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龙怪客(1974)

Death WishUP:2022-08-04

《猛龙怪客》(英语:Death Wish)是一部1974年的美国私刑动作犯罪片,由查理士·布朗逊饰演保罗·柯西。剧情主要叙述保罗·柯西在妻子和女儿分别遭到歹徒杀害后,运用私刑来追寻凶手。

猛龙怪客

评分:7 导演:迈克尔·温纳 编剧:温德尔·梅斯 / 布赖恩·加菲尔德
主演:查尔斯·布朗森 / 霍普·兰格 / 文森特·加迪尼亚 / 史蒂文·基茨 / 威廉·雷德菲尔德 / 斯图尔特·马戈林 / 斯蒂芬·埃利奥特 / 凯瑟琳·托兰 / 杰克·华莱士 / 弗雷德·J·斯科雷 / 克里斯·甘佩尔 / 罗伯特·贾希尔 / 爱德华·格罗弗 / 杰夫·高布伦 / 克里斯托弗·洛根
类型:动作 / 惊悚 / 犯罪
片长:93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 意大利语 / 德语 / 法语
影片别名:死亡请求 / 死亡祝愿
上映:1974-07-24(美国)
IMDb:tt0071402

猛龙怪客简介

在美国暴力犯罪情况日益严重的七十年代初期,本片石破天惊地公然提出“以暴易暴"的主张,让受害者自力救济对罪犯展开暴力反击,在首映当年曾引起相当热烈的讨论。
  动作巨星查尔斯.布朗森饰演的一名温文商人,当他的太太和女儿被暴徒强奸,而爱妻更因而致死时,他的整个人生态度改变了。他开始主动出击,在暗夜的纽约街头找寻那些可能的暴力犯加以制裁,警方对这名神秘的城市英雄感到困惑:难道打击犯罪真的要这样子才有效吗?
  导演迈克尔.温纳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以暴易暴的英雄,他们忍无可忍之后的出手普遍赢得观众的认同,老查的演出也相当精彩。杰夫.戈德布拉姆初登银幕,饰演其中一名暴徒。
  影片对暴力采取极端写实的手法,远离暴力的娱乐化倾向。该片在1982、1985、1987、1994年分别推出四部续集,但毫无新意,均遭恶评。

简评

不简单的复仇故事,由个体遭遇演变为对社会群体的暴力复仇,看似启发了后来诸如惩罚者等反英雄形象,但都没有这部拍得右(主要体现在复仇属性和政府对策上)。老查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很能打的感觉,他演这个先是坚定的左派精英后逐渐成为义警的角色有点奇怪,同时期的达斯汀·霍夫曼或许更贴近这一形象,但是谁又想看达斯汀·霍夫曼耍酷呢?

个人评价:83/100 东木头是冷面刑警哈利,老查也不甘示弱地成为了平民义警保罗。这部关于以暴制暴法外寻仇的故事在70年代的确非常大胆,与动作戏连场的机械师不同,温纳这次风格更像黑色电影,冷峻写实的影像风格把纽约拍得充满阴森与混乱。保罗寇西这个角色也不仅仅是复仇者,妻女被伤害后,他从原本的厌枪者,迫不得已地拿起了手枪开始对抗暴徒。他的复仇看似没有固定对象,实则他不仅在为自己更是在为普通群体复仇,直接站在了暴徒的对立面。有一些血腥镜头,夜晚的跟踪和公园里的枪战基本上都是速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城市西部片。保罗内心的挣扎痛苦和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揪心被老查演绎得入木三分。结尾的放逐和镜头一枪感觉是神来之笔,诙谐之余更有对于罪恶的宣战。地铁和公园两场杀人戏气氛超赞,但个人感觉这是剧情片而非复仇爽片。

派拉蒙力排众议拿下的片子,其他片厂因为题材敏感以及犯罪场面尺度都拒拍了。电影“以暴制暴”理念在社会面的影响确实深远:1984年12月22日,工程师Bernhard Goetz在纽约地铁2号线上掏出随身携带的手枪击伤四名试图抢他钱的黑人,致其中一人重伤瘫痪。纽约的小报当时给Goetz冠以“地铁义警”头衔,并重提《猛龙怪客》。

本片诞生于犯罪率激增的七十年代,导演大胆的塑造了一个反英雄形象,这种以暴制暴的角色在现在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并不少见,但电影在上映之初引起了极大的争议,除了有关法律界限的讨论和道德论断之外,电影的拍摄手法也颇具争议,导演的风格十分凌厉,但有些段落太难站住脚了,新版处理得更好。

6/10。那个年代盛行将西部牛仔放置于都市背景下的形式,乡村电影摄制地的枪战表演促成对英雄的召唤,而民主法制与以暴制暴当然水火不容,为续集拍的结局镜头比较有想象力,手指模拟射击在公共场所骚扰的流氓,面对混乱失序的社会失望的大众来说是一剂强心针。反抗抢劫戏都很烂,没什么杀得很爽的体验。

本片虽没在昆汀新书单列一章却几乎是全书提及最多的电影,70s暴力剥削片经典之一,包含以暴易暴、义警理念还有大胆的右派观点,但片子本身节奏其实比较拖沓、武戏也并不很高光密集,主要还是靠Charles Bronson的个人魅力。因为在商业上获得成功,也成为制片厂对《出租车司机》等项目亮绿灯的参考之一。

人陷入一个怪圈无法走出的样子实在可笑,在系统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无法有效解决的悖论,然后提出新的教义或主义达成暂时有效的共识,直到新的问题出现,如此缝缝补补,便也走过了整体在进步的数千年时间,而“暴力”这一人类最原始的秉性也就伴随着被讨论了几千年。说到底,胜利的无外乎是更强大的暴力。

至少有两处情节展示了片子的意图:布朗森和女婿谈起“拓荒者”精神,电视报道老太自卫。电视的情节是以有些滑稽的方式展开的,并没展示自发自卫的可能恶劣影响,片中警方内部谈话时也提到不让怪客事件变成暴乱(和处理普通暴力事件时的无能相比,他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很精准),这种不致过分反动的观点基本就是右派一贯立场了。布朗森谈拓荒者精神也是这个意思,电影安排他反抗带给自己的损伤是一次次加重,意指无限制暴力有其毁灭性,但他那朴素美国精神的形象(布朗森自己气质对这个助益甚大)煽动力依然强大。如同影片最后一镜,以手代枪强调的是潜在威胁,这需要的是社会层面的共同实施,影片做的是为当时普遍的反社会情绪找到一个合理的出口,而非无节制的宣泄

邱礼涛本人承认的《的士判官》的灵感来源,也可以看出这部电影对邱礼涛其他作品的巨大影响:如何将一个社会议题嵌入到一个类型片的框架,如何巧妙平衡类型元素与社会反思,尤其是要避免消费社会议题、简单的宣泄情绪。本片做的最好一点是反英雄主角形象的塑造,一个心智正常的反抗者所具有的普遍性的颠覆力量。

本片誕生於七十年代日益犯罪頻繁的美國,並提出“以暴制暴”來終結犯罪的概念,在當時可算石破天驚。此片不同於《我唾棄你的墳墓》這般炮製感官刺激的血腥暴力場景,而是擺脫了一般復仇片的框架,主人公私刑執法的地下判官形象,不僅是受害者宣洩個人的憤怒情緒與出於自衞展開的暴力反擊,還有試圖重建已經被道德淪亡所扭曲的法律秩序的野心,是一個全新反建制的英雄形象。編導亦花了大量篇幅去描繪這個角色如何覺醒的過程(對槍械的精通,建築師身份暗示其對秩序重建的偏執以及看到犯罪者受到法律制裁的愉悅),顯得整體更具可信度,由演過一系列戰爭片,西部片的硬漢演員查爾斯布朗森來演繹這樣一位復仇者不可謂不合適,亦與七十年代另一部探討法律偏差的《骯髒的哈里》系列遙相呼應,還在多年後啓發了香港導演邱禮濤拍出他一系列反建制的犯罪片。

蒙太奇都是夹生的,属于ktv里不看人脸色直接切歌的类型,开头一串下来可以把整个包厢切晕。查尔斯老兄在西部片里的底子够硬,那张脸从始至终纹丝不动,与其说这是个因为死了老婆而以暴制暴的右人,不如说是个成为鳏夫后重新找回杀人记忆的快乐老牛仔,纽约地铁和哥伦布大道不比图森的西部小镇影视基地要有趣得多吗

以暴制暴的黑色基调、义警的争议话题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作品,我不敢说没有后来居上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影响不可忽视,然而却十分冷门。纵观整个系列,只有第一部是以正常的视角来讲故事的。整部电影或者系列就像看穿越到现代的口琴客为民除害,虽然节奏慢但刺激到没话说。给永远性感的胡子大叔查尔斯。

相关影片推荐

    猛龙怪客演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