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图(1975)

忠烈圖UP:2022-07-20

《忠烈图》(英语:The Valiant Ones)是一部1975年台湾/香港的古装动作电影,由胡金铨执导,白鹰、徐枫、乔宏等人主演,剧情描述了明朝一群义士抗击倭寇的英勇事迹。本片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

演员表影评剧照
忠烈图

评分:8.1 导演:胡金铨 编剧:胡金铨
主演:徐枫 / 白鹰 / 乔宏 / 韩英杰 / 洪金宝
类型:动作 / 武侠 / 古装
片长:102分钟地区:中国香港
语言:汉语普通话
影片别名:The Valiant Ones
上映:1975-02-19(中国香港)
IMDb:tt0071324

演员

  • 白鹰 饰 伍继园:绰号“一阵风”
  • 徐枫 饰 伍若诗:伍继园之妻
  • 乔宏 饰 俞大猷:抗倭名将
  • 韩英杰 饰 许栋:倭寇首领之一
  • 朱元龙 饰 博多津:日本人,倭寇首领之一
  • 屠光启 饰 朱纨:浙江巡抚
  • 陶威 饰 王世科
  • 刘江 饰 汤克俭
  • 杨威 饰 周立德
  • 郝履仁 饰 老李:老渔夫

荣誉

《忠烈图》于1975年获得了芝加哥国际影展的特别艺术贡献奖。

翻拍

2007年,《忠烈图》的翻拍版本《新忠烈图》正式上映。该片的投资者兼制片人吴明台即为胡金铨的徒弟,他表示重拍这部电影是为了向师傅致敬。

简评

港资料馆修得是真好啊,从色彩到声音,都呈现出了一种足够尊重的还原:为求本貌而非再创新。胡金铨对侠的运用定在不急不慢里,以棋盘布局说来是武侠的老手段,但通过人物视点和叙述镜头的剪切方式,这种游刃有余的感觉被放大。徐枫表情几乎不变,不过提刀奔去时,仍是熟知的侠女。最后一幕的画外音也极有意思,有时以为是外患,不过是自己人在打自己人而已,自己人杀了自己人,名号是:剿匪太有力。所以时事过了五百年还是一千年,始终不会有改变。

一部略微有些失望的胡金铨电影。首先纵观全片,胡金铨特色依然极为彰显:御用班底、经典构图、剪辑手法、京剧锣鼓点、连续小跳跃,以及扑面而来的浓厚的中华文化情结。本片的特色是并非一个完整架构,浑然一体;而是自李家祠堂一场戏起,前后截然分成两部分。前面着重突出俞大猷的韬略和妙算,后面重点描绘伍继园夫妇如何英勇。围棋布阵和勇闯虎穴堪称全片精华所在。伍继园贤伉俪是全片最大亮点,简直夺目。令我失望的是本片情节太弱,大量的笔墨放在了程式化的排兵布阵和套路化的打斗场面,而且中间部分有点跳脱,岛上三位当家的怎么就和俞大猷等人碰了面呢?他们突然上岸了吗?结尾颇值得玩味。伍继园夫妇殉国,林观察通敌不了了之,朱纨自尽,倭寇并未彻底肃清。敌人消灭了,英雄牺牲了,但现实依然冰冷。三五个忠臣改变不了大环境啊!7分。

胡导的武侠片里从来都不会简单的堆砌武打场面,他还喜欢营造敌我双方斗智斗勇的精彩碰撞,这部电影依然保留了这一经典特色,电影中出彩之处非常多,比如用棋盘演绎敌我之间的攻防布局,最后在树林中敌我之间的遭遇战等,当然也包括最后在海边的终极对决,只是决战中伍先生和他夫人的死不免又给电影增加了一层悲情色彩,看完后非常的惋惜,但这估计也是影片在情感上所要表达的吧

下了个画幅被裁的低清版本。第一场房屋及周围的打戏声音上就很有意思,没有语言交流,倭寇出场时有特殊的清脆铃响?很抓耳。之后棋盘布阵的戏升级了这种无声交流,是全片设计最好的部分了。动作部分群戏远比单人的差,双人赴会氛围拿捏的极好,虽然一开始注意到了凌驾在二层的日本人中间少一个,但各种比试看下来就紧张到忘了这未出场的第六人。只是洪金宝这白面扮相,对后来的观众来说实在引人发笑…最后一长段就审美疲劳了,剪的太快甚至有点看不清谁死了(也可能片源问题)。徐枫的苗族扮相好美好有英气!

拍完东厂拍抗倭,明朝这块算是给考据狂胡金铨彻底拿捏了,不过比起“客栈三部曲”,把场面完全打开的《忠烈图》反倒落了下乘,他显然还是更擅长在封闭空间内完成叙事和调度。试图清晰地介绍战术,展示朝廷内部的掣肘,但从效果来看又浮于表面,人物刻画也远不及黑泽明的《七武士》。挂名第一主演的徐枫这次几乎是个工具人,不仅鲜有台词,出场戏份也少得可怜,又不如《迎春阁之风波》中形象那般凛冽。剪辑方面也滥用了《侠女》开创的技法,无论是韩英杰“西游记后传”式的飞踢,还是决战戏环绕式的交锋,都显得过于臃肿了。结局算是胡导演的作品中最惨烈的一回,不过戛然而止似乎是他的片子给我一直以来的观感。

胡金铨拍抗倭题材的电影算是驾轻就熟,据说乔宏、刘江他们在戏里穿的都是明朝的老古董,质感果然非邵氏古装片可比。由于是在香港拍摄,电影少了些文人气息,多了些比武打斗的戏份,动作戏也确实比胡导在台湾的作品都要好一些。日本人的扮相不太行,几个倭寇是由元彪、元华、火星、洪金宝等师兄弟出演,洪金宝小小年纪就饰演大反派博多津,为了增加威严还涂了个大白脸。最后的大战相当惨烈,正反双方几乎团灭

围棋阵到群架的方向感,有杀出血路的前进、压迫。打斗动作飞快!岛上跟第二个鬼子打的收刀递刀好俐落,看了好几遍!快剪。胡导喜欢从中小景入手,借对话或动作移换空间或拉大到全景…笛子是画内音,合上配乐。行舟有意境。海水岩岛真美…想到安东尼奥尼的《奇遇》。白鹰的男主白衣飘飘武功盖世,智勇双全忠义仁善,真是中华文化完美男性形象的想象啊!剧本有足够复杂度,并非单纯的民族主义,甚至可以说倭寇只是一个反派的外界符号,揪心点其实是对不争的内部各方的刻画。大boss的空中疾速翻滚浪漫写意… 啊好想喝花雕+吃刚出锅的蒸馒头…⁎⁍̴̛ᴗ⁍̴̛⁎

.14 SFC 能够在上影看修复得那么好的胡金铨很是幸福,也算弥补了当年没能看到《龙门客栈》和《侠女》的遗憾。开头的海景拍出了闽南的味道,差点以为就是小时候常去的崇武海边,被太阳晒得想打哈欠。除了比较惊喜的笛声、围棋和比武那几段,还尤其喜欢最后徐枫那段疾走的镜头,有风有灵气,很漂亮!总的来说,很多手法在如今看来是很蹩脚的甚至鬼畜的(这算是一种套式吗?),可它又是稚嫩的可爱的,没有一丝矫饰,很特别的观影体验(看《独臂刀》也是)。武侠“过时”了,电影“成熟”了,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忠烈图了。

《忠烈图》不是胡金铨作者序列里意境最浓的,却一定是观赏度和戏剧性相当高的一部作品。影片中云集的演员,几乎纵贯了整个香港动作史,可想而知胡金铨对于武侠和动作电影的理解和创意,一定深远的影响了整个影史。《忠烈图》不同于传统武侠的快意恩仇,驰骋江湖。其中更多的群戏,涉及官场与战场权谋。不再只是林间的刀光剑影,甚至有了些许战争片的意思。而动作戏更多也不是追求好看精彩的花招,反而更倾向于高手过招的真实。这与如今徐浩峰对于动作的理念相类似,但显然胡金铨还是拍得要更好看。

胡金铨经典武侠片之一;故事相对单一,行为逻辑流畅,典型香港武侠电影叙事;该片背景设定,平定明朝倭寇之乱,正与恶,中与日,双向对抗;故事内核,是中国传统文化逻辑里的和平、安定,与和谐。片中,实打实的武行打斗场面较多,影像视听技法使用了大量跳切和蒙太奇,摄影风格统一,尽显山水之美,视觉爽感超满足;值得一提的是,诸多配角的脸,很熟悉,稚嫩又年轻;多么美好的武侠电影黄金时代啊!,修复得很好,画质清楚,影响流畅,色彩配比度尤其舒畅!

今天香港资料馆的何老师提到,香港的武侠片有点像好莱坞的歌舞片,我今天深以为然,只不过舞蹈变成了功夫,音乐当然也要配合传统文化,风格很多样也很有趣:戏曲风格的配合打斗“亮相”、江南田园风的竹笛和古筝配合下棋布阵(我觉得这段戏很妙,后来决战群戏服装也是黑白两色)、东瀛风配合倭寇的场景,但勾结倭寇的中方奸人逃窜时却用了偏近于现代主义谐谑风的音乐。最后决战的部分,我还以为有多大场面,结果人没有我想得那么多,音乐倒是变得更豪迈了,有点带中国味的西部片音乐的感觉。我举手想要问问胡金铨电影的配乐使用的问题的,但是都没喊我,没关系,之后我可以自己看,自己查。苏州今年香港影展《忠烈图》竟然就一场小厅,瞬间就卖完,还好抢到一张。

三星半。这部打戏真真是好看,武戏动作明快凌厉,干净利落,一阵风的走位和动作即是飘忽不定,剪辑也配合得好。白鹰穿白色长褂收手往镜头前一站,笑着轻拍衣服上的褶皱那一幕就是侠士本身。前半段引狼入室的情节也很好玩,京剧鼓点的运用,后半段情节偏弱。发觉胡金铨电影的魅力之一就在于,人物形象虽然有点脸谱化,但却并不无聊,即使是冷面徐枫在影像中只有只字片语,但不妨碍观者会自然聚焦于她,胡金铨给了她有限的台词,但是却给她无限的武戏发挥空间和并将少有的特点发挥到极致的人物书写,喜欢!