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1957)

UP:2022-12-02

《乘风破浪》是一部1957年的中国电影。影片由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出品,上海电影制片公司监制,孙瑜与蒋君超合导。影片为表现新中国第一代海轮女驾驶员林幼华而制作,黄音扮演女主角梁璎,中叔皇扮演男主角马骏。

乘风破浪

评分:7.3 导演:孙瑜 / 蒋君超 编剧:孙瑜
主演:中叔皇 / 金川 / 曹铎 / 程之 / 张翼 / 关宏达 / 钱千里 / 仲星火 / 黄音
类型:剧情
片长:95分钟地区: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
上映:1957(中国大陆)
IMDb:tt0340043

乘风破浪简介

梁璎、黄柳花、袁璞君一起离开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到上海实习。三人一起到黄浦江边去看轮船,梁璎不会游泳却立刻跳入江中救人,结果二人都差点被淹死,幸亏“人民9l号”的水手长马骏及时将他们拉上岸。马骏责怪梁璎不应冒险救人,赵船长也认为她太冒失,梁璎又委屈又生气。但没想到她们实习的地方恰恰就是“人民91号”。赵船长也想不到安排来实习的就是她们三个。
  有丰富的航海经验的赵船长对女孩子们学驾船有偏见,因此对于安排她们实习不太重视。三个姑娘在马骏的指导下开始了紧张艰苦的实习生活,很快与大家打成一片,并提前完成了“实习水手”的任务。黄和袁被调配到别的轮船实习。梁璎对于不能得到赵船长的信任深感苦恼,但她刻苦执著的精神最终感动了赵船长,他彻底改变了对梁璎的看法。实习期结束后,三个姑娘都先后考上了三副。梁璎和马骏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并继续努力升为二副。

简评

20201013 女性可以当水手,当舵手,也可以当海员,掌握自己的命运。电影在书写时代气象的同时,也以一种难得的轻松的基调,延续了孙瑜关于城市、爱情的一贯表达方式,也将把个人道路的选择问题与对待性别、对待工作的政治理念开始绑定。在韩寒的电影和今年湖南卫视的综艺之后,“乘风破浪”这个语词的挪用、转变也值得玩味。

孙瑜/1957/女性电影/反驳那些说这部影片意识形态内容过多的评论,这已经是十七年电影中较为淡化意识形态的影片了。孙瑜导演对于地域空间营造的感知力很强,女性人物的塑造也很独特。如果有字幕的话就更好了,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影片的修复都修了干嘛的,丢到资料库就不管了。需要有人去把他们挖出来,等待需要它的观众才好啊!

镜头运动非常流畅,动静结合节奏上佳,景色穿插极富韵味。如舱内欢迎会一场,从落日余晖切到三女中景,变至全景,接分糖的长摇镜,然后切到小张,跟拍后焦点停留在小张独自啃西瓜;又如病后甲板一场,从手持望远镜的中景移至面部特写,接着反打出望远镜中变换的夏秋景色,再打回来小梁已经穿上了白大褂。又如表现成长,善用内景色调变化;采集外景,波光映日韵味悠长;拍摄运动,常用流畅的摇镜过渡到固定镜头;涉及政治场面时,又以镜头先于动机的移动表现其稳定和不容置疑。除此之外,船长、水手长、大副,分别代表小梁的能力、情感、责任,虽不够饱满,也远不止单一。最后,做作的站姿、眼神、用词、腔调,和展现真性的忙乱、活泼、友情穿插,今天看来居然在时代的局限中渗入了活生生的幽默感。谁说中国没有好电影,这就是中国的好电影。

第一次试着看第二代导演的作品,意想不到的轻松有趣,那个时代的“野兽派”演技成为了全场的笑点XD 三个明媚的姑娘像是自由活泼的鸟,停在这只船上,让航行不再枯燥。看电影时就在感叹,青春就是青春啊,和时代无关,和物质条件、接受到的信息多少无关,而是在于那个特定的闪光的年纪。勇敢,梦想,热爱,友谊,坚持,在波涛汹涌的生活里,能够乘风破浪的,是一颗年轻的心啊。

说的是女海员成长的故事,拍摄于1957年,当年的潮汕商船学校,后来搬到了武汉成了武汉水运。感谢导演留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影像,看到了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上海虹桥码头,汽车吊,TCM三轮叉车,还有当时的轮船,高大上的海员俱乐部,五一庆祝活动等等等,电影气氛轻松活泼,影片开头女生泳装十分大胆,导演有点意思,女主很洋气,有点像TVB张可颐,推荐~

(重点跟《大路》展开比较分析);(结合多部相关主题的社会文化史和社会生活史论著展开分析);、对白、场景等方面的特点,与1957年的特定时代背景之间的对照分析;4.“乘风破浪”的影片主题与上海的都市现代性进入新中国之后的新流变与新特点;(以影片中的女主角,跟《体育皇后》和《小玩意》里的女主角展开比较分析)。

相关影片推荐

    乘风破浪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