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白事(1996)

The FuneralUP:2022-08-07

《江湖白事》(英语:The Funeral)是一部1996年的美国犯罪电影,由阿贝尔·费拉拉执导,主演是基斯杜化·华坚、克里斯·潘(英语:Chris Penn)、安娜贝拉·西欧拉(英语:Annabella Sciorra)、伊莎贝拉·罗塞里尼、文森·加洛、班尼西欧·狄奥·托罗和珂茜·莫尔。

江湖白事

评分:7.5 导演:阿贝尔·费拉拉 编剧:尼古拉斯·圣约翰
主演:克里斯托弗·沃肯 / 克里斯·潘 / 文森特·加洛 / 安娜贝拉·莎拉 /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类型:剧情 / 犯罪
片长:99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影片别名:葬礼
上映:1996-08-28
IMDb:tt0116378

演员

  • 基斯杜化·华坚 饰 Raimundo "Ray" Tempio
  • 克里斯·潘(英语:Chris Penn) 饰 Cesarino "Chez" Tempio
  • 安娜贝拉·西欧拉(英语:Annabella Sciorra) 饰 Jean
  • 伊莎贝拉·罗塞里尼 饰 Clara Tempio
  • 文森·加洛 饰 Giovanni "Johnny" Tempio
  • 班尼西欧·狄奥·托罗 饰 Gaspare Spoglia
  • 珂茜·莫尔 饰 Helen
  • 约翰·文堤米利亚(英语:John Ventimiglia) 饰 Sali
  • 保罗·希普(英语:Paul Hipp) 饰 Ghouly
  • 大卫·帕特里克·凯利(英语:David Patrick Kelly) 饰 Michael Stein
  • 法兰克·约翰·休斯(英语:Frank John Hughes) 饰 Bacco
  • 菲克特·亚哥(英语:Victor Argo) 饰 Julius
  • 罗勃·米亚诺(英语:Robert Miano) 饰 Enrico
  • 安德鲁·费斯凯拉(英语:Andrew Fiscella) 饰 谋杀证人
  • 保罗·派瑞(英语:Paul Perri) 饰 年轻的Ray

故事关于1930年代居住在纽约市的一个黑帮家族中的三个兄弟之一的葬礼。透过一连串的回溯详述了兄弟和他们家族的过去。
克里斯·潘(英语:Chris Penn)在1996年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沃尔庇杯最佳男配角奖。本片得到提名5项独立精神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奖(英语: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和最佳摄影奖(英语:Independent Spirit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

简评

全片节奏缓慢,人物性格鲜明,气氛凝重压抑,整体黑暗,在狭小的格局里展开了对道德、人性和暴力的讨论。电影属于慢热型,刚开始还并不觉得有多吸引人,越往后走,余味更浓,特别是它的结局,极其震撼,又极其的讽刺,用暴力起家的黑帮三兄弟最终终结在自己人的暴力之下,带着浓烈报应色彩和救赎色彩。

以黑道为躯壳的,一场关于宗教和犯罪的价值观大论战。费拉拉无意引导一个大众的价值观,剧中三兄弟的遭遇已经为不同价值观的结果做出了完整的诠释。剪辑和节奏把控很棒,今昔双线的叙事结构,在导演不着痕迹的剪辑和平稳的节奏下都能有条不紊地并行下去。

结局还是不太能理解,你说二爷忍不住思念三弟,无法没有兄弟独活而自杀也就罢了,为毛要拉老大一起死,完全没逻辑好么,难道是那曲"黑色星期天"的作用?表演是这部戏最出彩的地方,每个角色都没有浪费而且个性鲜明又相得益彰,两条时间线交错并行,物欲横流与道德原则的碰撞总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片子时间很紧凑,一个晚上的故事,三兄弟却改变了一切,最后那一幕戏剧性太大,虽然做过铺垫,但看的时候,还是目瞪口呆。倒叙补充了剧情的由来,只是这个弟弟究竟真是什么原因死的,似乎交代的有些模糊。另外倒叙的时间和当下时间的距离,似乎也是交代的有问题。黑色黑帮,那几个演员倒是脸蛮熟的。

《纽约王》动作戏过滥略损影片气质,在这部着重描绘黑帮家庭关系的平稳小品《葬礼》里,动作场面被抑制,对于暴力也持反思态度,再一表忏悔救赎的无用,可惜的是其中深沉而核心的内容讲得不清不楚。几个女演员自然都很有气质,但沃肯、加洛和德尔托罗这三个男人以片中的扮相站一起,给我看得是真心动啊。

每一个演员,每一个,都优秀得上天是什么体验;节奏超棒,叙事从简但纹理极为细腻,擅长脑补的话,会非常喜欢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从目前看过的几部片子来讲,费拉拉倒是一贯在讲故事上像是出于尊重观者的心态而留有空间,只是有时搞砸了,给人感觉像剧本不够扎实、根本不会讲故事那样。这回特别灵。片头GLOOMY SUNDAY用得居然不土鳖,贵导的迷之carry soundtrack能力在我这儿排宇宙第二。

,有着和教父1一样值得学习的开头,多线叙事比较有趣。跟黑道没有很大关系,里面大哥关于以恶制恶的对白令人印象深刻。大哥三弟都比较立体,倒是觉得二哥很平面虽然演得很好,对于他的交代除了疯狂和暴躁其他都很模糊,最后的结局震撼,但莫名其妙。看的首部有交代黑帮妻子心理的电影,“我有理想“

#资料馆#胶片卡位差点被晃晕;黑帮题材的家庭伦理剧,冲动是魔鬼的兄弟情;老大正义感尚存,老二神经质躁狂,老三共产党影迷;配乐好销魂,葬礼上的Gloomy Sunday听酥了;低调摄影风格也出彩,厚重沉稳大气;三位人妻美艳动人,褒曼闺女完全继承母亲颜值。

痴迷于暗夜穷街陋巷中群魔乱舞的费拉拉难得的一部冷静沉稳的情节剧,动荡的年代感赋予了本作足够的气势,穿插回忆的叙事也让本来简单的故事变得厚重起来,最赞的还是极具分量的演员阵容,沃肯的纠结,潘的分裂,加洛的激进,德尔托罗的蛮横,每个角色戏份均衡,表现出色,共同将这出黑色抓马推向高潮。

费拉拉历来设置的议题都不浅薄,这次也一样,但讨论比较浅,而且议题数量有些多。多就不好处理有效融入就有难度。有对美国本质的思考,借旧时代释放对“美国”的疑虑(90年代相关)有对家族观念的疑惑有对黑帮“道德”逻辑的质疑,有对“纯真逝去”的暗示有对“纯真”本身为何的发问。佩恩和德尔托罗有几场很出色,罗西里尼被压缩到最少但出场就是星光存在感极强。黑道家族那女的很努力但上限明显。而Mol空有古典样子太年轻意大利语似乎也不会说。手法完全当代,一些镜头完全是现代戏逻辑,去除同类年代戏的“装”,他着迷的还是“真实”和“街头”,其实他对纽约和黑帮才是真了解,而且一直有边缘气质。谜底的模糊多义很黑色片。这片算是他对自己文化身份/题材的某种回应。多给一星。

获得奖项

  • 第12届独立精神奖
    第12届独立精神奖
    提名:最佳长片 / 最佳导演 / 最佳男主角 / 最佳编剧 / 最佳摄影
  • 第53届威尼斯电影节
    第53届威尼斯电影节
    获奖:Volpi Cup —— Best Supporting Performer / 沃尔皮杯-最佳男配角 /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提名:金狮奖 / 主竞赛单元

相关影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