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噪音(2022)

White NoiseUP:2023-12-25

白噪音

评分:6.1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编剧:诺亚·鲍姆巴赫 / 唐·德里罗
主演:亚当·德赖弗 / 格蕾塔·葛韦格 / 唐·钱德尔 / 拉菲·卡西迪 / 朱迪·特纳-史密斯 / 拉斯·艾丁格 / 戈登·格里克 / 安德雷·本杰明 / 洛根·弗莱 / 马修·希尔 / 迈克·加萨威 / 艾丽卡·斯维尼 / 弗朗西斯·觉 / 本杰明·希勒 / Bob Gray / 理查德·杜恩 / 阿尔菲厄斯·格林 / Danny Wolohan / Quincy Tyler Bernstine / Laura Wimbels / Thomas W Wolf
类型:剧情 / 悬疑
片长:136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
影片别名:Wheat Germ
上映:2022-08-31(威尼斯电影节)
IMDb:tt6160448

白噪音简介

杰克·格拉德尼(德赖弗饰)在美国中部的一所艺术学院就职,他是一名研究希特勒的大学教授。杰克和妻子芭贝特(葛韦格饰)抚养着四个孩子,而一桩“空降毒物事件”让格拉德尼的生活彻底破碎。一场灾难性的火车事故将化学废料都泄露到了他的小镇上,小镇被致命的黑色化学云雾笼罩着。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有人认为山姆·尼沃拉会扮演小说中最重要的儿童角色海因里希·格哈特。

简评

80年代作为50年代的幽灵学不仅仅是在于资本主义/保守主义的全盛期,更是某种灾难威胁之下的生活的再现,而Post-Covid语境之下的电影化改编则又是一次闪入。鲍姆巴赫的《白噪音》大量参照了PTA,二者均以调教演员在某一戏剧场景之下的爆发见长。特别是在影片的第一章结尾,亚当·德赖弗饰演的Jack闯入课堂,宣扬自己的希特勒研究,此时,一个来自早期美国电影(如格里菲斯)的平行蒙太奇节奏被召唤出来,并置于这一多语的场域,作为接下来灾难事件的前奏。但和观看者所期待的不同,导演通过《私恋失调》躁郁症般焦躁不安的身体性取代德里罗文字之中如同卡佛的气态-影像/文字。可以说是鲍姆巴赫是维利里奥的,正在面临消失威胁的纽约式中产,但正如同其上一部影片,灾难以及死亡的焦虑成为了夫妻矛盾的一个媒介物。

明明很好看,鲍姆巴赫有意识用视听语言创造语法去表意,也用视觉符号系统展现了原著字里行间那种讽刺,非常非常喜欢课堂上双人戏平行剪辑火车事故那个sequence. 单纯因为美术设计和表演方式说过于舞台剧就有点武断了,感觉像当初姜文拍那个民国片一样,观众对这种狂欢式的反讽接受度不会比那种严肃批判高,包括超市结尾的那个段落,仓储型大超市就是美国物质丰盛到极点的象征,生活又回归到这个典型中产生活场景,我觉得无可厚非。

#NYFF 精湛的文本,熟稔的技巧,精致的美术,相互共构的荒谬符号,但是仍然差了口气,缺少一些难以名状的元素来将这一切调和或强化情感上的调动。从胶片中的“虚假”死亡开始,到“历史性”的“死亡”(纳粹),到“集体性”的死亡,或“未来”的死亡,与“死亡”的恐惧,和谋杀,并以荒谬且黑色的视角去切入这一切“死亡”。在此之下,是个体与集体的身份切换,和“面临”死亡时的权力逆转。所展现的世界宛如一场沙盒,呈现一种封闭的无法逃脱的质感。镜头总是被精心构建,但是部分手法似乎过度粗暴的被类型化,与其他部分的夸大却僵硬的幽默感脱钩。且部分元素似乎在有些段落被明显疏忽轻视,以让一些叙事浮出表面,但实则并未更为精彩,似乎总是给人一种“可以更好”的遗憾感。

唐德里罗笔下的《白噪音》是波与辐射的语言,是死者向生者说话的方式,是人类拒绝死亡而采取的“自我压抑、妥协和伪装”。但在鲍姆巴赫的镜头下,是消费文化侵蚀下刻意的癫狂与自怜,原本疲惫不堪和缓慢的动作都被迫加速,成为“美国之死”浅显的象征,或是,爱是战胜恐惧的钝器,这些在司机精致过火的表演下显得滑稽可笑,至于对死亡的哲学探讨,无心也是无力呈现。

有几个场景是喜欢的,捡兔子,在猫王研究课上演讲后被人群围绕的恐慌(正好印证了演讲的主题),加油站(我甚至觉得在加油站结尾都会更有力)。有一些东西我很不喜欢,譬如和谐的六口之家齐齐走进超市,或是早餐时候你一言我一语,充满知识分子酸臭味(谁知道呢,也可能酸臭的是我本人)。无论如何,德里罗的小说要拍出情节来挺不容易的。

美式文艺几组重要光谱是“有序-失序”“庄重-诙谐”“底层-上层”,滑动在几条轴线上并占据不一样的量级,视觉风格反而跟刻意设定的时代感关联性不强,上世纪二三十和五六十年代区别不大,都是高饱和度的复古,而菲茨杰拉德、凯鲁亚克的名字若隐若现,《布鲁克林》《甘草披萨》《性本恶》等都依赖于美式文化知识储备,本片大致位于后两者之间:失序又有《婚姻故事》的严肃,亦不失品钦式的擦枪走火。会想到帕拉尼克,不知小说原著风格是不是近似帕拉尼克作品。妻子的角色似乎在模仿劳拉邓恩的语气和腔调,但脸形太圆,总觉得缺乏劳拉邓恩的脆弱。对话很优质,尤其优质的是修女们有关天使、天堂和死亡的观点:相信没人相信的事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工作,工作而已。“我们是脆弱的生物,被恶意的事实环绕”,电影落点传达的是夫妻间的彼此信任,是对的。

“只要超市不出问题,就会一直安好下去”。一部奇怪的电影,前半段灾难来袭想到《第三类接触》,后半段则是想到了《裸体午餐》,奇异的混合体。整部电影讲述了对死亡的恐惧,恐惧会具象为生活里一些诡异的时刻:不知名的白色药片、奇怪的秃顶男人…旋转、旋转、再旋转,很难不把电影中人们面对灾难的反应(未知、滞后)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不同的是现实的阴霾很难被阳光驱散。

近几年看过的最棒的电影。你害怕死亡吗?我们所做的努力根本的驱力在努力试图遗忘死亡吗?这些问题直白的体现出来的前半部分很不错,最后修女的话爱死了【我表演我自己都不信的鬼话信仰你们才会相信,是时候相信你们自己了】。不奢求于宗教的来生后世,不奢求于此生的骄奢淫逸,不奢求于虚荣的功名利禄,不奢求一切虚假的永恒,感谢你有限的寿命,有限的知识,有限的伦理。这部电影表达的是直面物理惨淡事实【如果不出所料,宇宙的终点是热寂】的伟大勇气!

鲍姆巴赫在《白噪音》里展现出来的幽默居然有了伍迪·艾伦的感觉,可能是和影片本身的主题有关吧?电影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片的转向:家庭喜剧—灾难片—黑色电影,过渡非常自然给电影带来了不少的可看性,但同时又让一整部电影变得非常不和谐,仿佛时刻在离题(除非导演想模仿安东尼奥尼的《奇遇》)。整部电影就是对美国社会的讽喻(大型超市、汽车、电台,美国浓度已经超标了),主题基本在开头已经被点明:在当代社会疯狂的信息流中,唯有灾难信息成为了缓冲。每当角色一开口说话,权力的争夺战就开启了,尤其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鲍姆巴赫让不同角色的台词(相关性可强可弱)互相交叠,某一角色台词的大量输出对于另一个角色而言不过是白噪音。Jack的Hitler研究背景决定了他在帮助另一位老师授课时必将喧宾夺主,沉浸于自己的演讲之中。

虽然是“超现实主义”,也得脚踏实地啊!虽然鲍姆巴赫大部分的片子都不太好,但它们不张扬不卖弄,《白噪音》最大的问题就是野心和卖弄!前半部有点仿《世界末日》的感觉,后半部分鲍姆巴赫把这个本来写实感重重的原著改编成了的中产叙事,但感觉就像看了两部不同的电影,之间也没有什么相关性。我明白《白噪音》是一个中产家庭如何处理死亡、生存、爱情等问题的叙事史诗,但不管导演想要让它成为什么,都不够有趣 ,大多数幽默畏缩不前,且过分不适宜的露骨,作为今年第一片,很失望,其实真的就是比较难看了。

评分其实有点影响我看电影的感受,我一直相信,一部好的电影并不一定要是看完之后让你有大彻大悟的感觉,相反这种看完之后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还很切题的电影也是一部优秀的电影。电影的名字叫白噪音,以女主试药,出轨被男主得知后要去杀了她的情人为线索,中间也一直有穿插类似的白噪音,特别是将电影结束的最后几分钟也做成了MV这种形式,让人一直移不开屏幕。其实想说的还有很多,但都是基于自己的社会经历的,例如女主坦白自己出轨,而男主并没有因此怪罪她,这个很让我有黯然神伤的感觉,还有女主说,她对死亡的恐惧远大于爱她的丈夫,可以看到心理问题对现世两性关系的影响。总之电影就是一个要用心去感受的东西,在过长或短的时间里让你拥有与之对话的能力,又让你或多或少的让你明白些什么,我很欣慰自己能够培养出看电影这个爱好。^_^

·鲍姆巴赫的新作与他此前擅长拍摄的都市爱情小品、青春喜剧或家庭婚姻故事有相当大的反差,唐·德里罗的小说本身要想令人满意地电影化也难度不小,这本改编也只能说中规中矩:尽管还原了很多原著对白,但也遗漏了不少金句(而且已动用罗伯特·奥特曼开创的多人多台词音轨叠加的手法);整体节奏不佳甚至有些失衡,第一部分被压缩舍弃过多,导致家庭人物未充分塑造起来。,还有对后工业时代中的科学技术及消费主义的讽刺呈现(结尾的超市大群舞很有想法),后现代社会里主体的虚伪、脆弱、敏感、多疑(包括过度依赖药物)也显得无奈又滑稽。[造梦之家],而毒雾事件段落中的夜间巨型毒云又颇似[不]。(旋转镜头、霓虹光色、高速剪辑、平行蒙太奇)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