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综合症(1979)

The China SyndromeUP:2022-07-31

《危机》(英语:The China Syndrome)是一部1979年的美国惊悚片,由詹姆斯·布列治(英语:James Bridges)执导,珍·芳达、积·林蒙及米高·德格拉斯等主演。其英文片名“The China Syndrome”源自曾参与曼哈顿计划(1942–1946)的美国物理学家拉尔夫·拉普(英语:Ralph Lapp)于1971年提出的“中国症候群”概念(China Syndrome),大意为如果美国的核电厂发生不可挽救的炉芯熔解,灼热的核燃料熔液会熔解一切物质并穿透地壳、地幔和地心,直达在地球上位于美国“下方”的中国)。

中国综合症

评分:7.8 导演:詹姆斯·布里奇斯 编剧:Mike Gray / T·S·库克
主演:简·方达 / 杰克·莱蒙 / 迈克尔·道格拉斯 / 斯科特·布兰迪
类型:剧情 / 惊悚
片长:122 分钟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影片别名:大特写 / 危机 / China Syndrome
上映:1979-03-16
IMDb:tt0078966

演员表

  • 珍·芳达 饰 甘琵莉·韦丝(Kimberly Wells)
  • 积·林蒙 饰 积克·葛德(Jack Godell)
  • 米高·德格拉斯 饰 李察·亚丹斯(Richard Adams)

另见

  • 三哩岛核泄漏事故:电影上映12天后,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令电影在美国家传户晓
  •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 福岛核事故: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后,重新唤回人们对这部预警电影的记忆与讨论

电影描述一名女记者和她的摄影师无意中发现了一间核子发电厂接近「核心熔毁」的紧急意外,打算将发现的安全问题公诸于世,却遭到欲掩盖真相的发电厂人员诸多留难、甚至生命威胁、杀害道出事实的资深工程师的故事。
电影当年入围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艺术指导等数项奥斯卡金像奖,并于第32届康城电影节上获提名金棕榈奖,并由积·林蒙荣获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电影亦入选美国电影学会的AFI百年百大惊悚电影。

简评

一部媒体题材的影片,也是内幕题材的电影,但是丝毫不枯燥,大有一口气让你看完的尽头,尤其越到最后就越是感到惊险刺激、震撼!那种紧迫感不亚于《卡桑德拉大桥》。杰克莱曼在开篇遭遇危机感那种表现出神入化,和之前看的国际机场判若两人,演技让人赞叹!

为了写论文看的,观察电视(新闻直播)和电影两种媒介的互动,信息随时会变成危机,而危机的爆破点就是灾难。流动的信息中永远蕴藏着即刻的灾难。在群众围观了足以震荡他们整个人生的科技故障后,导播深吸一口气就可以宣布是时候切入微波炉的广告了。电视上只有当下。

4- 七十年代阴谋论甚嚣尘上,此片不幸预言了上映不日即真实发生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悬疑线拉得紧凑,男女主贡献一流表演。无配乐,无观众,结尾紧得好,有余韵。疑惑在于基于虚拟的灾害逻辑链没交代清,只能看做一记模糊的警钟,敲给当局,敲给大公司,敲给盲目乐观和玩忽职守,也同样敲给新闻伦理。

后水门时期的政治惊悚+新闻调查, 对美苏冷战背景下核能源企业的担忧和恐惧(电影上映七年后就是切尔诺贝利),叙事节奏太舒服了,娓娓道来不慌不忙,片长过半才揭露出核心冲突,不像现在电影那么急功近利。而且全片无配乐,全靠镜头和剪辑节奏来营造惊悚和悬疑氛围。简方达在这个片里面怎么那么像西格妮韦弗。(入选79年第32届戛纳主竞赛,同届主竞赛美国队还有《天堂之日》《诺玛蕾》《现代启示录》,《曼哈顿》和《好血统》在非竞赛展映

70年代诞生了很多关于政府或者大型公司腐败无能,试图掩盖运行中的巨大漏洞的电影。本片虽然没有同类型的network那样得很多奖,但是质量仍然过硬,特别是简方达和杰克莱蒙的表演。片中个人良知、新闻道德、商业公司的贪婪纠缠在一起,由核电厂的头头Jack的良知觉醒为线索,揭露了充满官僚主义的核电公司忽略质量、一味追求利益的丑恶嘴脸,在最后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最后一个镜头呼应了开头,新的一天又会是歌舞升平,他付出了生命发出的为核电安全的呐喊最终还是会被遗忘。PS,讽刺的是,本片上映之后的第二个月,宾州的three miles island核电站就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本片上映的这个时间点是多么的巧妙啊。

差点错过一部这么有力度的作品,目前看过的JL和JF的最佳表演,JF在最后直播连线时强忍泪水的高级演法真的太让人动容。导播台拍摄创造了一种新的平行剪辑手法,且前后呼应恰到好处。高潮自然的平行剪辑创造的紧张感非常到位。结尾戛然而止发人深省。放映后影厅鼓掌。

3星半,70年代好莱坞热衷于对各种黑幕的揭露,本片结合核电泄露这样一个敏感题材,表现出各个人物在事件中的复杂心态以及所带来深刻的社会意义,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杰克莱蒙的演技明显碾压其他两位,最后吐槽一下“中国综合症”这个片名,太荒谬!

一部从片名到情节走向都堪称怪异的全明星阵容的冷门电影。开篇像《切尔诺贝利》版《电视台风云》,后来居然变成了《惊爆内幕》版《热天午后》,严重怀疑杰克莱蒙的角色后期改过剧本。虽说是臆想的核泄漏事故,不过影片的侧重点依旧倡导新闻自由,倒没偏题,这样想的话,那片名的暗示算是一种很直白的讽刺了。

看睡了两次。70年代到80年代出了一批由女性声张权利的电影,像《丝克伍事件》《诺玛·蕾》之类,属于美国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在电影上的体现。本片还加入了对核能源安全性的担忧。但是电影各方面呈现的非常差,方达的媒体小组偶然拍下了核电站的一起内部事故,但这一节没有核反应堆的镜头,水压问题的解决只是靠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装模作样按几下按钮就解决了,不仅视觉上垮塌,让这个所谓事故也显得不值一提,更显得记者方达在搞事情,另外方达和摄影师道格拉斯的面目模糊,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要不顾压力把录像公开?那些对抗疫核电站的人群和他们也没交集。工程师莱蒙要不顾死亡威胁公开核电站内部事故隐患,他本身长相是很窝囊的,看上去对很多事都无所谓,那他最后带枪胁迫电站领导停运的极端举动就需要更多心理线索的发展,电影里也没有

标题其实是美国人形容核泄漏威力的俗语,指污染能贯穿地球来到中国。这样一部讲记者正义感揭露事实真相的电影虽然剧情好猜,降低了惊悚悬疑感,但拍得扎实,剪辑也很有助推效果,最重要的是演员表现精彩啊!杰克莱蒙无愧大满贯影帝,在每一场戏都锋芒尽显,动作细节极见功力。简方达和道格拉斯也不错

很感谢吊带袜天使neta这部电影才让我有机会看到它,也很难相信如此精彩的电影竟然这么小众,可能因为前半段确实有点闷,但是后半段开始绝对精彩。异化人类的资本和人类良知的冲突、记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和内心痛苦的冲突,等等,各种人在一起严重到可能到让几百万人失去性命的核泄漏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和性格的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各位主演演技精湛到仿佛在看纪录片。看看,那个年代美国人还是会拍自黑片的。现在想看核泄漏?看看失败的苏联的切尔诺贝利吧,美利坚?美利坚如此自由民主的环境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片名中国综合症,其实跟中国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借此美国俗语形容核泄漏的危害性。在这方面来说,日本受核能影响最为严重。借此题材反应每个人深处其中的必要性,大量情节展现各个社会角色的现实主义影片,揭露真相的过程并不难抓,后段紧张情节全被杰克莱蒙抢走。ps 此片上映不久美国1979年3月28日发生“三里岛核泄漏事故”。

获得奖项

  •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
    提名:最佳男主角 / 最佳女主角 / 最佳原创剧本 / 最佳艺术指导
  • 第31届戛纳电影节
    第31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
  • 第3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第32届美国导演工会奖
    提名:最佳电影导演
  • 第37届金球奖
    第37届金球奖
    提名:Best Actress in a Motion Picture - Drama / 最佳剧情电影 /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1 / 最佳导演 / 最佳编剧
  • 第3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第3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获奖: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or / BAFTA Film Award —— Best Actress
    提名:BAFTA Film Award —— Best Screenplay / 最佳影片
  • 第25届意大利大卫奖
    第25届意大利大卫奖
    获奖:Best Foreign Actor (Migliore Attore Straniero)
  •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第32届戛纳电影节
    获奖:最佳男演员
    提名:主竞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