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2021)

Herr Bachmann und seine KlasseUP:2024-02-09

剧照演员表影评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

评分:8.7 导演:玛利亚·施佩特 编剧:玛利亚·施佩特 / 雷因霍尔德·沃舒奈德
主演:Dieter Bachmann / Aynur Bal / Önder Cavdar
类型:纪录片
片长:217分钟地区:德国
语言:德语
影片别名: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级 / Mr. Bachmann and His Class
上映:2021-03-05(柏林电影节)
IMDb:tt14035048

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简介

在哪里才有家的感觉?在施塔特阿伦多夫这个有着复杂的排斥和融合外国人历史的德国城市,和蔼可亲的老师迪特·巴赫曼帮助他的学生们体会家的感觉。这些学生年龄在12到14岁之间,来自12个不同的国家,有些人还没有完全掌握德语。在退休之前,老师希望激发这些未来公民对不同工作领域、主题、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好奇心。看完这部引人入胜、让人感同身受的纪录片,让人不由自主地意识到,如果所有的孩子都能有幸拥有这样高情感、有耐心的老师,冲突就能通过讨论得到缓解,约翰·列侬的"想象"就能成为现实。导演玛丽亚·斯佩德和摄影师Reinhold Vorschneider向人们展示了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可以是一个壮观的过程-并将其精彩地呈现在舞台上,以至于电影本身几乎具有了某种英雄气概。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玛利亚·施佩特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评审团奖玛利亚·施佩特 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 火鸟大奖玛利亚·施佩特

简评

毫无疑问的五星怒赞!纪录片还没有到半小时的时候我就深知这一定是一部杰作!它一步步渐入佳境,令人思考感动!片名叫“巴赫曼和他的学生”,其实那一群可爱的学生们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天真可爱,无忧无虑,尽管他们都是“家家都一本难念的经”,却相互依赖彼此,纪录片的影响真实展现了快乐教育与寓教于乐的方式,巴赫曼不仅是一位优秀教师,他更像是学生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聚有耐心的方式无时无刻的不在体贴呵护他们,在他们的成长中需要一个这样的守护者,去保护他们,这样冲突就可解决,具有应试压力的教育就不复存在了;巴赫曼用唱歌,讲段子的方式来教育鼓励学生,这才是真正的高情商,高智慧的爱的教育,让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到这是他们温暖的家!穿越黑夜与清晨,你已不在感到害怕,而我的泪眼已朦胧...(10/10)

毕业的那天,学生们一个个和巴赫曼道别,最后离开的孩子,随口哼起了一首歌,歌词就是巴赫曼老师的名字,听到这无厘头的歌曲,巴赫曼笑了,当学生的声音消失在转角,巴赫曼老师独自一人,随意地坐在椅子上,望着孩子们摆放在一起的桌椅,不禁默默抹泪……这两年来一起的度过的时间,仿佛就在昨天,孩子们才刚开学,就好像一场舞台剧一样,我们在有限的时间相遇相识,我们投入其中,用生命去影响生命,用真诚去换取真诚……巴赫曼老师快退休了,也许一开始当老师也是为了养家糊口,但这样为学生着想的老师,真的太少太少了,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真的是需要学习的一件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当中一定会有遗憾,但能够在短暂的人生里相逢,真的很幸运。孩子如同一颗幼苗,当它开始生长的时候,给它阳光和水,给它温暖与爱。

以富有耐心的方式把近两百个小时的记录影片转化成三个半小时左右有一定剧情的故事性纪录片,尽管对于习惯了好莱坞式情节剧的观众而言,它仍然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但是当我们沉浸在这个微观的元宇宙,一个具有场景封闭性的小世界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建立的微妙互动关系,是如何影响和决定了他们接下来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教师的巴赫曼先生致力于在我们现在常识系统所认为的“政治正确”,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不仅仅是排除旧时代所留下的偏见,而且还要与“现在时”总是会出现的因为疏于考虑他人感受、偏见或教育的偏差而形成的对他人的误解和攻击性欲望,后者的解除才是一个艰难而需要长期展开的过程,不仅仅是政治正确本身。教孩子们正确地与他人相处,尽量减少通过标签来评判别人的风险,把跟所谓的正常不一样的行为去罪恶化,比如

211107北京歌德中心,冒着北京初雪去公共交通不是那么便利的798观看,但绝对不虚此行,电影让人感动,看完之后想拥有一位巴赫曼这样的老师;映后与导演的连线更让人了解这部电影,钦佩主创们!最初导演想拍一个异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结果在2017年上半年拍了200多个小时,在拍摄中和孩子们成为朋友,还辅导他们做作业,今年9月份终于让孩子们看到了这部电影。巴赫曼的退休生活很惬意,大家不用担心呢!因为素材太多,导演未来可能会剪一个巴赫曼自述的片子。随着孩子们对摄制组(教室里一般会有两台摄影机)的熟悉,很多内容都是孩子们自发的,摄制组只是给爱说话的孩子加了麦克风方便收音。最后拍巴赫曼老师后背+抹泪,完全是神来之笔,导演也没有想到呢!连德国的老师都是尽力让学生们走非职校道路呢,巴赫曼的音乐造诣很高!

音乐,对Gastarbeiter生活史的讲述,关于战争和历史、宗教、道德、爱、性、取向的讨论,以上种种自然且朴实地流淌在日常的学习和共同生活中,而不是离地的,或者(短评里的中国人所谓)“矫情的”。与此相反,一切努力都朝向考试排名的功利系统只会遮蔽真正重要的问题,是粗暴的、容易的,是一种懒惰和逃避。“考进985就好了”“别的都先放一放,高考完再说”都是欺骗,大学里等着你的会是新的功利游戏;当然,如果进入了一些top universities,就有机会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进行矫情的、离地的、傲慢的、故弄玄虚的、别有所图的讨论”——有没有导演拍拍中国学生上思想政治课都在说些什么屁话?

210920@资料馆。一次带职业滤镜的观影。看哭看笑很多次。片子拍得非常克制,巴赫曼老师独自开车我以为下一秒就要对镜头说话了结果并没有,就日常通勤而已。全片没有一个专门的采访,用的聊天也是巴老师跟同事朋友们的随意聊天(当然是有筛选的)。片子克制到最后一个煽情镜头——即将退休的巴老师告别毕业离校的孩子们,带着保加利亚“小兄弟”送的国旗色帽子,坐在空空荡荡的教室里,抹了抹眼泪——这个镜头拍的是一个背影。我想做一个像巴赫曼一样的老师吗?想。但我做不到。我太容易感到挫败和想放弃了。真想知道巴老师在学生屡教不进步、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想讨论时,是怎么继续坚持不放弃的。还有老生常谈的矛盾,顺应大环境会生活得更平顺,做前沿但正确的事情总会更坎坷,所以究竟要不要叫醒被社会催眠的孩子们?看到了移民家庭的漂泊,真难呐

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展现了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们的一种学习与相处方式,呈现了一种震撼与感动人心的教育可能。在这里,不同国家与种族的学生可以包容地共同相处,不同的个性可以得到自由释放,不同的话题可以得到充分的讨论,巴赫曼先生以一种耐心的循循善诱的方式引领这群学生。而在个性与常识思想之外,巴赫曼先生也不忘时刻提醒学生们分数本身的重要性。电影将不同种族国家的学生放在一起,显示了它关注的更深刻的社会主体,而课程中关于小镇历史与移民历史的讲述,也可以看出对此的一种思考。外部小镇的空镜头是一种空间的扩展延伸,联系历史本身,更是一种时间上的扩展。深深为孩子们的生命活力与纯真感动。

典型怀斯曼纪录片和《少年时代》的糅合产物,但很好地继承了两边的优点,在古板工整和人性化中间找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平衡点,只有巴赫曼先生本人无限的耐心和对学生的爱才让本片成为可能。私人化的切入角度避免了怀斯曼式的着迷于公共事务的僵硬,但非常有节制的叙事又让故事免于煽情之嫌。当然不应该把这个故事视为随意的日常取材,班级里孩子的家事、巴赫曼几段点到为止的人生自述以及本地历史都赋予了片子大时代意义,班宁也在当地取材过(看了这片才意识到《鲁尔区》里有一个镜头是清真寺礼拜,你当地人文背景一点都不交代叫观众怎么看懂啊??),而这又绕回到了怀斯曼/林克莱特式在看似无限平凡的日常里流露出人生真意的手法,这样的异曲同工让人相信确实存在一种普世意义上的人性值得去追求

很喜欢,巴赫曼先生是真的在Knockin' on heaven‘s door,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教室,三多小时很长,但能清楚的发觉到,这群人的形象、关系如何丰富起来,喜欢这种感觉。中午还和npy讨论纪录片的事件性,剧情片和小说惯用的伎俩是稳态被一个事件打破,围绕这个事件就成了故事,以纪录片的方法呈现事件并不少见,但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刻意了,因为构成足够冲突的事件还是少数,而抓住一个绝佳的事件进行记录又不免容易代入视角,类似民族志参与性观察的,观察式纪录片首先放弃了价值无涉的中立视角,也是很勇敢的方式。但是,更多的纪录片淡化事件,比如本片,以一种田野的视角呈现整全的情景、结构和对象的行动、交互,完全隐去摄像机的视角,是用自然主义方式构建意义,因此是开放的,观众拥有带入自我经验和视角去理解的权利。

原本以为看两百多分钟德国老师上课会很闷,但不得不说被他们上课的内容和方式所营造的氛围感染了,更是被巴赫曼老师以及他各有特色的学生吸引到了。从教养方式的角度来看,巴赫曼老师的教学策略属于高接纳高控制的权威型,一边在课堂上树立一个领袖的形象以维持秩序,一边又能无条件接纳学生的言行举止。虽然我肯定从未接触过一位唱Knockin' On Heaven's Door给学生听的老师,但回首往事或聚焦当下,几年来还是接触了几位现在依旧在影响着我的老师,我也算是个幸运的学生吧。看完后想要推荐给系里的老师,特别是研究教育心理学的,但又觉得推荐给任何人一部两百多分钟的电影都不太友好的样子。

纪录片,就意味着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看三个半小时的老师上课,能不厌烦,就可以佐证它是怎样的课程。巴赫曼先生教国外来的12-14岁的孩子们德语,还要兼顾民族信仰。去结合音乐烘托课堂气氛;结合外劳讲民族融合;结合自己的名字讲纳粹德国;结合自己创作的歌曲讲;结合学生的插画故事讲性、爱情和婚姻…… 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良师益友和教学相长。课堂,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们讨论的地方。学生们想来和老师、其他同学畅所欲言。最深刻的段落是,巴赫曼先生说(大意):同学们记住,这次的成绩,不是你们的全部。它不能代表你们,你们会越来越好的!有的国家,经济稳居全球前列,学校却还在分三六九等。就算是名校,也因为学生太多,老师也做不到因材施教。这不是教育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

巴赫曼先生:我在柏林读了师范,一开始我学的是社会学,但不清楚自己要去干什么,所以毕业前转到了师范。但我为什么要当老师?最终实际上是因为,我妻子和我,我们一起生活了15年,我们有两个孩子,而她也没有固定工作,但总要有人挣钱养家,所以我就是那个去工作的人。这便是为何我当了老师。我其实对此还排斥了很久…因为我,把学校当成是公共机关,这样我从一开始就对它产生距离感,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我无法想象,自己不能再远走高飞…(-.外星人。)对,是这样。……我四十多岁的时候 想过要退出,不能再做下去。当你感觉到自己无法培养出什么,却总是在与其做斗争,强行给孩子们套枷锁,为了不让他们去闯祸。我的童年很多时候就经历了这些……我不想成为这样的老师,这样的人。

获得奖项

  •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获奖:银熊奖-评审团奖
    提名:金熊奖-最佳影片
  • 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第4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获奖:纪录片竞赛-火鸟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