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夜(2013)
Shakespeare's Globe: Twelfth NightUP:2023-10-07

第十二夜简介
伊利里亚公爵奥西诺向奥莉薇亚小姐求爱,屡遭拒绝。这时,一对孪生兄妹薇奥拉和西巴斯辛航海到伊利里亚,在附近海上遇难。妹妹薇奥拉改扮男装,投身奥西诺公爵家中为侍童,并充当了他的求爱使者,不料奥莉薇亚小姐与女扮男装的使者一见钟情,而使者薇奥拉却偷偷爱上了公爵。后来,奥莉薇亚碰巧遇上薇奥拉的孪生兄长西巴斯辛,两人误打误撞成就一段姻缘,公爵也和薇奥拉也终成眷属。
这是一版全男班演绎的《第十二夜》,三个女性角色均为男性扮演。回到中世纪的舞台,意味着男人们要穿着束身胸衣和鲸鱼骨的大裙撑,伴随着中世纪传统乐器的演奏,在只有蜡烛照明的舞台上进行整场演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首位艺术总监,也是奥斯卡奖、托尼奖以及奥利弗奖得主的马克·里朗斯亲自上阵,在该版本首演十年之后再度登台饰演陷入爱河的奥莉薇亚小姐,演出了不求回报的爱情折磨的同时,也实现了令人捧腹的效果,由此获得个人生涯第三枚托尼奖。
简评
演的真好,fool出口的都是精彩的句子啊。传统的音乐和歌曲,加上装束,圆形剧场,没有太多的声光电,体验文艺复兴的剧作味道。剧情的话最后配对的太奇怪了… 不过为什么叫第十二夜?待深入了解。"
是非常莎翁的剧情,内核是爱与人性的探讨。外壳的表现形式堪称完美,道化服精良,舞台灯光呈现了别样质感,表演功底完美,细节拿捏到位,而且是莎翁原台词,是既还原历史又贴近现实,能与台下观众互动的喜剧。全男班的诙谐效果真的令我开怀大笑,是聪明的演员们才能呈现的精彩表演啊。"
第一个让我重拾对莎翁剧热爱的是《理查三世》。第二个就是globe全男版《第十二夜》。一部喜剧看到后面热泪盈眶,是那种对生活感动和美好的那种热泪盈眶。mark叔的娇小姐实在……太精彩了……从声音眼神表情到动作,实在吹不动了……自己去看吧……绝对值得一看……"
这些男扮女装的演员太搞笑了233333我挺喜欢这个故事的,很合家欢。不过我还是喜欢月组的全女班第十二夜的长相。橄榄绿真好看啊。这些衣服真讲究。这个剧如果结局是一对百合一对基就好了,不过这样显得更乱,四角恋。 这个我看过英文书所以能听懂(x但是没看过的就看不太懂了,起码有个英文字幕啊"
《第十二夜》是没有拘束的幽默,对传统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反抗,女性对爱情和自由有着执着的追求,莎翁刻画了近乎完美的女主形象,来体现女性平等,但在剧中的对话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大男子主义的痕迹。开放性的结尾,可以感受到更多的想象余地。此版本全男班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演员用相对夸张和变形的手法来塑造角色。男演员扮演女性角色,并与男演员扮演的男性角色谈情说爱,纠葛人物关系。演员的面部和肢体语言也是相当的传神,毫无违和感,性别的模糊不清反倒使得爱情变得更加纯粹,有意的进行性别模糊,可以更本质地探讨爱情话题。在戏剧中对性别的固定模式也有自嘲性的处理,《第十二夜》将性别解构为不同程度的异装,异性恋or同性恋的确定界限在戏谑中被消解,所以性向到底存不存在?"
虽然我不喜欢杨千嬅,但是看完这版第十二夜,脑海里循环的是杨千嬅的《勇》。i am not what I am …说的人要有胆量,承受的人也同样要有胆量。《龙卷风》或许更适合《仲夏夜之梦》。虽然我觉得莎翁认为爱情是盲目的,甚至嘲笑爱情的盲目与执迷不悟。但所有人,所有人物行动的出发点都是爱,没有半分杂质,这很难得。身份的错位与性格的转换,阻止不了人物获得幸福,即使他们开场时是这样一个郁结的伤心的人物。但值得深思的是《仲夏夜之梦》里海伦娜最终得到了爱情,可当她醒来时,却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得到了迪米特律斯,像是得到了一颗宝石,好像是我自己的,又好像不是我自己的。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苍天啊 爱到底是什么 我也想要明白"
之前在莎翁小镇错过了戏剧演出,如今我窝在沙发上要给他打满分,竟然全部都是男演员,我喜欢那个胖胖的女仆,演的也太传神了,竟是那因缘巧合,打开了我的戏剧世界,莎翁yyds!"
以书为苦海之舟,用不断看书来救渡沉溺的生命,这样的危难似乎告一段落了。心中的爱和怨,痛苦和绝望都精疲力竭地昏睡过去了,我也就能安下心、睡得着了。得房是血到渠成,没什么好惊喜的;离婚也是情去缘散,没什么可放不下的。有风雨飘摇时的沉坠,就会有雨过天晴风平浪静时的解脱。求生的本能被生命的极限弹回,继续优生劣汰;疲惫而脆弱的心难以承受久负的厄运,再度柳暗花明;啼血的杜鹃染红寒冷的黑夜,躺在橄榄枝上的巢中梦想成真……"
冲着原汁原味来的。全男班还是让我觉得噱头了。fool也没有唱出彩,舞美也没有复原出彩。老少女演出味儿来了?油炸叔的管家只有自命不凡好像也没有愚昧地好笑了。无数人在说哥哥更适合演妹妹,我要说妹妹吊着嗓子往上走的语调还是听得审美疲劳了。决斗那里可能是最戳hhp的地方,Antonio的单边珍珠耳环可能是我全剧最上心关注的点;可能期待太高了,毕竟花了钱的。"
环球剧场男扮女装复古的演出(据说莎翁时代都是男演员女装的),完美展示了喜剧的戏剧夸张魅力,我才悟到原来我们早年春晚的小品表演就是脱胎于这种表演形式的呀,怪不得这么有趣!昨天晚上看台本的时候已经止不住地笑,今天看表演更是被意想不到的玛利亚和奥利维亚两个角色(女装大佬)的形体、语言、动作给带出了更加有趣的新笑点!歌也很精彩,开幕歌曲是约翰道兰鲁特琴的《七滴泪》!"
这版的Olivia确实很出彩,但个人认为其出彩之处倒不在于男演员演出了少女娇羞感(相反,我认为这部分也不过是些很平庸的程式化表演),而在于强化了角色的大胆热情,以及鲜活灵动。比如O看到爱人被攻击,毫不犹豫就扛起了几米的长矛(?没看清具体是什么)甚至激情献吻——这让原本有些含混的OV线到OS线的转变不那么生硬:S被美少女的活泼与热情打动不难理解,但一个真诚欣赏自己“非传统贵族少女”那一面的美少年也是值得被爱的(原版没作任何解释O为何那么自然就接受了S并不是V的事实)"
因为之前看过其他版本,感觉前面看得有点无聊,到还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突然想到虽然没有中英字幕,但是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听力上听他们说的英语,然后觉得有趣起来,不过也可能本身后三分之一就很逗。男扮女还是很convincing的。在托比老爷骂安德鲁爵士的时候有点出戏,感觉那块的演绎效果和整部剧不太搭,不知道为啥突然口出恶言,并且变得很严肃。之前看的版本是将这里处理成有笑果的。也许是突出悲喜转换,一体两面?身份,境遇,倏忽间。奥丽维娅的飘移般的移动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