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冒经理(1988)

UP:2024-05-09

傻冒经理

评分:7.6 导演:段吉顺 编剧:王培公
主演:陈佩斯 / 陈强 / 宋丹丹 / 冯远征
类型:喜剧
片长:90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之三 / The Silly Manager
上映:1988
IMDb:tt0351712

傻冒经理简介

“比家美”旅店的经理二子(陈佩斯 饰)经历一番风雨,终于将旅店搞得有声有色。不料二虎的一根筋却令他处处不讨好,一次听音乐会时遇到工商局的老齐没有票却不懂得让票,张大菊趁机让票讨好。没几天,张大菊的“菊香”旅店在“比家美”对面开张了,“菊香”旅店利用一批美貌妖艳的女子吸引顾客,“比家美”生意大幅下跌。二子为了对抗“菊香”,借钱重新装修旅店,岂料麻烦一个接一个……

简评

电影的优点是极尽讽刺之能事,各种机关脸难看,事难办,刁难勒索个体户,即使被二子举报,也不忘打击报复。缺点:麻杆和英子换了新演员:冯远征和宋丹丹,即便如此,包括二子在内,人物性格都发生了扭曲的变化。虽然二子因举报信飘飘然,很难想象他对英子的态度。虽然麻杆喜欢英子,也很难想象他会去构陷二子。电影一方面在宣扬二子这种“个体户咱也是北京的个体户”的态度,又没有去否定他轴的态度,但是另方面又给人物带上一个悲剧收尾的枷锁。让人很难判断导演的意图何在,甚至让人觉得是为了折磨角色而破坏设定。

陈佩斯发亮肉眼可见变化;和平女士演英子不可;才发现小豆是少年康熙啊;免费教育哪有了;和平与徐小丽积怨已久;杏花不是顺子媳妇吗;现在不是讲民主了吗,那民主是你讲的?太讽刺太难受

故事上承《父与子》和《二子开店》,麻杆儿从梁天换成了冯远征,英子从安雯换成了宋丹丹,还有三十多年前的梁冠华、雷恪生、宋春丽以及还在世的穆铁柱。相较于安雯,和平女侠更像个北京胡同姑娘,但少了几分妩媚和娇俏,而陈氏父子那种下海成风、改开初期时既想要搞活创收,又想要坚持做人的原则和善良的秉性的矛盾演绎得活灵活现。虽然有喜剧的外壳,但骨子里其实是一出悲剧,它用力透纸背的讽刺,将从工商、城管、税务、街道到卫生所有和公权力沾边的部门一边是对基层的官僚习气、一边是对利益的见猎心喜、贪得无厌和寡廉鲜耻刻画得入木三分,在社会转型期中坚守良心道德往往是需要付出很高成本的,想要挣干净钱非常困难,对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很尖锐的批判,主要角色塑造都比较全面丰满,北京味儿十足。

本片从一个小人物的视角出发,反映出社会中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官员与平民之间的碰撞,两代人之间的碰撞,突出了当时处于变革中的中国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就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而言,我只能说当时那个纯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电影人的避重就轻和闪烁其词与当年电影人的果敢和胆识相差甚远。

被低估的好片,最后的结尾处理得很好,还好不是一个大团圆结局。看片时竟让我如此讨厌宋丹丹的角色,某些人人模狗样也实在可恶,有点权力就作威作福。这部片里的好人比《二子开店》里的又少了不少

有些内容目前的国产电影是暂时拍不了了,情节断裂感依旧比较严重。角色方面,好几位换了演员,特别是英子换了宋丹丹扮演确实和上一部不太像是一个人(变成个土妞了),继第一集的妞子后,这一集里之前出场的顺子也消失了。

虽然是喜剧,但是笑过之后发现还是挺心酸的。如果这是一张漫画,那绝对是讽刺类型的。好人被当傻冒,当全社会都这么嘲笑傻冒的时候,我们就都变成骗子了,挺现实主义的,很多环节感同身受~~

个体户故事。“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到第三部已经有非常明显的外在叙事元素的变化了,第一部《父与子》还是局促在都市乡村四合院,只出现了个北京前门;第二部《二子开店》开始开旅馆;第三部城市形象非常无处不在,北京火车站、服装摊等,主人公已经听上音乐会了,旅馆行业也开始了竞争,还开始揭露腐败了。80年代警察可以被刻画成这样哎。取景有北京西直门

剧情延续第二部,在老爹撤资以后卖血救回来,在本部的开头,生意红红火火,然而一次和英子的约会因为碰到税务局的老齐没让票成为本片的一颗炸弹,引爆了新的问题,连续的税务针对,各种巧立名目和故意找茬,甚至还引来竞争对手打压,而二子也不得已走上各种路径寻求拯救,写举报信被老爹骂明白后后悔已晚,私下卖发票帮助客人多报销,被对面发现举报……最终二子还被集体开会“发配”到锅炉房,无奈的二子只能孤独地走在大街上,这部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整个系列对体制讽刺最狠的一部,道出了改革开放初期个体经营的无奈,即使是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是在我们身边上演,令人气愤却又无能为力。

极大讽刺了改革开放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政府机关人员的腐败和盛气凌人,普通老百姓做生意不容易,故事很现实,并没有大团圆,二子一根筋不懂得变通最后悲剧收场,那个年代真的是敢拍赶讽!

悲哀的是本片针砭的时弊仍然存在,并且更甚。二子的悲剧就是“接近权力的人己为自己就是权力。”。他飘了,他活该。英子的离去是注定也是必须,他虽然可爱,但是个傻冒,就算是个可爱的傻冒,还是傻冒。

作为一个系列整体,[傻冒经理]接替着[二子开店],像是延续了旧的故事,也像是一次重新演绎。陈佩斯再次饰演核心人物二子,他的表演动作无不彰显出卓别林式的神采,营养汲取于他们共同描绘的社会肖像:各行各业的公民、市民、埋没无名的小人物。电影首先引人关注的在于接二连三发生的事件,关于私权公权界线不清引发的小闹剧(在门前三包的问题上彻底爆发),二子(包括他的父亲)的处世准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几乎失灵,而故事之所以还在演进,英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这一发端于私人自性的爱情关系所激发的自觉自愿,弥合了两人之间对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虽然结尾无可避地走向了宿命论式的悲观失败,但比之更加重要的,是这部电影始终不断的现代批判意识和情感关怀,似乎还在继续推动着二子,于踌躇中寻找生活的方向

傻冒经理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