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1957)

KanałUP:2022-08-20

《下水道》(波兰语:Kanał),是1956年由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伊达执导的战争电影,本片是第一部以华沙起义为题材的电影,讲述一队波兰家乡军为避开纳粹的猛攻,躲进了城市下水道的故事。该片是瓦伊达“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前作为《一代人》,终作为《灰烬与钻石》。

下水道

评分:8.4 导演:安杰伊·瓦伊达 编剧:耶尔齐·斯蒂芬·斯塔温斯基
主演:特雷莎·伊泽夫斯卡 / 塔杜施·扬查尔 / 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 塔德乌什·格威亚兹多夫斯基 / 斯坦尼斯拉夫·米库尔斯基 / 埃米尔·卡尔维茨 / 弗拉杰克·舍伊巴尔 / Teresa Berezowska / Zofia Lindorf / Janina Jablonowska / Maria Kretz / 扬·恩格莱特 / Kazimierz Dejunowicz / Zdzislaw Lesniak / 马奇·马奇约斯其 / 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 理查德·菲利普斯基 / 瓦迪斯瓦夫·科瓦尔斯基 / 卡其米尔茨·库茨 / 艾娃·维斯涅夫斯卡 / Tomasz Witt
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91分钟地区:波兰
语言:波兰语 / 德语
影片别名:搞战地狱篇 / 地下水道 / Canal
上映:1957-04-20(波兰)
IMDb:tt0050585

下水道简介

1944年9月底,悲剧性的华沙起义已接近尾声,一支波兰“国家军”在中尉查德拉(Wienczyslaw Glinski 饰)带领下驻防一栋破败的建筑。华沙市内被德军分块切断,与家人失散的作曲家米考只好在这支30人小队中栖身。悬殊的军事差距让战士们心灰意懒,米考的钢琴声有些怪异的飘荡在废墟上空。德军的小型攻势很快让队伍无法招架,全员进入下水道转移阵地。
  波兰战士们在没有饮食的下水道中茫然前行,德军不时投放毒气,有一些战士疯掉了,但更多人死在了下水道中。查德拉的队伍很快迷失了方向,战士们也分别迷失在暗无天日的下水道中……
  本片获1957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是导演安杰依·瓦伊达(Andrzej Wajda)战争三部曲的第二部。

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安杰伊·瓦伊达 第1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特别奖安杰伊·瓦伊达

简评

观影迄今为止最另类的战争片。导演并没有将视角对准传统的敌我双方,也没有过多地描写战争场面,而是另辟蹊径地讲述了一支撤退的连队全军覆灭的故事。肮脏阴暗的下水道是唯一的求生之路,起义军们在其中挣扎,犹如在通往天堂的炼狱中遭受折磨,即便是最终逃出升天的中尉还是禁不住“带领整队突围”想法的诱惑重回黑暗。战争即地狱,而地狱是人们为了各种利益和诱惑自我营造的。片中发疯的音乐家吹出那鬼魅般的声音,始终萦绕在耳边,为整部电影增色不少。

凑巧在导演瓦依达97岁生日的晚上看了这片子。室外战斗部分的布景非常牛,加上片头引用的文献纪录影像,营造了很强的真实感。开篇的四分多种的运动长镜头也很牛,只是这种群像表演参差不齐,有些角色和表演比较假,又给真实感减了分。下水道的部分就完全变为表现主义风格了,光打得无比恣意,更像舞台剧。片中的女性演员很养眼,黛西完全是我的菜,和杰克在肮脏的下水道里以夸张的姿态相扶而行时,无比的性感,差点忘了这是一部战争片。怀斯惹得女友自杀后都不怎么伤心,光顾得逃命,简直就是个十足渣男。我猜导演当初处理这个人物和情节并非要达到如我所想的这般效果。另外一个意外的发现,关于华沙起义这段历史竟然找不到一本中文版的历史专著(包括译著),令人叹为观止。

+,空间(构图空间层次、镜头空间运动轨迹)的现实主义和形式性被得体地平衡后,电影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后½部分进入错综的下水道,情节线索也随之分叉、绕入闭环的迷宫中,在严肃的正剧氛围下展开叙事游戏。人物并不被强加初设的脸谱,而是直到弧光的末梢处才在其所演绎的动作中被象征化,因此我们所接收的是直到电影的最后一刻才总结出的conclusion,而非一个自开场便统治一切的ideology。

瓦伊达用一个开场长镜头完成1让抵抗军一个个走进镜头并以旁白介绍,2追踪到对列的最末定位于刚刚加入的钢琴师后3跟着他加速运动推轨追上早已走出镜头空间的队列,直到回到最前端4跟随队伍进入最后一个掩体。开始段落的战斗带有很浓的游击队影像特点 很有意思,但下到地下之后完全变成了一种近似存在主义的国族隐喻:被困在地下的不仅仅是这个残存抵抗德国占领军的国军连队、还是民族国家构建的理想和一系列民族主义的希望。进入地下的决定是糟糕的,甚至是懦弱与要负责任的。没有人从下水道的地狱里安全地出来,就连有爱情加身的两位最后也只能隔着栅栏看到外面的阳光和对面的青草。瓦伊达的态度是暧昧的 但或许也是纠结的。另外这些军人一个个穿得跟摇滚明星似的!

#2021波兰电影大师展# 三月刚在英伦大师展《第三人》看过战后维也纳为背景影史最悬疑的下水道,本月便接上了二战中波兰华沙起义为背景影史最惨烈的下水道,两相对照两大阵营的大师间有跨越主义的呼应感,观影迷人之处在于此。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比处女作的第一部尖锐得多,拍摄手法也精妙得多,不知道第三部又是怎样的杰作,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在大银幕上观看到。

#2021波兰电影大师展# 四颗星。起义败北,由地上遁入地下;希望消逝,于黑暗诀别光明。开篇以流畅的中远景长镜呈现出悲凉的战地实况,沉重低落的情绪笼罩其上。逼仄昏暗的下水道内滋长着恐惧与绝望,令意志瓦解,精神屈服,理想幻灭。压抑感十足(得益于出色的音效与打光)的无尽炼狱不断拷问着人性的极限。数次推拉特写加深了渐趋失魂的惊悚感;高质量的表演传递出精准的人物状态。早已注定的结局象征着彼时波兰的命运缩影:大国斗争下委弃泥涂的牺牲品。全片以冰冷的写实风格表达了对国家意志和英雄主义的反叛,也借点缀其间的浪漫笔触流露出对个体追求和人道主义的关照。缺点在于前半段略沉闷。

大光明这两部都好暗啊。难以想象距离瓦伊达的长篇处女作只有两年时间,他就交出了堪称神作的本片。长镜头运动流畅,叙事性强,群像刻画极其饱满,每一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有欲望有弱点,下水道内的调度也是一绝,都不知道摄影机怎么架设的。音乐家疯之前看到的那个人梯场景,短短几秒,应该花了不少钱和时间搭建,效果也是真的好,一眼就有宗教画中的地狱即视感。里面几处黑色幽默的剧情twist来的又快又狠。战争没有出现传统意义上的正面火拼,都隐匿在黑暗里,是笼罩在下水道迷宫之上的恐怖阴云。走不出去的下水道,失约的苏联援助,真的太绝望了。女性角色极其出彩。

没有了现在主流主旋律战争片的力挽狂澜与歌功颂德,只有真实存在的人对“活着”的艰难追寻。二战中的波兰自始至终都在这下水道摸索着寻找光明。波兰的独立侵犯了德国的利益,在互不侵犯条约后却又沦为了被闪击的目标,波兰人民被迫进入了历史的下水道中。而当得到大国的空头支票后,一缕光出现这了下水道的尽头,促使了华沙起义的发生,而当蹒跚到了尽头,等待他们的却是早已经焊上的铁栏。

上半部大量的平行横移长镜头与其说服务于人物塑造不如说提前将他们困在了下水道线性单一的噩梦空间中。下半部,下水道起到了类似三棱镜的作用:人物分散开来形成多线叙事,但环境却是几乎等价的,叙事线互相切换剪辑就好像我们观看三棱镜时微微的视角偏转,三棱镜还是三棱镜,下水道四处都一样漆黑恶臭,关注便完全聚集到人物上,人物也的确放射出不同的光芒。

第二部瓦依达。感觉波兰学派的电影属于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并不算特别好看,但又不自觉给好评的类型。开头便交代了众人的结局,之后的剧情透露出一种宿命和悲壮感。闭仄的下水道、肮脏的污水、昏暗的光线,用影像创造出的窒息氛围。游到尽头发现还有铁栅栏、只差一点就能出去却被手榴弹炸死、游离于众人之外的音乐家,这些反类型片的处理都体现了战争的真实和残酷。最后长官没有庆祝逃生,而是处死了说谎的下属,义无反顾地返回下水道,颂扬了舍生取义的战斗精神。

在大光明影院观看了安杰伊·瓦伊达的《下水道》,一开始还以为是文艺片,没想到比想象中的要精彩。前面铺垫的剧情略无聊,因为你看到人物都很百无聊赖不知道在干什么——现在想来算是一个反衬吧,到了战争爆发之后开始变得好看起来。导演利用下水道幽暗、狭窄的环境来营造一种压迫感,下水道的肮脏,夹杂着黑色幽默。记得一场白天戏,士兵问一名妇女,“你有受伤吗?”然后后者就展示了残缺的肢体,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电影直观地透露出战争的丑陋,人性的戏谑和命运的无奈。绝望、恐惧,令人幻灭,又带点浪漫。对于演员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钢琴家的存在是贯穿全片的一个象征物,随着抵抗军从地面进入下水道,他的象征含义逐渐改变。起初在地面上他弹奏钢琴,象征斗争与希望;进入下水道,他逐渐丧失意识,伴随着空洞的回声、阴暗的甬道、缓慢流淌的污水、始终找不到的出口,下水道像他吟诵的但丁的诗歌一样变成人间地狱;而后他陷入疯狂,吹着曲子在下水道中游荡,变成冥河中行走的幽灵。

获得奖项

  •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第10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评审团特别奖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1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1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Most Promising Newcomer to 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