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之爱(2015)

AnesthesiaUP:2023-02-10

《钝感之爱》(英语:Anesthesia)是一部2015年美国独立剧情电影,由提姆·布雷克·尼尔森编剧、导演、演出及监制。提姆·布雷克·尼尔森与森·禾达史东、格莲·高丝、姬丝汀·史超域、葛雷琴·莫尔及哥里·史托演出。电影于2015年4月22日举行的翠贝卡电影节上首映,并于2016年1月8日有限上映并透过IFC电影自选影像上映。

钝感之爱

评分:6.9 导演: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编剧: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主演:萨姆·沃特森 /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 寇瑞·斯托尔 / 格瑞辰·摩尔 / 蒂姆·布雷克·尼尔森 / 格伦·克洛斯 / 大卫·阿隆·贝克 / 凯蒂·张 / 斯科特·科恩 / 娜塔莎·格雷格逊·瓦格纳 / 杰西卡·赫特 / 汉娜·马克斯 / 格洛利亚·鲁本 / 米奇·萨姆纳 / 尤尔·瓦斯克斯 / 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 / K·托德·弗里曼 / 艾丽卡·罗丝 / 李·维尔科夫
类型:剧情 / 惊悚
片长:90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
上映:2015-04-22(翠贝卡电影节)
IMDb:tt3317208

剧情

一个大学里的哲学教授沃尔特·萨尔在一次抢劫时受伤,他为了逃脱,随意地按响蜂鸣器,让一个有孩子的中年父亲阿森醒来,阿森勉强地回应沃尔特的请求,沃尔特在他怀里失去意识。透过探索这些人与劫匪,以及瘾君子阿乔之间的关系如何连结在一起,我们一起探索这个纽约市。沃尔特·萨尔、阿森、阿乔与行凶者经历的波纹出现出来,当中包括一个酗酒的主妇、一个不顾一切地失去了童贞的少年、一个才华横溢但失败的作家、一对面对末期疾病的父母,以及一个杰出的研究生苏菲以自残来让自己觉得活着……

演员

  • 森·禾达史东 饰 沃尔特·萨尔教授(Professor Walter Zarrow)
  • 提姆·布雷克·尼尔森 饰 亚当·萨尔(Adam Zarrow)
  • 姬丝汀·史超域 饰 苏菲(Sophie)
  • 格莲·高丝 饰 玛西娅·萨尔(Marcia Zarrow)
  • 葛雷琴·莫尔 饰 莎拉(Sarah)
  • 哥里·史托 饰 森(Sam)
  • K·托德·弗里曼(英语:K. Todd Freeman) 饰 乔(Joe)
  • 米奇·萨姆纳(英语:Mickey Sumner) 饰 妮可(Nicole)
  • Rob Morgan 饰 帕内尔(Parnell)
  • 李·维尔科夫(英语:Lee Wilkof) 饰 雷·艾森伯格(Ray Eisenberg)
  • 汉娜·马克斯(英语:Hannah Marks) 饰 艾拉·萨尔(Ella Zarrow)
  • 张凯蒂(英语:Katie Chang) 饰 艾美(Amy)
  • 米高·K·威廉斯 饰 杰弗里(Jeffrey)
  • 葛萝莉亚·鲁本(英语:Gloria Reuben) 饰 梅雷迪思(Meredith)
  • 史考特·考亨(英语:Scott Cohen (actor)) 饰 拉弗医生(Dr. Laffer)
  • 尤·瓦兹奎兹(英语:Yul Vazquez) 饰 爱德华·巴恩斯医生(Dr. Edward Barnes)
  • 娜塔莎·葛瑞森·华格那(英语:Natasha Gregson Wagner) 饰 玛塔(Marta)
  • 洁西卡·赫克特(英语:Jessica Hecht) 饰 吉尔(Jill)
  • 理查·托马斯 饰 Mr. Werth
  • 卢卡斯·海吉斯 饰 Greg
  • Ekaterina Samsonov(英语:Ekaterina Samsonov) 饰 Angie

拍摄

拍摄选址于2013年在曼哈顿拍摄。

发布

电影于2015年4月22日的翠贝卡电影节上首映。稍后,IFC电影购得美国分销权。电影在2016年1月8日有限上映并透过IFC电影自选影像上映。

评价

根据烂番茄网站,《钝感之爱》评分为26%,基于43个评论,平均分为4.9/10。Metacritic给予58/100,从14个评论中抽样取得,表示为「混合或平均评论」。

《钝感之爱》于2015年翠贝卡电影节上首映,获得普遍积极的评论。《The Wrap》的丹·卡拉汉(Dan Callahan)给这部电影一个积极的评论,并称赞表现指出,导演兼编剧提姆·布雷克·尼尔森避免了在一场充满愤怒和活力的当代戏剧中的多愁善感,他还指透过电影的愤怒,赋予了它的味道、它的心情以及它的重力。这部电影需要非常认真对待,它赢得这项权利。这愁眉苦脸的绝望让尼尔森的脸孔在屏幕上永远存在,也充分证明了他在这里的创作,以及他给姬丝汀·史超域的方向,他加入的力量是非常充满活力的。

《荷李活报道》的约翰·德福(John DeFore)写道:「任何观众进入电影,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会在影片的尾声不想拥抱森·禾达史东,演员完美地体现了一种学习的人文主义的味道,让我们通过几个更抽象的焦点讨论社会的兴衰。」

简评

你们middle-class white liberal面临的问题还真是很可以,连我这么包容做作的人都觉得这片子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强行悲天悯人,还过度渲染命运无常人生多舛,看看增加词汇量还行,然而说话不用大词不掉书袋会死厚?后来一看Tribeca电影节的,哦,怪不得

环形结构的故事,关于爱的困境、抑郁和人生无常,五组人物和故事之间互相勾连。当然是因为Kristen才看电影,一个聪明、敏感、脆弱的哲学系女生,not for this world,用自残感受活着。她和教授之间的关系很温暖,但人与人之间有无可避免的冷漠疏离。父子、夫妻、陌生人之间都有难以避免的伤害和恶意。

多年以后你好像对曾经的那个你,那个对世界困惑的你表示不解,因为最终你会成为人群里的一部分,那个你是曾经鄙视过恐惧过甚至想要杀死的那个你。只有哲学在让我们进行思考,但我们思考的偏执会换来什么?这是一个时代甚至接下来的一个时代的悲哀。

本片追问的是,为什么看似深奥的命题总有一个很简单的解决方案,而为什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方案解释、掌握和施行起来总是很艰难?才华横溢的导演发现,首先,人们都有因不便公开而企图遮盖的欲望;其次,不同年龄、肤色、职业的人对于同一个词,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的理解存在认知、文化、需求偏差;最后,冲突是个常态,但要相信「常态」能被时间改变,并将所有的冲突视为语言之间的冲突,而能否消除冲突取决于「语言翻译」的质量。作者知道人类会对此方案表示怀疑,为此,温文尔雅且极具「恒心」的智者用他的《钝感之爱》给同道中人亲自做出示范:只需在《徒步七分》之后,站在一个流变而相对客观的立场上,仔细聆听和努力发现邻人的需求,然后尽力满足他们即可。每周一束鲜花,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或许,现实中的巴别塔或者伊甸园就是这样建成的吧。

我们总是对爱后知后觉,总是在重大事情后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最爱的人是谁…很羡慕教授对妻子的爱,教授每周五坚持给妻子送花,坚持了40多年。妻子也懂得他的弦外之音“卷心菜,我种了卷心菜”…

每个家庭不同问题,每个人,不同压力。互相爱着彼此,就能够互相伤害。再爱,希望‘他’更好,如果愿意做到更好,接纳彼此,才真正开始。而选择毒品,就一劳永逸的选择放弃人生。K出场时间超短,不过内容很棒,有感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