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2013)
Curtain: Poirot's Last CaseUP:2023-10-04
帷幕:波洛的最后一案简介
黑斯廷斯上尉应波洛之邀,在事隔多年后回到了现已是乡间旅馆的斯泰尔斯庄园——这对老朋友初次相遇并共同经历第一桩谋杀案件的地方。然而,令满心憧憬着与波洛及女儿朱迪斯相聚的上尉始料未及的是,比上次更加凶险的谋杀正等待着他的到来。原来,波洛追寻一个手法高超的谋杀犯来到此地,希望阻止罪行的发生。身体每况愈下的他要求黑斯廷斯的协助。但波洛拒绝透露凶手,只断定凶手就是旅馆中的某一个人……
第67届黄金时段艾美奖迷你剧/电视电影 最佳电视电影(提名)
获得奖项
- 第67届艾美奖
提名:最佳限定剧或电视电影
简评
最后一集很精彩,完美收官,只是看着波罗痛苦的样子很心疼。这一集展现了真正的完美犯罪,果然诛心最厉害,法律都没法惩罚,逼着波罗做他最不愿意做的事,因此也展现了如果波罗自己犯罪该有多厉害、多么无懈可击。这一集看完揭秘确实在意料之外,返回去看线索还是很明显的,只能说自己还是高估了人性,也低估了人的脆弱程度,所以没往那个方面想。整十三季波罗系列终于看完了,感谢这段时间的陪伴,还真有些不舍!ps:波罗和凶手面对面交锋那一段很精彩,两位演员都演绎得很好!
一般情况下的煽风点火只是搅浑水,犯下谋杀的人也不无辜,只是这个凶手带有诱导人谋杀的动机而去煽风点火,这是邪恶的,因此波洛处决了他,而波洛这个举动留给他人评判,我想世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或浅或深的矛盾,可能亦会存在像这个案件里的最后的凶手那样,带有邪恶的念头并诱导人走向极端甚至谋杀的末路,而我们能做的只能保留理智冷静不受这样诱导挑拨。最后一案,留有旧罪的阴影还没看,舍不得波洛这个剧集结束
看过小说再来看电视剧,最后一案依旧精彩,演员的演技太好了,黑斯廷斯的笨拙、波洛的纠结痛苦……遗憾的是受时间限制,很多原著里精彩的细节被删去了,原著里那种迷雾般的文字,电影没能很好地重现。当帷幕最终落下,没有胜与负,有的只是一个伟大侦探又一次颠覆了自己的固有理念,背叛了自己的信仰,实现了人性的崇高。
不舍分别,所以帷幕的原作我一直没敢看。自我安慰没看《帷幕》波洛系列的故事就没有完结。时长有限,所以觉得故事推进有点赶,很多细节没有铺展开来,人物刻画也很表面单薄。其实凶手挺好猜的,指向性有点明显。不亲自动手,却引诱鼓动他人完成做恶。不随意评说这样的行为,但愿生活中少些甚至没有这样的人存在。PS:此片是大侦探波洛系列里少有的除波洛外其他角色都让我讨厌的。
行动受限的孱弱病体与依然活跃的大脑两相对照,穿透层层疑云看破真相的眼眸,生命之火于其中时隐时现,几乎暗淡,,二十余年的饰演生涯令角色仿若真切存在于另一层平行时空,同演员本身的纠缠已难解难分。言语才是最尖利的凶器,足以令他人代己执刀、令最善良的人游走黑暗、将无数人玩弄于股掌,侦探同罪犯互相攻心的对手戏张力十足,势均力敌的交锋无比揪心却也足够完美。何为正义?如何执行正义?结尾在留下缅怀旧时光的怅然之余,还留下了不亚于“东方快车”一案的天问。
曲终人散的波洛系列,情感迸发的力量远大于案情本身,垂垂老矣的大侦探并未丧失敏锐与睿智,且设计了一个“后续”,一切依然都在掌控之中;然而人间有些黑暗无法依靠法律的裁判去解决,这对于始终以公正要求自己的波洛来说过于痛苦。最后的天鹅之歌,每个人都陷落得如此迷茫,黑斯廷斯和波洛相互敬重之情令人感慨——“再见了,美好的旧时光。”
作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集,本来应该抱有不舍得宽容态度。但是我实在是太失望了。本来这一集有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开头几集。但是这一集水准实在太次了,没有故事,只有各种莫名其妙的情绪渲染和老套的煽情。一群人聚在一起,起码交代清楚彼此的关系,来历,否则就是像本片一样一盘散沙,丧失了波罗故事的特征。然后是人物的情感关系,没有任何铺垫交代,爱得一头雾水,恨得莫名其妙。接下来就是毫无线索的破案,以及毫无必要的隐瞒,失去了推理的乐趣。虽然最后的结果确实挺意外,这点还算及格的。最后就是波罗延续了晚期令人厌恶的性格,几乎登峰造极,言辞刻薄,对朋友如下人颐指气使,不知道问什么要选择这样的人物塑造。总之,本片水平和通常的波罗差别之大让我怀疑是不是又是哪个编剧自作聪明的创作而非原著。
波洛的谢幕,这一集原著还原度非常高,而且编剧增加了一段诺顿和波洛对峙的戏。这段戏全程高能,两个人你来我往太精彩了。当我看到老迈的波洛被男仆抱着从楼梯上下来的时候,内心真的好酸楚。其实我自己脑补的诺顿的演员是爱德华·诺顿,表面上文静还有点口痴,内心是个扭曲的变态,简直和《一级恐惧》里面的他一模一样,而且连名字都对应上了。
在耶稣受难日这一天,看完了阿婆为波洛写的最后一案,看到波洛变形的关节,瘦小的身躯,苍老疲惫的面孔,已经做好准备和他告别了,但仍不免伤感,感谢阿婆的天才,由她笔下创作的这位比利时绅士陪伴了我们许多不同阶段的人生,孩提时代我喜欢看意气风发的波洛,迈着小碎步去抽丝剥茧揭开那些阴谋诡计,但我一直不敢去看《帷幕》,因为我不能接受死亡的这种分离,直到如今,同样作为基督徒,我理解了波洛将灵魂交在仁慈的上帝手中那番话,的确如此,阿婆离开了我们,波洛离开了我们,我们也会离开这个世界,愿那时我们的灵魂都可以得到安息!
当年看原著的时候就哭得稀里哗啦的,剧中菠萝离开的时候蜷缩在床上,配上平静又深刻的音乐画面,眼泪一下就下来了。最后那封信的结尾,镜头给到了年迈的菠萝,第一季大卫出演的时候他才不惑之年,而到了帷幕时,演员也70多岁了,可除了皮相的苍老外,那仿佛能看透一切事实的眼神却从未变过。感谢阿婆创造出了这个聪慧的角色,感谢大卫苏切完美地把它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一直觉得推理小说好看并不是正义要得到执行,抽丝剥茧、揭开迷雾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部分。作为读者/观众只希望能多看到这样有才华、有个性的角色在各种精彩的故事中展现自己最特别的那一面,直到大雾散去谜题解开,方才能长舒一口气说出:落下帷幕吧!
其实到最后,本集案件怎么推理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主要要看作者如何写好一个经典侦探形象的结局。故事结尾是很难的,前面的剧情一个比一个精彩,写不好就会功亏一篑(柯南道尔对于福尔摩斯处理的前车之鉴,死去又复活),最后是侦破又一个大案名垂青史,还是遭遇了一个滑铁卢从此淡出江湖?没想到阿婆给出了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结局(而且剧集安排得顺序也很好,和上一集有呼应)——“帷幕”将推理的意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正义与真相是否是推理存在的唯一意义?用暴力去干预犯罪,行为本身是正义还是犯罪?宽容罪犯,是对失误行为的补救还是对犯罪行为的继续怂恿?……波洛虽然做出了选择,但无法解决这样的detective dilemma,最后只能解决围困于迷宫的自己,留下观众在肖邦的“雨滴”声中慢慢咀嚼其中滋味。
波罗的最后一案。这个案子有两个点,一个是诺顿这个人,他有着一种超乎常人的精神力,可以快速理解一个人,并借此利用一个人,而他正是使用这个能力来满足自己的奇怪欲望。另一个则是波罗,与东方快车谋杀案相比,波罗最终没有迟疑,而是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给自己的行为找出了最符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当然,这种方法使得我们失去了波罗,却也成就了他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