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楼上(2022)

UP:2024-04-18

演员表影评剧照
塔楼上

评分:7.4 导演:洪常秀 编剧:洪常秀
主演:权海骁 / 李慧英 / 宋宣美 / 赵允熙 / 朴美姬 / 申锡镐
类型:剧情
片长:97分钟地区:韩国
语言:韩语
影片别名:上楼 / Walk Up
上映:2022-09-11(多伦多电影节)
IMDb:tt21404804

塔楼上简介

一位中年电影导演和他多年未见的女儿一起,参观了一栋由室内设计师拥有的建筑。他们来是因为女儿也希望学习室内设计。设计师拥有这栋四层楼的无电梯建筑,她带他们逐层参观她所做的装修。他们三个人进入每一层的房间张望。影片以这种方式开始后,我们又重新从底层开始,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第70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金贝壳奖(提名) 洪常秀

简评

《塔楼上》是洪常秀现阶段的又一个小高峰,如今的洪常秀显然已经非常成熟地搭建起拥有鲜明个人美学特征的电影范式,在这浓重的作者引进下,却依旧可以在细微处有新的探索尝试,这是洪常秀如今逐渐可以列入大师之列的主要原因。《塔楼上》便是在影像中,洪常秀首次建立起了单一空间迷阵,把空间当做了叙事的重要符号。时间交织是导演的惯用叙事手段,而将几段时空安插于一座塔楼之上,不同的楼层划分出不同时空,却也又相互钩联。攀登塔楼的过程,便也是对爱情探求和认知的过程。故事依旧是洪常秀惯用的故事,但空间的介入无疑给又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切入与理解的通道。也为曾经无形散落的情感时空,提供具有寓意的符号实景载体。

作为显性的共时性结构,同时作为坚固的物质能指,洪常秀的塔楼实现了多重维度的隐喻凝缩:既意指着不同深浅的心理层次,又暗示着不同人物的情态位置,还表征着不同时刻的生活面向。随着影片推进,塔楼的纵向构造逐渐呈现为时间的历时转移,一切恰似博尔赫斯之《环形废墟》的文本设置。联系本部电影的主题,一方面侧重表现不同生活情境之下的“一人多面”,甚至于同一个体极其反差的矛盾面孔;另一方面,人的多变性似乎被暗示为一种社会性的”应激反应”,所谓多变不过应变而已,其宗旨或目的往往指向来自最下层、最内里的“恐惧”。这是一栋时间性的塔楼、一栋内在性的塔楼,与之相比,济州岛如同神一般遥远和虚幻,塔楼以外的外部世界如同异域一样陌生和可憎。通过时间的重置,电影的循环结局恰似某种超越时间的永恒困境:“溃败”的故事总会反复发生。

《四層公寓》仍然由大量酒桌對話構築,透過導演與不同人物的談話內容塑造角色歷史及性格。然而,關於角色還是剩下大量的未解之謎,時空變換究竟為虛為實也同樣沒有答案。而如果要說本片人物的對話多深刻(或者說,多麼日常)而能夠捕捉到什麼只可意會的微妙人性,我是無法同感。以一個有人做飯有人追捧有人買山參還手工醃製完再餵到他嘴邊還要躺在床上自怨自艾說自己還是適合一個人生活的老男人來說,我覺得他回家發現老婆女兒都希望他不在最好這段才是最真實的吧。好吧說到底可能這部片就是很自戀(as always)。

洪常秀在这部里把以前那些完全无过渡的强行推拉镜头变成了这部里完全无过渡的强行转场:一声不吭地十几年就过去了,最后一声不吭地几十年就又回来了。够狠。这个四层楼的装置我是买账的,好久没看到洪常秀的电影里有这么精巧的结构了。虽然还是同一阶层、同样职业的人讲些差不多的人生感悟,但最近几部洪常秀里,金敏喜越来越少,李慧英越来越多,还是有变化的;而权海骁这个人物溢出屏幕的中年感在这部里竟也还算可爱。另外,片中在第三层时男主说国外一个地方要做他的回顾展,请他去。现实中,这部片是22年拍的,而法国电影资料馆23年初做了个洪常秀的回顾展,大概率就是这个展…(所以和片中对话所预示的情况相反,现实中他还是带着金敏喜来巴黎了。至于法国电影资料馆是不是穷到如片中男主所说,只付了导演一人的机票,就不得而知了)

好有意思的洪常秀。塔楼上这一部电影极致地发挥了洪常秀的影像魅力,他用黑白的影像模糊了时间、空间以及人物关系之间的界限,随着螺旋塔楼的上升带给我们独特的感官体验。洪常秀运用了大量的空镜头和他独特的段落式音乐突显出时间的神秘,空间的无常,人物关系的转瞬即逝。就如同那螺旋式的塔楼,我们从平底而起向上走,每一层都是一次变化。洪常秀吸引人的往往就是剧作上的小而精,虽然看似简单,却用四层楼让我们体会一个人物的心里不断上升的变化再到最后的一种凝炼,从一种束缚走向释放,再到平地的一种日常。每一次对话,不论是否有趣,也不论是否有意义,都让文本有了一种极强的互文。洪常秀的电影魅力便是这样的影像文学。

看一部没有金敏喜的洪常秀片子,测试我到底是喜欢金敏喜还是洪常秀,最后发现洪常秀和金敏喜真的是互相成就。金敏喜那种慵懒、随性如同清风拂面的美,在洪常秀这种迫近内心的镜头下,所有的突发和意外都显得如此自然。话说洪常秀确实还是有点东西的,一栋楼,一个垂直的密闭空间,从下到上是身份角色的变换,每上一层其肩负责任的重量在削弱。最后又回到开始的状态,陷入循环,而贯穿始终的是男人永远处于被动,一直在被召唤、一直在等待。

我看第一遍,没怎么看懂。但也没看第二遍,而是去看了很多影评。根据本片的英文译名《Walk Up》,我更倾向于认为这部影片所描写的是,基于同一个男人,不同状态的分身。至于哪一个是真实的,在我看来,并不重要。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根据所处环境,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做出的选择,都会让我们在路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性格所致,可能大概率逃不脱一个共同的结果,就像影片中的男主角。他可以有成功的事业,很讨女人喜欢,但无论哪种境遇,都处于人生的被动状态。被制片人呼来唤去、苦等女友回来陪伴、被年长女性照顾,即使一个人孤独,都不是自我选择的。这应该是很难改变的部分,上帝或许可以做到,指引他去济州岛,但还是虚幻的。以上算是我对这部影片浅薄的认知,个人观点而已~

这一部洪在剧作结构上做到了空间与事件的高度契合,上一回看到如此精巧的剧作编排应该还是在《之后》。由叙事带出的人物以男主为中心结出一张丰满而缜密的人物关系网,女性作为客体出现在男性出入塔楼前后的不同阶段,错落有致,逐级递进,从一楼初识时的宾朋相带,到二楼的攀谈暗合互生情愫,最后来到三楼的相濡以沫、含情脉脉,男主与女老板间的情愫愈显热诚,而男主与旧友间的关系则消弭殆尽,两种不计分寸感的关系在此消彼长间生根发芽,带出人到中年的看淡或执着,伴随着电子门的开启闭合,见证着手中的红酒从满杯到饮尽,MINI车的离开与进场,将感性与自负封印在塔楼内,点上第二根烟带着谦卑的姿态迈入新的人生阶段。

2022的冬天,洪的创作和生活又一次勾连在了这个塔楼上,女儿是无法代表自己的,是逃逸的,而他的车才是他的身份也是他所属的空间,却驻足和流连在塔楼空间的个体中,影视寒冬和疫情一样一笔带过,生活还要继续发现。断裂的时间不同于小说家的电影一样的吉光片羽,仿佛是一场一年的沉思总结,生成了一连串面对他者的事件,同时生成了自我慰藉疗愈的阐释。洪常秀不断的旅行,国内国外,首都地方,包括自己的内心浅表和内里,也许这是洪的生命课题,也是他创造力释放的依靠共生,正因为这种无目的的寻找,才有不断与他者轻言细语的遇见,正因为遇见了他人才慢慢遇见自己内心的声音,旅行的灵魂与简单日常发现的叠加让他的艺术不但旺盛而且轻盈,日日是好日,因常而秀吧

18年《草叶集》之后的第六部电影,也是久违了的又开始从结构本身破局的电影,且以实物为引:除了酒,电子门解锁声也成为衔接的呓语。再抽入一种跳脱的、不稳定的时空,轻巧的微妙感也重新升起来了。说句题外话:老洪过去的电影里是没有亲子关系这一命题的,哪怕中年人也是尽可能没有包袱地恣意妄为。但从18年的《江边旅馆》起,除了20年的《逃走的女人》外,连续五部电影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亲子关系的情节,《引见》和《塔楼上》甚至有独以儿子/女儿为视角的一段戏。或许是因为年岁渐长、且与自己女儿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吧!(16年被曝光与缪斯的恋情),无论是医生的儿子还是导演的女儿,混沌的滥情中,亲情元素的入局倒是让近些年老洪的电影又多了一分看点。

①洪导继续开启他冷静旁观戏谑嘲弄世间男女的电影之旅,本片可简单概括为男主在一段时间内,与某楼各层女住户之间分别发生的日常对话,这些单独看稀松平常的片段一旦串接到一起,立刻令观众察觉到这些男女之间不简单的人物关系和若隐若现的人性秘密;②如果说这样的设计尚属洪氏作品规定动作,那么加分项来自最后一幕与第一幕在内容上的突兀衔接,使得整个故事形成一个循环或所谓闭环,立意的高度瞬间发生变化,仿佛在告诉观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样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③纵观洪导系列作品揶揄的对象,并无性别上的偏倚,倒似乎更集中于他熟悉的圈子,诸如设计师、导演、落寞画家、餐厅老板等,导演就曾多次出现(像《这时对,那时错》),或许有几分自嘲意味;④洪导作品的第一标签,不是「文艺」,而是「省钱」;⑤下一部别再黑白片了,お願い。

打不开的密码锁,喝不停的红酒杯,吐槽不完的电影观点,以及永远没完没了唠叨的洪尚秀……熟悉的演员,熟悉的导演风格,也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观感。乌比斯环的剧情设计,让男主角的生活故事兜兜转转画了一个圈,好像梦境与现实环境的不停穿插,迷失在自我生活里的人们已辨认不出真实的存在;而最喜欢的当属一个人躲在双人床上,脑子里不断回忆过去的那一幕,回忆的篇幅没有故意表现出来,而是以演员内心戏的方式,将回忆的对话复述出来,用背景音讲述剧情,所有的画面都要靠观众的联想,可谓是100个哈姆雷特的小品表演,拍摄的非常之高级,值得很多有导演抱负的人去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