了。导演一定是个感受生活的人,演员选的太棒了,据说都免费演出,respect。人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我们一直在寻找记忆中和想象中的港湾,可是有一天我们发现,因那个从此互相守护的人就在身边。
朴实而纯粹的两个人,一路走一路。苟叔放下了心里的执愿,毛豆是一个看过小世界的毛豆。虽然我一直好奇拨浪鼓后来怎么样了,但我还是觉得苟叔不把拨浪鼓给毛豆比较好。放下了就一定不能留念想吗?让小毛豆看到拨浪鼓上的创口贴有很多机会的。整个影片很流畅,他们在里面生活,经历无奈与欢笑,喜欢拨浪鼓掉下后毛豆逃跑的片段,苟叔以为他不放弃找爸爸,其实毛豆更多的是怕苟叔发现拨浪鼓坏了要揍自己。情感层层递进很自然,很喜欢。小演员真的牛。
看了白志强导演写的关于这部电影的自述,才知道这部电影背后的心思、努力和,值得五星!配音是地道的陕北方言,展现了萧瑟荒芜的黄土高原、清苦单调的窑洞生活。卖货郎苟仁开着一辆小货车,往返于乡村和城镇,靠倒买倒卖杂货维持生活,日夜思念患病死去的儿子赖赖,悔恨自己无力救儿子;毛豆,留守儿童,被奶奶哄骗着说爸爸去外地打工,实则爸爸早已因意外去世,天天期盼着爸爸回家,给他看自己考的一百分的试卷。苟仁思念已亡的儿子,毛豆思念已故的父亲,两个人因为无法诉诸的感情而深深地联结,在彼此身上都找到了安慰和拯救。影片的最后,苟仁将自己一直视为珍宝的赖赖的拨浪鼓送给回到老家的毛豆作为离别的礼物,毛豆拨着拨浪鼓追着苟仁开的货车跑,嘴里喊着那早已熟记的叫卖声,很感动但是不难过,因为他们都获得了继续坚强生活下去的勇气和爱!
这是第一次拍故事片,有点像邱炯炯。这个故事其实就是讲黄土地上普通人的生活,也是中国大多数人的倒影。陕北黄土高原上的苦难已经太多,从柳青到路遥,都在写这片土地。柳青是榆林市吴堡县人,也是路遥敬爱的作家。而路遥正是榆林市清涧人,是本片导演和两位主演的同乡,故事就发生在清涧,片中台词也提到了这位大作家。我高中时期非常喜爱路遥,拜读了他的全集以及一本传记,他称得上是用生命写书的人。而白志强导演关注留守儿童,给本片赋予了一些温情。片中的陕北方言与风俗真的很有意思。剧本也是基于真实,陕西清涧白姓是个大族。而惠王军是导演小学初中的同学,本来是开出租车的,为了演戏也是成了戏痴,看完电影之后他也是止不住眼泪,情绪很激动。总之是能打动人的一部电影。能推出这样一部电影,也是极为艰难,感谢投资人与大象点映吧。
小成本电影,肉眼可见的没钱,如果再有点钱的话肯定会更好,视听上已经做到可以做到的最好了,故事平淡一些,但贵在情感充沛,这样的一部电影,就像导演把一腔热血洒在你面前,实在不忍再去苛责。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发展过程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老人们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照顾孩子,导致大量的孩子其实处于没有监护人的状态,这些问题不是一部电影解决的,也不是一年两年能解决的,但是有人愿意把这些问题拍出来,并且还拍的不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片能进行发行放映就已经成功了。
一个是留守儿童,想要出门去找寻外出打工多年未归的父亲。一个是货车司机,失去爱子四处漂泊总是记挂着那咚咚响的拨浪鼓回忆。这样的两个人相遇后,注定要一路同行互相填补各自内心里的空缺。孩子找父亲那条线,因为是主线相对容易能想象得出。货车司机自己孩子的副线,在电影开始处早有提示,不过磨刀霍霍的架势可能有些演绎过头。如果前面不铺垫,在后半程直接揭露司机孩子的事,又可能会显煽情,总之是挺难处理的。货车司机这个角色设定还是偏善良,两人在车上第二次相遇导致损失几千块,孩子后续又闯祸使他损货又赔钱,带孩子住高级酒店,临别还送大把钞票。庆幸孩子能遇上这样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