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英雄(2021)

قهرمانUP:2023-12-27

剧照演员表影评
一个英雄

评分:7.6 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编剧:阿斯加·法哈蒂
主演:阿米尔·扎迪迪 / 莫森·坦纳班德 / 弗里施特·萨德尔·奥拉法耶 / 伊桑·古德尔基 / 萨日娜·法哈蒂 / Sahar Goldust / Maryam Shahdaei / Alireza Jahandideh / Farrokh Nourbakht / Mohammad Aghebati / Saleh Karimaei / Ali Ranjbari / Fatemeh Tavakoli / Amir Amiri / Naghameh Ghavanlou
类型:剧情
片长:127分钟地区:法国
语言:波斯语
影片别名:我不是英雄(台) / 伊朗式英雄(港) / A Hero
上映:2021-07-13(戛纳电影节)
IMDb:tt11777738

一个英雄简介

阿斯哈·法哈蒂执导的新片[一个英雄]在伊朗正式杀青!该片由阿米尔·扎迪迪、莫森·坦纳班德、Fereshteh Sadr-Orafai主演,剧情暂时处于保密阶段。Memento影业负责该片法国发行,阿斯哈与Alexandre Mallet-Guy担任制作人。

简评

这部啊,人物不够好,影像也成了呆板的精致正反打,毫无新意。主题仍然是深入的,从虚假的英雄-所爱之人的英雄-到自己男性自尊的英雄,人物自我阶级的局限反而使他摆脱社交媒体的绑架,层次分明,设计合理,可是故事整体的悬疑感不如他一贯的水准,硬转场也让这片子完全不流畅。能理解这次为什么丢了奥斯卡提名,伊朗已不再是新的十年的西方热点,而法哈蒂自己的模式也已经僵化。

如果没来过伊朗,很难体会《一个英雄》是多么好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可能是我近年来看过最好的电影,即使《一次别离》的艺术性也远远不如。它太伊朗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都是对伊朗和伊朗人的全景式刻画。仅从讲故事的角度,《一个英雄》就够得上五星满分。好电影最基础的评判标准就是讲了一个好故事,《一个英雄》所讲述的故事如此平常,故事的主人公如此平凡,更加凸显所讲述的故事中所蕴含的巨大张力。每一个转折冲突都毫不突兀,而达到的效果却让观众喘不上气来。第二层次就是导演和编剧对人性极致的把握和剖析,电影中没有纯粹的好人,更没有纯粹的坏人,甚至电影中的所有角色都是更偏向好人一边的,然而正是这种普通的故事才带给人最强烈的冲击,正可谓现实永远比电影更精彩。第三层次就是无与伦比的镜头语言,电影结尾沉默的长镜头无出其右。

法哈蒂稳扎稳打的一次发挥-依旧十分出色的人物群像描摹(伊朗社会的众生百态)故事重心落在了一个有道德/法律污点的普通人身上,相当有说服力。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逐渐从道德困境的层层壁垒→道德焦虑的无休止叠加,我们不怀疑每个情节的合理性,挥之不去的是人为制造冲突的刻意感-这一点与影片的写实性是某种程度的背离。主人公走进了自身命运的死胡同不代表创作者和观众也找不到出口,直到最后真相俨然不再重要,也没有什么是重要的了。这个时代需要英雄吗?或许是的,也许它更需要“伪造的神”-洗清每个人的罪恶/为每个人的一己私欲买单。

看完很让人心里憋屈的一部电影,究竟我们定义的好人是什么,如何才能真心做一件好事,而又不会引起公众的误解,这部电影抛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留给我们去解答,故事虽然有点过于长,细节很多,但是剧情还是属于环环相扣的,稍有不慎就会丢失逻辑,尤其夸赞儿子的那个演员,真是为了父亲,什么都能够付出,也是这个家庭幸运,或者不幸运的地方。

电影中没有绝对的英雄,只有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某种意义上来说,债主也曾经是男主的英雄,但男主最后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给他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总觉得男主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让女朋友冒充失主,真话假话掺着说,一旦假话的部分被发现了,那么真的部分也必将遭受致命性的打击。只能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ps:那个捡到钱的女士就是后来去慈善基金要钱的丈夫要被绞死的人?不知道她到底真的假的。明明也没有证据证明她说谎了,但最后果然还是会惹人怀疑。哎,充满针锋相对和猜忌的世界里,干什么都还是留点证据吧。不为扬名,只为自保。

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影片通过不炫技、克制不煽情的手法,将一个拾金不昧的故事刻画得真实、反转而又感人,凸显了一个底层普通人在利益、道德和舆论之间面临的困境。男主及其女友虽有道德上的瑕疵,但最终通过了人性的考验,无疑是英雄,而债权人初看令人讨厌,但站在他的角度看,又有合理性,债权人的拷问,使得影片主题显得更深刻,得到升华,令人不禁思索何为“英雄”,为什么没有一个真正的“坏人”社会,却让一个英雄的命运以悲剧收场。

从伊朗式分居到伊朗式迁居,再到本片的伊朗式英雄,虽说不比两部前作的惊艳,然而在描绘伊朗社会,推而广之描绘第三世界社会眼光精准的法哈蒂老师,发挥仍然属好的,精心打磨的结构设计,一个简单的拾金不昧的故事,如何引发一串连环风暴,直至将一个有缺点、但作出善意抉择的普通人重新送回落幕时刻,整个过程如同主角儿子的口吃,有口难言、百辞莫辩,为之百爪挠心,法哈蒂的英雄显然不是纯伊朗式的,在时刻处于道德焦虑严重的压抑、偏激、所谓的熟人社会,人言/媒材前一秒能轻易送你上英雄宝座,下一秒就能轻易下地狱,这样的故事我们同样常见;男主女友从一开始即将见到爱人黑色长袍都遮不住的欢欣雀跃的美丽,随着情节发展逐步憔悴,这种典型的让人身心俱疲的、消耗性的社会关系,真的说的只是伊朗么 #52

有时候需要割裂开作品与创作者的关系论。作者主义的巨人观会让批评在无意识的连续性中流逝生命力,像浮尸一样肿胀腥臭。我没有去主动了解这位导演之前的作品。单从这部电影中流出的倦怠,杜绝特意设置奇点和传奇来重振伦理和善良那微不足道的虚伪。良知博取了何物?无效的崇高和似怀疑论者却又愚蠢至极的质询。无法使用圣人的德行勒逼某种骨化致死的社会陈腐的教条。机构化的人和机构本身的威权主义(自我公关,澄清和辟谣)具有远胜于道德漩涡的破坏力。

第一次看法哈蒂的电影,前一半很惊艳,后一半节奏拖沓了一点,可能因为叙事风格太扎实,有点太“满”了。题材相当于伊朗版《搜索》,当然比《搜索》好太多了。感觉会是很受西方观众欢迎的外语片——伊朗尘土飞扬的街道,席地而坐的聚餐,若有若无的音乐,提供了一个异域的背景,人情社会的道德观念提供了西方个人主义的antithesis,但故事的内核——社交媒体和大众传媒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又是一个全球化的主题。希望国内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哦,我们有《搜索》了)。

阿斯哈法哈蒂一如既往的借助本土小人物诱导观众和片中人物一起坠入道德困境。极其主观化的镜头如当代媒体般操控着观众的思绪和道德倾向,从而无视男主本就有错在先的客观事实。跟随镜头,看着故事的进展反转再反转,偏见的逐渐增强,我就如墙头草不断转换同情和厌恶的对象。片中的败笔在于同样身处困境的催债者设置的过于扁平,本没有错的他却始终被舆论压制。其实没有好人坏人,都是陷入道德困境的平凡人,当热度散去,处理事情的答案仍然是逃避和无解,受苦的依然是可怜无辜的平民百姓。总觉得讽刺的是,媒体报道的事情都被精心包装,他们只care最终报道出来的能否让人们拿下道德制高点得以自足和指责别人,真相已经不重要了。

剧作文本扎实,矛盾和剪辑的节奏连的很紧,音乐用的很谨慎成了点睛之处,只是父子的情感夹杂在庞大的社会系统之中显得刻意。一个英雄的瞬间应该是男主在牢里接到电话后,靠在床旁,微光只照亮他一人,没有赞赏,没有虚荣或希望,回想后面发生的一切,此处反衬出静谧和安宁。时代舆论不需要真的英雄,只需要一个形象。生活无出路无法改变,英雄不再是被尊敬和崇拜,反而是舆论的中心,是怜悯的对象。还好普通的好心人也是有人爱着的,敞开的铁门后有时光,有等待他的人。(institution,prison,association sociales,relation families.)

没想到自己印象中看的第一部伊朗影片就那么出色,一开始很平淡,然后慢慢跟着剧情代入进去,慢慢关心着剧中事件的走向,试想着如果是自己会怎样,到最后戛然而止的结束落幕,我还沉浸在角色中,不知不觉结束了,太现实了,太真实了,太社会了,国内编剧怎么超越?真不是吹,社会、生活、宗教环境,关注这些能从一而终的国内导演有吗?回到剧情,伊朗老赖30万居然判十年,中国只是限制消费,这就很无语。如果是我,冲动一点我会自杀证明清白,不会打前岳父,不会为了工作让女友假扮失主,不会让人践踏口吃的儿子的尊严,最后的最后,或许会和男主一样,回去坐完牢,因为有了牵挂和责任,孩子是善良的,女友是善良的,姐姐姐夫也是善良的,为了他们,为了报答她们的信任,也要活下去。

获得奖项

  • 第74届戛纳电影节
    第74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委会大奖 / 评审团大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