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1977)

UP:2022-08-09

《乾隆下江南》(英语:Adventures of Emperor Chien Lung),是1977年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由李翰祥执导的喜剧片,为李翰祥乾隆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故事取材于乾隆下江南之野史以及民间传奇。此片曾获第十四届金马奖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与优等剧情片奖。

乾隆下江南

评分:7.4 导演:李翰祥 编剧:李翰祥
主演:刘永 / 汪禹 / 井淼 / 李昆 / 詹森 / 关仁 / 岳华 / 陈萍 / 王沙
类型:喜剧 / 历史 / 古装
片长:100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粤语
影片别名:Adventures of Emperor Chien Lung / Chien Lung goes (down) to Chiang-Nan
上映:1977-06-03(中国香港)
IMDb:tt0075637

乾隆下江南简介

大清康熙四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康熙率太子与和硕雍亲王在木兰围场狩猎,雍亲王偶遇李佳氏,后李佳氏在木兰围场生下雍亲王四子弘历。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在狩猎中遇险,增得少年弘历相救脱险,弘历巧对对联,获得康熙欢心。
  弘历继位后改元乾隆,乾隆在位时设立了四库全书馆,编篡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总编纪晓岚在书房因天热未着衣工作遇乾隆驾临,只好躲在桌下,但仍被乾隆叫出来,幸好机智妙解“老头子”,乾隆准其不着衣工作。
  刘庸晋见乾隆,争得“罗锅”封号,一年可多两万两俸禄,乾隆心有不愿,暗中命人出题刁难,被刘庸一一化解。最后乾隆让刘庸跳冰窟,刘庸领命后站在冰窟旁许久,后晋见乾隆,说是遇见屈原,让问问乾隆是否是逼死大臣的昏君,乾隆无奈只好放过他。
  乾隆十六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扬州,为体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卫一人微服出访。在扬州最著名喝荤茶的一乐园茶楼,乾隆遇到只卖水的茶楼,在多嘴店小二的指点下,才知道原来扬州喝荤茶的茶楼卖的是各种小吃和酒水,唯独没有茶叶卖。乾隆只得去对面茶庄买茶叶。
  在店小二声情并茂、沫横飞花地给乾隆介绍了“人到扬州老,船到瓜洲小”,因为扬州人客气才称他为老太爷,而在广州更是称人都称“佬”,给乾隆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民间风情课。乾隆在品尝美食之时,偶尔看到茶楼下有位年青人手捧《春秋》守着菜摊,从店小二那得知年青人叫周日清,其叔是翰林院翰林,但为官清廉,退休后贫病交加,只告周日清每日卖菜糊口。正说着,遇到两官差来要捐钱,周日清交不出来。从店小二的嘴里得知,原来是叶洪昀在扬州假传圣旨设了邻捐局,凡是做生意的都要捐钱。
  正说着,楼下的两官差因为收不到钱开始欧打周日清,周日清被逼无奈出手自保,而乾隆因为给周日清加油助威而受到在茶楼喝茶的众多官差的围攻。当两人打败众多官差后要去喝茶时,才发现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大声已是成人空巷,众商家和老百姓为求自保户户门窗紧闭。无奈,乾隆只得坐在大街中间休息。这时,叶洪昀带众官差前来要拘捕乾隆,但被乾隆的气势镇住,随后而来接驾的鄂容安证实了乾隆的身份。
  店小二因为在之前跟乾隆的谈话中痛骂乾隆,得知刚才的客气即是乾隆时,无奈之下只好上吊自杀,关键时刻被乾隆命人救下。之后周日清加官为乾隆牵马。店小二也被乾隆任命为官员。叶洪昀之流的贪官被惩治。

第14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第14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 最佳美术设计陈景森

简评

2016-02-22;代标-MZD在2013 / 走近拥M派:它是v什麼鬥?它不是v自身利益鬥a,它v了信仰而鬥a,v了思想而鬥a,v了社會d前途和命運而鬥a,它根本不是v自己。雙方v了捍衛不同d信仰不同d觀點可以打起來,這是人性至善d標誌a。是吧?沒有這麼善d。你一般說自私d話,你爲保衛自家財產田地打起來,這g叫人性自私。v政治信仰而打,這個人性至善的標誌a(三颗星)

個人觀影史第1726部。李翰祥如果活到微博時代的話,必定是最高級別的微博段子手。前面在京的部分可謂之為李翰祥的《笑林廣記》,至於真正“下江南”的部分其實很短,豐富度上不及《乾隆下揚州》,但乾隆和揚州茶樓店小二那段二人轉是這一系列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個。而“天高皇帝遠”所帶來的“腸梗阻”的弊病也在戲說的過程中被體現出來:最高的決策和信息經過層層的“傳遞”,落到社會底層時早已來了個三百六十度之大變,反之亦然。

“人到扬州老,船到瓜洲小”。蟹黄汤包加三。素茶荤茶来喝茶。拼得一身剐,拉皇帝下马。只图一时骂的爽,不知真龙在身旁。前面铺排太多,半天才下江南。下江南先下扬州,入境问俗启文章。活现店小二,一口扬州腔,癫佬又衰姥,喜剧又人文。明清扬州风俗小品。开篇讲乾隆身世,忆木兰围场狩猎,雍亲王强占李佳氏,生四子弘历无名,因护康熙得宠入宫,从此得天子之命。西瓜视频,画质三六零。

中段鄂容安想着法给刘墉使坏,和刘墉想着法再骂皇帝想不想做昏君这部分比较好看。私认为李翰祥笔触还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做文章,界定还是有些重复和限制了。当时可能也是抱着给港人了解历史的态度吧。台词,史解做的太细,反而莫名忽略了电影该有的审美格局。那个时候拍电影就是图个乐呗。女演员在这类戏里存在感不强。

李翰祥×刘永的乾隆皇系列就此起步(但刘永其实一年前在《乾隆皇奇遇记》里就演乾隆了),他这种讲述历史趣事,化用民间野史和风土人情,辅之以相声小段的表现手法,严格说来应该算是拍《风流韵事》中的《萧翼赚兰亭》开始的。乾隆在位60年,活了80多岁,文韬武略,可以用的素材实在太多了,以至于虽然片名叫《乾隆下江南》,但电影过了大半他还在宫里待着呢。前半段讲乾隆身世,期间穿插旁白,仿佛纪录片一般;再讲他和纪晓岚刘罗锅两位大臣的君臣斗智(应该是井淼李昆两位的智商巅峰了),而后半段才呼应片名,让他去扬州逛了一圈,并邂逅义子周日清(同时也是汪禹又一次出演周日清)。扬州段落表现最好的当属老小二王沙,他动作诙谐表情滑稽,还附送大段大段的扬州风俗讲解(甚至还来了段小贯口),真是妙趣横生,为电影增色不少。

刘永一派贵气里又透着一股子阴狠劲儿,倒是颇为适合演皇帝。历史普及加民间传说颇类《三国》之“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模式,不过较之后者以价值作为结撰尺度,此片以敷演笑话和展示民俗取代了明显的价值传递的用心。又在古今混淆的语词运用中,寄寓一定讽喻现实的意味。这些民间故事的产生自有其背景,值得思索。

诙谐有趣的民间野史,围场狩猎里的部分镜头是非洲大草原吧?与纪晓岚、刘墉的互动也是生动活泼,不过这几个部分似乎篇幅过长,导致了“下江南”部分被挤压,只占了全片一半左右的篇幅,剧情内容上感觉有点失衡了,茶馆伙计的扬州话挺出彩的

没听错的话乾隆问吃茶指路一乐园的老者和王沙是一个声音。头回吃汤包容易犯的“错误”真是太生动了,见过n多人中招。一个关于吃茶的题外话:茶国某些喝茶的时常看不起拼配茶,然而拼配茶中国也有,就出自扬州的富春茶社,魁针、龙井和珠兰花茶拼成“魁龙珠”,叫“一壶水煮三省茶“。这个系列里老一辈的演员:演鄂容安的姜南是李的“老大哥”了,生在安徽,长在北平,抗战时期在桂林读戏校;演刘墉的李昆原籍天津;王沙(这里是店小二,下扬州是剃头匠)是新加坡人,讲得国粤英闽南上海多语;“纪晓岚”井淼是山东人,上海读书又各地演过话剧。这种天南海北人演天南海北事的搭配只有在特殊年代才能产生,连李后来都吐槽搭景师最北只去过广东,怎么搭得出天桥。

意料之外的好看,还挺有意思的。虽说是乾隆下江南,但前半部是乾隆和纪晓岚还有刘墉的一些趣事,纪晓岚巧解老头子,太监底下没有了,刘墉巧辩罗锅加俸禄,等等一些段子融合了历史野史民间传说,像听相声一样。电影后半部才是乾隆下江南,大闹扬州荤茶楼。关于荤茶的讲解还真是长见识,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吃法。结尾茶楼伙计当官还真是没想到,也太儿戏了。不过把电影当成野史来看就行了,图个一乐。

三个故事合集,首尾相连,中间穿插了纪晓岚和刘墉的故事。我是没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插?这前后不连着呀,就只是为了说故事吗?那为什么不直接弄成4个短故事呢?当然首尾乾隆下江南的桥段还是很有意思的,可以直接跳过中间的两个故事,看完前头可以直接到54分钟左右接着看后面,是一个挺完整的故事。肴肉有机会一定要尝尝,蟹黄汤包已经吃过了,虽然不一定正宗。

李翰祥喜剧。乾隆朝堂龙椅不坐,天天想着往外跑。 下江南即下扬州。品鉴扬州特色早茶,水晶肴肉蘸茶汤,入口即化、清醇鲜香;蟹黄汤包,靖江一绝,看着不烫吃着烫。一句罗锅,每年多加俸禄2万两。王沙的店小二,一口扬州话活灵活现,乾隆系列里的钻石配角。“从前有个太监,下面没有了”

不如第二部,交代前因的事实厘清是可数的亮点,宫里的故事远比南下后有趣(这样看,第二部开片的简叙是取其精华了);私觉本片之侧重点在乎历史风俗,一乐园吃荤茶、谈用语、饮蟹黄汤包处触及北方人盲区、丰富知识;话说为汪禹以及其后惠英红等人设计的打戏场景是为了推出新人吧,明明跟影片基调不符,开打后剧情直入莫名其妙的境地,倒是看看刘永的潇洒还蛮好(但知道演员本身之为人后,滋味还是难言);一帮老戏骨各个精彩,片尾王沙等鸡犬升天后的模样传神~

获得奖项

  • 第1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第1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获奖:优等剧情片 / 最佳美术设计
    提名:最佳剧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