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安德烈晚餐(1981)

My Dinner with AndreUP:2023-07-26

与安德烈晚餐

评分:8.4 导演:路易·马勒 编剧:安德烈·格雷戈里 / 华莱士·肖恩
主演:华莱士·肖恩 / 安德烈·格雷戈里 / 让·莱瑙尔 / Roy Butler
类型:剧情 / 喜剧
片长:110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与安德雷共进晚餐 / 与安德雷吃晚餐 / My Dinner with André
上映:1981-10-08(纽约电影节)
IMDb:tt0082783

与安德烈晚餐简介

整部影片讲的就是一个演员兼编剧跟一个导演在餐桌上讨论各种人生话题,有很强的思辨性。片中的两个男人,“我”和安德烈。一个是心比天高,另一个则安于现状。两人在一顿晚饭的时间里谈了各自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和迷惘。说起来,这两个人无限的平凡,不仅貌不惊人,甚至你回过身就会忘了...
  1957年,年仅25岁的路易·马勒执导了《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而一举成名,影片蓄意的打破了传统法国电影的叙事习惯,偷师于好莱坞四五十年代的黑色电影的风格化叙事,奠定了个人风格的基础,甚至被誉为是新浪潮的先驱。而这部《与安德烈的晚餐》是导演移居美国后制作的影片,其以两个知识分子在一家餐馆的心灵交流为主线,但采取的是将剧情片与纪录片融合一起的叙事方式,而富有探索精神及实验色彩(后来徐静蕾的《梦想照亮现实》便是明显的借鉴于本片)。标准公司即将发行的版本不但重新修复了画面,还收录了全新录制的两位主角(即华莱士·肖恩与安德烈·格利高里)的访谈、BBC公司制作的相关电视节目“与路易的晚餐”等。

简评

我总能活在我的艺术里,可我永远也无法活在我的生活里。你真的可能在往后的几年关上了你的心灵,然后只是机械的习惯性的应对着周遭的世界。我觉得非常紧张,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撑到跟他吃完这顿饭(是对读者说的)。hhhh碎碎念太好玩了。看来他们既不懂废台词,又不懂废镜头,还不懂如何运用台词躺在一起放了一束鲜花,好让他们知道我们来过,这个情节戏梦巴黎也有。好多导演的风格热衷于塑造人物或者表达概念,但没办法让他们所谓的塑造的活生生的人物去推动情节,所谓塑造好人物情节就自动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这个世界上真正情节好人物好的电影少之又少。你真的想继续听下去吗?(是对读者说的)

电影基本没有故事可言,瓦里斯肖恩出门赴约和以前同样是剧作家的同事安德烈共餐,期间听安德烈长篇大论,结束后回家讲述给妻子黛比,只是一顿晚餐讨论的内容却遍布世界,随着安德烈周游的脚步,波兰、撒哈拉、印度、西藏、纽约等等,安德烈的故事首先从参加欧洲的一次神秘的聚会活动开始,到聊到自己的生活结束,其中最核心的话题就是何为真实、何为存在以及如今的人们如何去更为真诚地交流,并如何将这些体验转化成文学艺术中人类共同的价值,可是在这些长篇大论之中,还是缺乏最重要的自主的见解,安德烈基本在重复以前的哲学家文学家们的观点,被这些思想支配,从而怀疑真实的生活,从我们或者片中瓦里斯肖恩的角度而言,安德烈只不过是因迷失在浩瀚的思想之中而渴望倾诉而已。

两小时的电影花了三小时看完,做了三页A4纸的笔记。两个人的对手戏很有意思,情绪的此起彼伏,说者与听者,表演者与观看者,辩论者与裁判者......这是一顿永不结束的晚餐,所以看的过程一直好奇电影将如何结束......安德烈最后一句话:所有的一切都不过是提供虚假的安全感,都是幻觉;沃利脸上泛笑,似乎听进去了——音乐起,打烊了,安德烈结账,侍应生看了沃利一眼——一切回到原点:reality or illusion? 最后出租车的镜头,像是互文了《出租车司机》,甚至升华了:不仅仅是战后创伤使人迷失,无事也可以生非——人类永恒的问题。

剧本演技拍摄超一流,但可看性不强,电影两个钟头都在讲两个人在一家餐厅谈话,这般剧情的电影可吓退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谁能忍受?我记得曾经看伍迪艾伦的著名话唠电影《安妮·霍尔》,看得我差点把显示屏砸了,话唠就算了,俩个人总是在吵架,看了十几分钟就关了,闹心。但是这个电影还要唠上十倍,可谓史上最唠,但唠得很高端文明优雅,思辨性极强,是我看过思辨性最强的电影,这些对话一点都不简单,都是很深的哲学话题,事关我们的生活,没点哲学基础的还听不懂了,有几段对话我也没听懂。路易·马勒整出这样一个电影真是挑战观众的耐力和智识,但个人不喜欢以电影这种形式展示哲学,文本是最好形式。片尾曲3 Gymnopédies很好听,在《拉孔布·吕西安》里也出现过,在其他电影似乎也听过,好像是阿巴斯的《24帧》,去年下载有

从爱在三部曲到侯麦,一如既往地喜欢话唠电影,果不其然,这部也相当对胃口。将纯对话电影拍摄成精品其实是件有难度的事,首要解决的质疑是,“在小说中就可完成的辩驳思考(偶有一点哲思点缀,这往往是影片的升华部分),是什么要素驱使它以电影的面貌呈现?”答案仍不明确,但昏黄的灯光、典雅的装潢、颗粒感浓重的调色以及两位反差迥异的口音像侯麦电影里的配色、伯格曼影片中夸张的表情冲突一样,坚实地支撑起了视觉效果,任由故事在闲散中流淌,颇有第一次读卡佛的感觉。

一部电影看下来像是读了一本小说,前面的奇异故事总是走神,后面的思辨反而完全被吸引了。两人各持自己的一套逻辑来辩论,故事的价值负荷--生命是否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一直左右摇摆。andre认为人类的无意识表演正在使自己变得麻木并困住自己,wally则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并能让自己获得真实的感受。看完电影的话一般会从andre的话中获得一些启发,因为大多数人的想法和wally一样,看完后大致感觉应该也等同于结局的wally。我最感兴趣的其实是andre关于现实主义戏剧的看法,确实,一部饱含教育意义的现实主义影片在当今给观众带来的观影感受就是:“噢这跟我想的一样。”这确实没有什么意义。

原本以为《爱在什么什么时》系列就已经是话痨电影——如果能称之为“电影”的话——里的地板了,没想到这部是地下室。街道日景外景——餐厅日景内景——街道夜景外景,三场戏电影结束……如果非要找出哪怕一丁点儿好出来——毕竟是拍出过让我当高品质成人片看且非常喜欢看的《毁灭》的路易·马勒的作品——那就是俩演员的台词功夫了得,叨叨两小时还眉飞色舞语速极快。看评论区有傻叉打出五星,喜欢的欲仙欲死。耽搁得起这两小时时间,乃们还真不如去看一场小剧场话剧,那可真是纯靠对话往死里耗,而且大家现场还能找到同类,看完就可以加微信。

“他觉得现在的人在生活中就已经表演得够好了,剧场里的表演成了多余而且可以说是令人厌恶的。你在电视里看到一个恐怖分子,他长得就像个恐怖分子。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父亲们、单身汉们、艺术家们全都尽其所能去满足他人的某些幻想关于一个父亲、一个单身汉或者一个艺术家是什么形象,他们似乎都特别清楚要怎样表演,片刻也不松懈。他们去看上去是那么自信。”

记得这部电影是很多年前朱一叶推荐给我看的,当时看了个开头就看不下去,觉得中产阶级的气味太重。最近在一个采访节目里看到赖声川提到这部电影,就又找出来看了下。电影还是提出了不少真问题,尽管应对之道似乎是塞林格式甚至凯鲁亚克式的,但在问题意识如此稀薄的今天,这种追问还是令人动容。看到最后,我和电影里那个秃顶的演员一样,感到深深的怅惘。

在十分纽约客的《与安德烈晚餐》里,两位戏剧界人士就80年代城市生活里的虚伪空虚和植根在后现代日常里的扭曲变形结构进行了讨论,其对话的核心无疑是具有美学意义的:当下的剧场必须让人意识到它们身处表演之中,进而真正产生与现实的联系。这种思维方式不仅在当时已不属新鲜,更在当今这个人们拥抱虚拟的社会里显得一厢情愿和不合时宜。最不幸的是,路易马勒看似现实主义的调度实则把整场对话架空到了一个戏剧舞台上,真实的时间流逝几乎完全没能在电影里留下印记,真实的世界仅仅存在于服务生上菜的手势和结尾萨蒂感伤的音乐里。倘若你愿意将这层外壳看作是路易马勒的讽刺,彰显着这场看似探索现实的对话里的非现实色彩,那么so be it。

观众观看两个人吃饭交谈交换故事与观点实际上是在固定戏剧场景中见证实践肉体与精神的一同进食的间离表演/路易马勒在此有意建立明确两人思想差异上的对立关系使双方在逐渐交谈的过程中激进交锋起来/无论是安于现状或是苦于思考的观点并非有一个实践的最优解因为最重要的是当安德烈把对方表达观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他对人们懒怠于思考改变的劝告实际上已经起到作用/像这样一场交谈后无论你是乐天派抑或忧愁派都难免离开餐桌怅然若失恍若隔世地促使你思考生活一选择成不变或动荡不堪的理由/

影史前十,太思辨,太哲学,太深刻。甚至怀疑是否存在一个既定的剧本还是两位演员即兴发挥,如同安德烈所说的契科夫戏剧彩排式的作品,40多年前的作品几乎精准映射了当今的种种现状,一面是沃利现实主义的客观解读,一面是安德烈先锋前卫的思想灌输和村上式的故事情节,一场有关哲学的晚餐随着菜品的上桌款款展开,观众,沃利和安德烈三人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互动与共鸣,这种恰到好处的思考与探索造就了影史上这场精彩绝伦的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